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业新生存法则分析
2007-08-30 来源:产经网-消费日报 文字:[
大 中 小 ]
9月15日起,陶瓷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8%,使部分企业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面临亏损。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加剧,也促使大量订单加速向周边国家转移。国内陶瓷业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正在加速消失
自今年9月15日起,中国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其中陶瓷税率由13%降至8%。然而,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目前我国陶瓷业已陷入高产量、高消耗、低效益 的困境,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种种迹象表明,陶瓷业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正在加速消失。出口退税的调整,将促使陶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改变目前以量取胜 的做法。
行业步入调整期自1985年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已下调3次。2000年前后从 17%降至15%,2003年从15%降至13%,而今又从13%降至8%。此次下调幅度最大,达到5个百分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的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出口陶瓷利润普遍不高,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将使陶瓷业步入1-2年的调整期。
陶瓷属大宗出口商品,占出口货源总量相当比例。据初步测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出口1美元的商品要减少退税约7分钱人民币。目前不少陶瓷企业正在计算提高多少报价,才能既让外商接受,又可最大幅度抵消下调出口退税对企业的影响。
但是,由于陶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陶瓷行业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人民币升值对陶瓷产品出口影响显着。从去年7月我国调整人民币汇率开始,人民币汇率一直小幅攀升。这对于利润本就不高的陶瓷产品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更大的挑战。今年5月15日,美元兑换人民币价格首次破8,如果进一步升值,陶瓷企业将承受更大的效益损失。同时,部分地区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企业生产成本持续高涨,使陶瓷生产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陶瓷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5亿元,增长17%,增速却下降了13个百分点。
广交会考验在即此番对于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时间节点,把握得甚是到位,因为其后一个月将迎来外贸行业的盛会 --广交会。一个月的时间是否足以让企业做出适应性调整,在广交会上抛出合适的定价,以至顺利成交?
有业内人士认为,应对出口退税调整,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出口价格。
在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广东佛山,一家大型陶瓷企业对外贸易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每平方米陶瓷的FOB (离岸价)约30元人民币,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价格已上涨10%-20%。像汇率波动和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客户是很难接受我们涨价的。其实,我们与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印尼的价格比较优势,就在几个点的出口退税上,一旦我们涨价,客户就会流失。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以出口退税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陶瓷企业可能会因此倒闭。
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部经理邢锦荣介绍,公司80%的国外客户是在交易会上结识的。由于近期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的调整,企业在广交会上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这关系到企业明年的业务发展方向。她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能承受价格的提升,企业可能遭遇订单的减少和取消,结果尚难预料。
然而,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是有根据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专家认为,今年出口市场增长率有所下降,转口比例较大。目前市场生产能力比较大,实行配额制度可降低市场规模,所以出现规避配额的情况比较多。退税率调整会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但这是必要的,因为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国家只能通过大的政策来调整。
结构调整避免低值出口陶瓷行业产能的迅速扩张,加剧了陶瓷业供大于求的矛盾,陶瓷业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 正在加速消失。2004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值比2003年翻一番,2005年陶瓷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国内陶瓷产能急剧扩张,市场供大于求。在产品缺乏差异性的情况下,生产企业只能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使得陶瓷行业价格竞争加剧。据了解,目前我国日用陶瓷出口均价仅为每件0.2美元,只有英国、日本同类产品的1/7。出口价格的下跌,使得我国陶瓷出口企业到了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同时还面临更高的出口技术壁垒和严格的反倾销调查,出口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大。
而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虽然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面临诸多困难,但由于陶瓷行业是新兴行业,起步层次较高,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较大,我国企业还是有能力逐步消化吸收出口退税带来的不利影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有关专家指出,企业要积极采取弥补措施,力争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对已经签订合同而未出口的,要主动与客商联系,说明情况,争取客商、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共同承担一部分损失;要加强行业协调,在对外报价上早做准备,在即将参加的秋交会上,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摸清国际价格行情,该提价就提价,既可树立我国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的形象,又可抵消退税率下调的部分损失;加快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加强品牌开发和推广能力,创出自己的品牌和名牌,提高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加强企业核算,加大控制生产成本的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实施走出去 发展战略,把出口销售终端向外延伸,打造全球销售网络,赚取销售环节更丰富的利润。
陶瓷业新生存法则分析
关 键 词: 陶瓷业 生存法则 分析
信息整理: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 http://www.hdcmr.com/
信息来源: 产经网-消费日报
发表时间: 2006年09月29日
9月15日起,陶瓷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8%,使部分企业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面临亏损。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加剧,也促使大量订单加速向周边国家转移。国内陶瓷业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正在加速消失
自今年9月15日起,中国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其中陶瓷税率由13%降至8%。然而,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目前我国陶瓷业已陷入高产量、高消耗、低效益 的困境,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种种迹象表明,陶瓷业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正在加速消失。出口退税的调整,将促使陶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改变目前以量取胜 的做法。
行业步入调整期自1985年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已下调3次。2000年前后从 17%降至15%,2003年从15%降至13%,而今又从13%降至8%。此次下调幅度最大,达到5个百分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的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出口陶瓷利润普遍不高,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将使陶瓷业步入1-2年的调整期。
陶瓷属大宗出口商品,占出口货源总量相当比例。据初步测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出口1美元的商品要减少退税约7分钱人民币。目前不少陶瓷企业正在计算提高多少报价,才能既让外商接受,又可最大幅度抵消下调出口退税对企业的影响。
但是,由于陶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陶瓷行业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人民币升值对陶瓷产品出口影响显着。从去年7月我国调整人民币汇率开始,人民币汇率一直小幅攀升。这对于利润本就不高的陶瓷产品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更大的挑战。今年5月15日,美元兑换人民币价格首次破8,如果进一步升值,陶瓷企业将承受更大的效益损失。同时,部分地区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企业生产成本持续高涨,使陶瓷生产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陶瓷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5亿元,增长17%,增速却下降了13个百分点。
广交会考验在即此番对于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时间节点,把握得甚是到位,因为其后一个月将迎来外贸行业的盛会 --广交会。一个月的时间是否足以让企业做出适应性调整,在广交会上抛出合适的定价,以至顺利成交?
有业内人士认为,应对出口退税调整,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出口价格。
在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广东佛山,一家大型陶瓷企业对外贸易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每平方米陶瓷的FOB (离岸价)约30元人民币,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价格已上涨10%-20%。像汇率波动和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客户是很难接受我们涨价的。其实,我们与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印尼的价格比较优势,就在几个点的出口退税上,一旦我们涨价,客户就会流失。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以出口退税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陶瓷企业可能会因此倒闭。
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部经理邢锦荣介绍,公司80%的国外客户是在交易会上结识的。由于近期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的调整,企业在广交会上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这关系到企业明年的业务发展方向。她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能承受价格的提升,企业可能遭遇订单的减少和取消,结果尚难预料。
然而,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是有根据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专家认为,今年出口市场增长率有所下降,转口比例较大。目前市场生产能力比较大,实行配额制度可降低市场规模,所以出现规避配额的情况比较多。退税率调整会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但这是必要的,因为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国家只能通过大的政策来调整。
结构调整避免低值出口陶瓷行业产能的迅速扩张,加剧了陶瓷业供大于求的矛盾,陶瓷业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 正在加速消失。2004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值比2003年翻一番,2005年陶瓷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国内陶瓷产能急剧扩张,市场供大于求。在产品缺乏差异性的情况下,生产企业只能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使得陶瓷行业价格竞争加剧。据了解,目前我国日用陶瓷出口均价仅为每件0.2美元,只有英国、日本同类产品的1/7。出口价格的下跌,使得我国陶瓷出口企业到了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同时还面临更高的出口技术壁垒和严格的反倾销调查,出口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大。
而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虽然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面临诸多困难,但由于陶瓷行业是新兴行业,起步层次较高,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较大,我国企业还是有能力逐步消化吸收出口退税带来的不利影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有关专家指出,企业要积极采取弥补措施,力争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对已经签订合同而未出口的,要主动与客商联系,说明情况,争取客商、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共同承担一部分损失;要加强行业协调,在对外报价上早做准备,在即将参加的秋交会上,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摸清国际价格行情,该提价就提价,既可树立我国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的形象,又可抵消退税率下调的部分损失;加快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加强品牌开发和推广能力,创出自己的品牌和名牌,提高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加强企业核算,加大控制生产成本的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实施走出去 发展战略,把出口销售终端向外延伸,打造全球销售网络,赚取销售环节更丰富的利润。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