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最大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07年中国钢材进出口形势展望
2007-07-20 来源:全球金属网 文字:[    ]
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主要发达经济体内需旺盛、投资活跃。2007年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日本和欧盟经济仍处于景气区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有所放缓,但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会稳步增长,2007年经济增长率比 2006年下降仅0.2个百分点。可以说,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出口仍然较为有利。  

    但是,2007年中国钢材出口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国际钢材市场价格有所下滑,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加大出口难度,钢材出口退税下调和人民币升值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钢材竞争力下降,预计钢材出口情况弱于2006年。至于钢材进口情况,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价格较大幅度地低于国际市场,进口数量可能进一步减少。  

    一、钢坯出口取决于国际市场变化  
    作为“两高一资”产品,国家对钢坯出口先后采取了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的限制性政策。然而,2006年出口钢坯904万吨,增长27.9%,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大幅度增长。钢坯出口之所以增长,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并非出口政策不起作用。俄罗斯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减少了钢坯出口;废钢价格上涨,钢坯成本居高不下;亚洲地区钢坯需求旺盛,诸多因素导致钢坯价格上涨。  

    作为钢铁初级产品,钢坯附加值低于钢材,是公认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两高一资”产品,近年来成为重点调控的出口商品。但是,“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低效益。由于市场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低附加值产品可能比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益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钢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征收出口关税后,12月份钢坯出口价格(FOB)已上涨至420美元/吨,而螺纹钢出口价格为390美元/吨。钢坯比螺纹钢耗能少、成本低,价格却高出30美元,出口效益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其次,中国钢坯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越南、韩国、泰国等地,亚洲占中国钢坯出口的95%以上。这些国家(地区)钢坯供应缺口较大,主要通过进口钢坯来满足本地轧钢厂需求。向亚洲地区出口钢坯不会引起贸易摩擦,这对于深深担忧钢材贸易摩擦的中国钢铁企业无疑是一块绿洲。在目前的国际市场形势下,对于既有出口效益,又有市场旺盛需求的钢坯,如果一味地加税限制出口,则有可能把有利可图的市场拱手相让给其它国家,实在可惜。  

    钢坯出口为缓和国内市场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目前国际市场价格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出口钢坯有一定的利润,国家能够增加相应的税收,即缓解国内市场供应压力又满足了出口地区的需求,且无贸易摩擦之虞,可谓是皆大欢喜。由于国际钢坯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当前应抓住市场有利时机,保持合适的出口规模。将来价格下跌,钢坯出口无利可图时,出口数量自然下降。  

    到目前为止,通过出口政策调整,钢坯出口成本比钢材高18—21%,限制钢坯出口的力度已相当大,充分体现了出口政策导向。但是就短期而言,不宜因为短期内钢坯大量出口而继续上调关税,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稳定目前税率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不继续出台限制出口政策,2007年钢坯出口数量将主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调节,预计可能比上年度减少100—200万吨。  

    二、钢材出口有所减少  
    目前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度增长的现状已经引起了相关国家的高度重视,钢铁贸易摩擦加剧的隐患也日趋显现。据商务部发布的消息,已有11个国家采取了27项反倾销、反补贴等对我国钢铁企业的调查,涉及金额达9亿美元。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钢材出口节奏,将有可能引发国外对我出口钢材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连锁反应。  

    出口国家过于集中、增长速度过快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2006年1—11月,位居出口量前五位的国家(地区)达1872.2万吨,占钢材出口总量的50%。其中出口韩国789.6万吨,同比增长52.25%;美国489.6万吨,增长1.4倍;意大利262.6万吨,增长4.15倍。政府、协会和企业已形成共识,为减少贸易摩擦,2007年应适当控制出口数量,分散出口国家,减轻对出口国市场的冲击。此外,人民币升值3—5%,出口退税可能进一步下调,将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削弱中国钢材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大钢材出口难度。综合分析,2007年钢材出口数量可能下降10%,约400万吨。  

    在出口总量有所减少的同时,出口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随着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在钢材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正在迅速加大。2006年1—11月份,普通冷轧板、镀层板、彩涂板、电工钢、不锈钢板、合金板等六种高附加值产品出口543.21万吨,同比增加362.4万吨,占出口钢材比重由2005年的9.27%上升到14.50%。预计这一良好势头在2007年将得到进一步延续。  

    三、进口钢材数量仍有下降空间  
    尽管2007年钢材出口面临下滑的不利局面,国产钢材顶替进口钢材力度进一步加大,缓解了出口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国产钢材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 2006年1—11月份,进口钢材1700.8万吨,同比减少698万吨,下降29.1%。其中冷轧板、涂镀板、电工钢、不锈板和合金板等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减少了473万吨。随着宝钢、鞍钢、武钢、太钢等钢厂一批冷轧、镀锌、电工钢和不锈钢生产线投产达产,为替代进口创造了有利条件。2007年进口钢材数量再减少500万吨是有可能实现的。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