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让百姓轻松拎起菜篮子
2010-09-19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    ]

  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这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稳定蔬菜价格,还不到半个月。而此前,国务院办公厅为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也专门发布过意见。

  菜价后面有民生。小小菜篮子,关系着千家万户,牵动着党和政府。

  今年以来,菜价多次引人关注。大蒜、绿豆、生姜轮番涨价,涨幅不小。据商务部数据统计,7月份监测的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上涨49.7%。今年的蔬菜价格,尽管也经历过短暂的回落,但总体上一路上涨,让不少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大喊吃不消。

  在我家楼下,有两个小店,分别卖蔬菜和水果。尽管是隔壁老邻居,不过两家店主很少到对方那里买东西。卖水果的说:他们家白菜,还比菜市场贵上一两毛呢!

  卖水果的话,未必就在理,却也表明了普通百姓对菜价的敏感,一旦涨价,承受能力非常有限。菜价涨了一半,对他们来说,菜篮子难免有些沉重。

  蔬菜供应,存在不少老问题,政府也一直在致力解决。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我国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但是,今年的菜价为何居高不下呢?

  近年来, 城市化大发展使得保障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供应的压力增大,但同时城郊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向远离城市的农区转移,打破了原有的“近郊为主、远郊为辅、农区补充 ”的生产布局。

  今年入汛以来洪涝灾害频发,蔬菜长势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价格、运输成本上升,而其中夹杂着游资炒作等因素,叠加推高了蔬菜价格。

  稳定菜价,关键在于促进生产、保障供应。看国务院提出的解决之道: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切实增强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加大对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促进大批量、长距离蔬菜的铁路运输……正是在生产供应等环节上对症下药。

  有了政策,就看落实。希望政策能切实落地,最终有效传导到市场上。让老百姓拎起菜篮子时,心情不那么的沉重。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