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市场因素 理性看待节后棉花走势
2007-10-10 来源:中国纺织网资讯 文字:[
大 中 小 ]
节后,郑棉期价受市场多头气氛强烈带动大幅走高,主力605合约一举突破前期15600关键压力位,但与此同时,国内现货价格却未有明显上涨,
605合约大幅低开,收盘是比前日下跌330点。从买卖双方的心态来看,由于节日期间纽约期市棉价涨幅较小,而节后新疆棉和外棉的到货速度加快,棉商的看涨预期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纺织企业虽然对棉价小幅上涨能够接受,但随着新疆棉和外棉库存大量到货,一定程度上制约棉价的上涨进程。笔者认为,近阶段棉花价格将在一定程度上受棉花企业售棉心理的影响,如果节后现货棉价保持平稳或略有上升,那么企业售棉意愿增强,棉价回落在所难免。
从国内来看,目前影响现货市场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节前节后补库情况。在去年11—12月,伴随现货价格的温和上涨,不少大中企业选择了提前增加库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压力。但进入3月份,新疆、甘肃的运输状况会得到改善,将有近120万吨棉花陆续进入内地市场(节后江苏盐城和河北一些棉商进口的SLM级美棉报价14200元/吨,外棉相对国产棉而言,价格上的优势已大幅缩小)。
二是中国棉花协会刚刚发布的月报显示,2005年中国棉花总产量为57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62万吨(减幅仅为9.8%,比USDA的1月份月报高出来近40万吨),减产的压力有所减轻。
三是很大一部分拿了配额的(1%关税或5%关税)的大中型棉纺厂都集中在春节以前购买了一些外盘订单,这些货物将集中在2月下旬以后运出或到港,节后短期内外棉的需求量并不很大。四是如果150万吨进口配额下发,将直接导致外棉报价大幅下跌。只要有需要,国家就会发放滑准关税进口配额,这将导致配额棉花预期价值降低,相应的可能会有300—500元的价差。五是纺织出口形势。由于欧盟和美国分别将设限期限定在2007年底和2008年底,意味着中国纺织品出口完全享受贸易一体化待遇将延迟至2008年以后。随着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上涨、能源运输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显现,尤其是美欧贸易摩擦的干扰,2006年的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从国际市场来看,基本面利空因素犹存。伴随着美棉期价不断走高(接近历史高价区59美分),今后一段时间上涨空间有限,极有可能展开回调。美国农业部1月供求月报显示,本年度全球棉花库存量1105.5万吨,库存消费比32.4%;美国棉花期末库存150.2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30.8%,较上年增加4.6%。有关美国棉花库存的预计是建立其不断增加出口的基础上的,但今年美国棉花出口压力很大,不仅体现在出口签约上,还体现在装运能力上,尤其是本年度之后Step2出口补贴将要取消,大量的美棉将在最后阶段运往保税区,增加国内供应,从而在4—5月份对现货价格产生压力。从纽约棉花期货持仓和登记库存看,持仓量已经连创新高达131979万包,其中三月合约持仓量大幅增加,这在其马上面临交割的情况下是少有的。截至1月31日当周,基金已经减持了1186张多单,同时增持183张空单,基金净多单由上周的17741手减少到本周的16372手。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棉花价格的进一步走高。
从目前我国棉纺产业的规模来看,2006年有关部门预计的1500万吨产能纺纱量存在一定的过剩;从棉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仍在59%左右来看,2006年受国内货币政策及原材料、原油价格走高的影响,棉花消耗很难达到之前预计的1100万吨。今后一段时间,国内现货价格将保持平稳态势,国内期货价格如果涨至15900以上应予以警惕。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