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最大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06年我国涂料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分析
2007-11-20 来源:中国建材报 文字:[    ]
“十五”期间,我国涂料行业克服了重重困难,以世人瞩目的成就,迎来了“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在分析2006年涂料行业经济形势和展望未来之际,我们有必要首先简要地对“十五”期间我国涂料行业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回顾,以理性地对待过去,展望未来。

  一、涂料工业“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是我国涂料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涂料工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它为我国涂料工业大国走向强国奠定了基础,为迎接中国涂料的战略转型期的到来作了铺垫。

  “十五”期间,我国涂料行业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实现了从市场经济建立的起步期向市场经济完善期发展的历史跨越,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等诸多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一个极不引人注目的小行业,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朝阳行业。几项突出的成绩是:产量连年攀升,发展势头强劲。在总量翻番的情况下,销售收入增长了170.2%,利润总额增长了174.76%,从而满足了日益剧增的市场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企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五”期间,我国涂料工业在完成了初期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基本完成了体制的变革,并走出了低谷的困境,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民营企业初步完成了制度创新,形成了以大企业为支撑、众多小企业为补充的企业分布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全国形成了多个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众多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日渐形成体系,从而加速了涂料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满足了市场多样化、个性化、人文化的需求,使我国涂料工业在量的突破后,实现了质的突破。营销模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向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设备装备水平也逐步大幅度提高,并向现代化涂料工业水平靠近。(中国涂料在线编辑)

  “十五”期间是我国涂料行业实施全面变革的重要时期,在取得以上进步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很快。如政策法规及标准的制定,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涂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执法力度的增强,为规范行业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又如品牌战略的实施,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通过品牌传播、品牌整合、品牌提升、品牌扩张,企业的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建设、创新体系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从而使我国涂料行业的整体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2006年我国涂料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06年是中国涂料行业最为活跃的一年,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发展快速,变化显著,困难突出。正是这快速的发展和变化,使涂料行业迎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市场的整合期,企业的聚合期,行业的突变期和战略的转型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快速发展之中,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

  2006年,涂料行业克服了原材料持续上涨、企业利润率不断下滑的生存压力,经受了国际大公司、大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巨大冲击,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产量同比平均增长了25.6%,是历史最好水平。同时,经济运行质量有所好转,说明涂料行业已度过生存的危机,开始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006年,涂料总量突破500万吨大关,达到了507.84万吨,比上年同期的404.10万吨增长25.6%(按1042家企业的同比数据计算),年增长逾100万吨;产品销售收入达到963.1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40.67亿元增长30.04%;工业总产值达到991.16亿元,同比增长30.40%;利润总额65.6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4.35亿元增长了48.06%;利润率从2005年的5.99%,上升到2006年的6.82%,同比提高了0.83个百分点(以上数据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具体详见附表1)。从管理费用看,增长幅度为13.32%,产品销售成本增长29.82%,销售费用增长21.65%,均大大低于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的增长幅度,显示出涂料行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有所好转。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统计的1830家企业中,有228家企业亏损,亏损面为12.46%,亏损额达到3.13亿元。不难看出,在行业高速发展中,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日趋突出,一批企业将会被市场所淘汰。

  2.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行业整合初见成效。(中国涂料在线编辑)

  2006年,涂料行业有两个最为醒目的亮点:一是企业并购活跃,扩张步伐加快;二是名牌战略快速推进,市场向强势品牌集中。在这两大力量的推动下,产业的集中度缓步提高,从排名前20家的产量和销售收入情况看,产业集中度分别从2005年的23.52%、20%上升到2006年的24.38%、20.39%,分别提高了0.86和0.39个百分点(详见附表2、附表3)。从排名前20家企业的利润看,大企业的利润增长幅度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增长幅度(详见附表4)。

  从表中情况看,前20家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涂料产量比重为24.38%,较上年同期上升了0.86个百分点。前2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国涂料产量比重为20.39%%,较上年同期上升了0.39个百分点。其产量、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0.16%和32.56%,较行业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它一方面说明了以大企业为支撑,众多小企业为补充的企业分布格局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说明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整合初见成效。也预示着市场的整合期和企业的聚合期的到来。

  3.区域分布结构稳中有变,三大涂料生产基地工业涂料上升迅速。

  2006年,全行业建筑涂料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9.45%,工业涂料的增长速度为28.63%.而三大涂料生产基地建筑涂料增长速度分别为:渤三角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为20.16%;长三角为19.31%,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基本持平;珠三角增长幅度仅为11.6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地区建筑涂料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增幅,达到了34.64%.而工业涂料方面,渤三角增幅为30.27%;长三角增幅为34.38%,珠三角增幅为28.55%,均普遍高于全国工业涂料的平均增长速度。因工业涂料的比重在提高,而其他地区工业涂料的增幅仅为15.51%,说明三大涂料生产基地的产品结构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详见附表5)。

  从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等几项重要经济指标看(详见附表6),三大生产基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长三角、珠三角、渤三角地区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总计为87.64%,分别为41.54%、27.73%、17.37%;

  利润总额比重总计为89.04%,分别为42.18%、27.19%、19.69%;工业总产值比重总计为85.96%,分别为41.42%、27.18%、17.37%.由此可以看出,渤三角地区三项指标的增长幅度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产品销售收入增幅为37.19%,利润总额增幅为74.72%,工业总产值增幅为31.45%.这与我国开发滨海经济总的发展战略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预见,这个区域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年中将更为突出。

  三、2006年几个突出的变化

  2006年,是涂料行业自身发展最快的一年,也是市场发展变化最为显著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突出的变化。

  第一,企业并购活跃,为行业的战略转型敲响警钟。2006年涂料行业的并购十分活跃,威士伯收购华润更成为当年的一个重要事件,由此引发了中国涂料何去何从的大讨论。并购已成为涂料行业一个转轨变型的催化剂,使涂料人进行多维度的反思。是进?是退?谁都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从而也引发了新一轮的整合、扩张、洗牌,企业的战略问题被提到空前的高度。

  实际上,2006年之前的并购活动已经十分活跃。2005年,阿克苏•诺贝尔成功收购了广州涂易得。同年,荷兰DSM公司成功收购了华润旗下的广东先达合成树脂有限公司。阿克苏•诺贝尔全球首席执行官就曾说过:“要成为中国第一大涂料供应商”。目前,阿克苏•诺贝尔在中国已有21家生产企业。据最新消息,阿克苏•诺贝尔已经重组了ICI在中国的全部涂料业务。2005年初,湘江涂料收购郑州双塔,成为最大的一次国内涂料企业的并购活动。美涂士的收购活动更为迅速,到目前为止,已成功收购多家涂料企业。其他的并购活动实际也就暗潮涌动,悄然进行着。

  当然,并购是大势所趋,并购是发展的必然,也是迅速使中国涂料做大、做强的快速途径。它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行业的资源优化,有利于良性竞争环境的形成,有利于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同时,它也明确地告诉我们,企业必须把战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在大动荡、大变化、大整合的行业背景下,不谋长久是不行的,不考虑未来是不行的。它也预示着中国涂料行业战略转型期的到来。(中国涂料在线编辑)

  第二,涂料科技创新普遍开花,涂料产业集中度凸现。“十五”后期,涂料行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重点是技术创新的体系建设,以科技为龙头、质量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价值为根本、资本为纽带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这个体系重点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虽然出现了一座座国家级、省级的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中心,但并未形成气候。2006年,随着顺德涂料大学、科研中心、实验中心、培训中心、检测中心等设施的建成,顺德涂料在首先取得了“涂料之乡”的称号之后,又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基地。常州以国家级新型涂料产业化基地为支撑,围绕产业集中度的科技创新发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上海、昆山等地的诸多大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也发展很快,如江苏晨光涂料于去年底建成第一家纳米透明隔热涂料产业化生产基地,嘉宝莉年产10000吨的水性木器漆生产基地年底试车投入运行。这一切都说明涂料行业在科研体系普遍开花的基础上,具有特色的涂料产业群已经凸现,涂料科技开发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三,市场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已经开始向品牌化、高档化、简易化的理性方向迈进。

  首先,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人文化和个性化的价值。消费层次在整体提升,品牌和个性化特征更显重要,体现消费者价值的装饰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高品质产品和一步到位的配置服务受到青睐,消费观念更看重结果,体验试营销手段正悄然进入涂料市场。全面解决方案,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另外,涂料的终端消费从设计到效果,向经营的两极延伸。产品内涵和市场内涵向边缘化方向发展。紫荆花提出的漆艺坊,将产品与施工有机进行结合;鸿昌涂料推出的整体装饰战略理念——涂料消费自助餐,打破了传统的单纯提供产品的理念;上海涂料等公司在涂料展会上提供的是产品的最终装饰效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亚士漆全面涂装解决方案,将产品从设计、产品、功能、色彩、装饰、服务合为一体,是一种集成的创新,并创造了不菲的业绩。在涂料产品及市场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这些都无疑是一个亮点。

  第四,政策引导和推动力加大,市场规范成为重要任务。在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上,国家加大政策引导的力度,行业在规范市场、企业行为中也加大了工作力度,在各部门的正面引导中,有中国名牌评价、免检产品、驰名商标,还有科研方面的各项补贴、危险化学品安全认证、扶植建筑涂料发展的相关政策、行业技能培训站等等。国家在涂料产业上还将出台一系列导向性的措施和政策,包括环保、安全、资源节约、诚信建设、人员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等,这必将为涂料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求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四、知变、思变、求变、善变是涂料行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涂料行业无论是政策环境层面,市场竞争层面,还是企业主体层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向我们显示了涂料行业的竞争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从传统的有形竞争向无形竞争方向发展,战略决策和随机决策将愈显重要。这些变化都向我们预示着某一种发展的机遇和诸多的启示。我们只有把握了行业变化的总体脉络又不放弃某些局部的信息,才能知变、识变、思变、求变、善变,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抓住发展机遇,掌握市场主动,在差异化发展中,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价值,同时也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壮大自己。

  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巨大的,特别是变化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要求企业要善变。善变的前提是知变、思变、求变,要对变化进行了解、分析,及时地进行战略调整,不断地根据变化进行决策,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就事论事的模仿。要保持企业自我发展的自由度,掌握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以正确的思想应对这些变化,做出必要的战略性和策略性的调整。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主动权至关重要,而主动权的保持和取得,需要的就是了解变化、应对变化,这是一整套的决策过程,是企业所有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也是从知变到善变的过程,是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战略性总结、战略性调整、战术策略的调整是极其重要的。

  要做好这项工作,仅有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一套有力的经营组织管理体系和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不够的,这一切还应该建立在一个完善的决策体系、严格的决策管理和先进的决策方法基础之上。

  从决策体系而言,决策首先是最高层领导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而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完整的决策班子,能随时了解变化、分析变化,随时整合和调配企业的一切资源。同时,它也是全体员工的事,没有第一线的情况和信息,你怎么了解市场的变化?你又如何来决策?因此,从信息的捕捉、归纳、整理、分析到资源的调配到决策的形成,最后到决策的执行,缺一不可。

  当然,一个企业的决策包含战略决策和策略决策两种性质决策任务,可能性、可行性、可用性三种决策内容,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决策方式,以及研究决策、进行决策和评价决策的全决策过程。战略决策必须研究环境的发展变化,并了解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战略管理必须为企业发展服务,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与企业的利益目标相一致。战略管理要符合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量体定制。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核心能力本质上是企业知识资本的协同整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竞争能力。因此,构成资产的不仅要包括资源或权力,还应包括能力。合理的运用这些资源是极其重要的。

  现在有一种理论讲资产是“一个主体控制的含有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权力和能力”。一切有形资源属于资源,一切基本的无形资产属于权力,整合一切资源和权力的资产都属于能力。这种理论是可以借鉴的。突出一个字:就是变!不变不行!知变、思变、求变、善变是涂料行业发展的需要。变就是创新,变就是发展,这就是硬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市场的整合期,企业的聚合期,行业的突变期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掌握市场的主动。

  五、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应该看到,让我国现有的涂料企业与强大的国际大集团相持,我们仍处于相对的劣势,还存在着不少难以克服的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我国涂料企业缺乏立足全球化、集团化的战略思考,目光总是盯在国内的市场,注重眼前的利益。中国企业少有集团化的理论和文化去支撑企业的壮大发展。现在我国涂料行业整体状况与国际比较仍是小而散,企业的个体竞争力都很弱。二是受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和技术研究力量分散的影响,技术投入相对较少,核心技术严重不足。特别是对前沿技术的研究、基础材料的研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应用技术的研究缺乏社会研发体系和资本的支撑,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技术发展缺乏质的突破。所以,产品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三是决策、信息、知识产权、标准等战略层面的竞争意识严重滞后,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国际竞争中,国内企业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四是风险意识缺失。在投资中,少有风险评估,盲目投资,跟风现象严重;在生产经营中,既没有规避风险的意识,又没有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出现问题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市场竞争中,对时有发生的侵权问题、国际贸易中的摩擦问题,不能运用法律等手段进行自我保护。五是因诚信缺失,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市场不规范,使企业竞争成本加大。虚假广告、恶意炒作、假冒伪劣、商标侵权、缺斤短两现象十分普遍。还有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能源消耗大、进入门槛低、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都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六是市场反应迟缓,在多变的市场中,不注重信息收集与整理,不观察和分析市场的变化,不了解国家政策和国际规则,也就是不知变,也不求变,更不善变。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涂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应该给我们又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我们的涂料业虽然发展很快,但还只是处于一个发育的成熟期;我国涂料市场的潜力很大,但市场还不太成熟;我国虽然是世界的涂料大国,但不是世界涂料强国;我国涂料工业虽然产量迅速递增,但盈利能力却很低;我国涂料行业产业集中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企业规模偏小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我国涂料企业竞争能力在一天天提高,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很弱,尤其是在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还准备不足,经验不足,实力不足。我们要特别重视在涂料行业竞争形态质的变化之时,充分地把握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加强自身修炼,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以良好的姿态迎接中国涂料战略转变期的到来。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