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最大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06年棉价走势预测:期待最后一跌
2008-05-15 来源:商业资讯 文字:[    ]
对于中国 棉花市场而言,一年中的3个长假“五一”、“十一”和“春节”都是重要的转折期,那么,2006年春节后棉花价格到底会如何走呢?



  美棉在中国春节期间出现了先抑后扬的走势,节后更是创出57.50美分的3个月以来的新高。而国内价格则相对平稳,成交也比较清淡。笔者以为国内棉价面对的只是最后一跌,机会也将在下跌中来临。



  首先,从宏观的产量与消费关系来看。棉花市场的整体牛市还将延续。2005/2006年度,全球棉花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棉花高产、消费量创记录。产量因植棉面积略减与单产下降,同比减少5%,而消费量则创下2547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2006/2007年度,预计全球消费将达到2667万吨。因植棉面积扩大,全球棉花产量预计略有增加,将为2547万吨,但仍无法满足消费的增长。全球期末库存预计将下降7%,为近3年最低水平。而美国农业部(USDA)则预计,2006/2007年度美国的植棉面积可能达到1420万-1460万英亩(美国2005/2006年度总植棉1419.5万英亩),出口将增至370万吨。因此,供需缺口的存在,以及整个商品期货的牛市可能由金属转向农产品,将继续支持国际棉花价格的走强。



  其次是国内市场,在摆脱了节前的观望后,随着库存的消化,棉花市场将重新活跃。而由于目前国内的价格与进口棉花存在较大的差额,很可能先出现一定的回落,然后步入涨势。2月17日美棉CAM1.3/32到港报价65.65美分/磅,1%和5%-40%关税配额下分别低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882元/吨和354元/吨。澳棉SM1.1/8到港报价为67.74美分/磅,两种关税下分别低于国内229级棉到厂均价933元/吨和388元/吨。



  由于国内市场还是处于短期的观望中,纺织厂和棉商仍在互相试探,国内棉花成交价格基本平稳,数量偏低。而农发行总行近日将在全国开展农发行支持收购棉花库存及资金专项调查。调查的重点可能在以下几点:一、占用农发行资金的棉花库存是否属实;二、收购企业自筹资金部分是否到位;三、棉花收购贷款是否有挤占挪用现象。这将在客观上使得棉纺企业的资金偏紧,造成短期价格的回落。



  然而,从长期基本面看,国内棉价回落空间十分有限。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我国社会纺纱产量共计1412.4万吨,按照用棉比0.625、耗棉比1.065推算,2005年全年我国用棉量达970万吨。如果按统计局公布的棉花产量570万吨计算,2005年我国棉花产需缺口约为400万吨,这一巨大缺口是中国棉花价格屡受打击而没陷入绝境的最重要支撑之一。



  另一个支撑国内棉花价格的因素就是居高不下的国内收购价格。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整理的数字,中国棉花收购价格指数(CNCottonS)近期均价在13800元/吨左右,收购价格指数在去年的9月底甚至一度达到14000元/吨以上。这个价格对加工企业来说,既是一个强大的压力,也是一个无奈的支撑。



  因此笔者预计,近期纽约期棉将在震荡中开始冲击60美分的大关,而国内市场在最后一次补跌后将出现难得的买点,棉花市场长期的涨势还将继续。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