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处于冷周期 企业应调整规划
2007-11-12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文字:[
大 中 小 ]
水泥工业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今年上半年以来,水泥市场出现严重消化不良,企业效益急速下滑。于是,结构调整和区域整合风起云涌,大型水泥企业趁机加速规模扩张。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大量重复建设加剧产能过剩,行业回暖似乎依旧渺茫。北京中水协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孙钤认为,水泥行业发展基本按照波浪式轨迹前进,目前消费饱和点已经出现。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第一个波峰出现在八五期间,第二个波峰出现在十五期间,先进的干法水泥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两个波峰之间是一个波谷,出现在九五期间。因为从1996年开始,国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水泥行业因此连续几年全行业亏损。
孙钤分析,低谷的形成首先是供大于求导致的。九五期间低谷的出现与如今行业冷周期的到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在行业发展的高峰期,国家进行逆经济风向的宏观调控,行业步入低谷,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从这里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其一,在市场的作用下,供求关系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再由平衡转为不平衡。这种交替转换是竞争性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产生的波浪式发展是正常现象。
其二,市场作用存在滞后效应。这在客观上导致市场投资重复现象严重,从而催生投资泡沫。目前水泥行业的境况与投资过热不无关系。
其三,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水泥行业产生直接影响,水泥行业增长率的波幅甚至会大于GDP的波动幅度。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认为,我国水泥消费的最大值约为9亿吨/年。去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9.7亿吨,已基本实现饱和。根据国际经验,水泥消费一般要经历启动、成长、高峰、回落的发展历程,水泥消费量在达到峰值后的几年内还要回落15%~20%,才能到达真正的供需平衡点。专家预测,我国水泥市场比较稳定的年需求应该在8.9亿吨左右。
孙钤进一步指出,水泥行业波浪式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波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