军事工业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处在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前沿,它代表了
一个国家的综合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国家科技的战略高度。毋庸置疑,国防军事工业可以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实力。
就中国而言,最尖端的军工技术蕴藏在广大军工科研院所中。我国的军工科
研院所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生产管理以及大型系统
的组织、开发能力。以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和核工业等十大军工总公司
为例,就集中了200 余个军工科研院所,几十万科研人员,不仅是国防建设
的主要力量,而且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
经过近60 年的发展,我国军工科研院所积聚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资本、
经验和教训,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管理等方面已经日趋成熟。军工行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排头兵,会在国家政策和财政投入方面获得一定的倾斜。受益于国家长期持续的巨大投入,受益于一代代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国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军工科研院所的科技实力最为雄厚、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最高、盈利能力也最强。
图表 国防科技工业承担的新技术突破项目案例
一般而言,由于军工研究所获得了大量的国家拨款,其产品研制的资本性开支全部或大部分由国家承担,导致其盈利能力远远高于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军工企业。同时,研究所生产的产品往往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更多地体现为高科技产品,或者是某类武器装备中最具技术含金量的关键部件,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因此能享受较高的溢价。
虽然没有收集到足够的数据证明这一观点,但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已经可以发现,大部分实力较强的军工科研院所比军工厂的效益要好得多。特别是部分总体所、型号系统的总体部,在承揽型号设计、分配子系统任务、确定部件定点生产方面拥有极大的话语权,牢牢占据的产业链的至高点。如果这类院所在民品开发上又开动脑筋,辅之以恰当的激励机制,则如虎添翼,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军工科研院所是先进技术转化为武器装备的中坚力量,改制步履蹒跚。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军工科研院所重要性凸显。但军工科研院所改制遭遇诸多问题,其面临的特殊现实矛盾也影响市场化改革,改制进程步履蹒跚。军工研究院所改制的进度直接影响军工体系的市场化进程,是军工体系市场化、产学研结合、军民融合的关键节点。
一直以来,我国军工科研院所科研活动的成果全部属国家所有,未经国家批准,成果不得转让、销售,更不得出口。也就是说,军工科研院所的全部科研活动由国家控制和垄断。目前,军品科研任务一直是军方和院所之间以经济合同方式完成。除需要国家给予事业费(财政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外,还要进行大量的保障条件和军工技改的投入。
在传统体制下,军工科研院所基本上由国家投入经费。这一体制下国防科研院所存在较多问题:如国防科研的巨大耗资与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矛盾;庞大的军工科研院所在计划体制下的“吃皇粮”与经济效益较低的矛盾;军品科研项目与民品项目开发发展不均衡的矛盾等。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彻底改革军工研究院所的管理体制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