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珠三角楼市量价齐跌 博弈进入"深水区"
2010-07-26 来源:证券时报 文字:[    ]

记者近日在广州、深圳等地采访了解到,楼市调控新政策实施三个月,珠三角楼市成交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中高档楼盘成交比重明显减少,楼市格局由原来的“价坚强”转向“量价齐跌”。

在国家调控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的同时,“学位房”“地铁房”等概念房受到入市者的青睐。专家认为,相比楼市成交的低迷,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是一片火热,“楼市博弈”进入利益纠结的“深水区”。建议拓宽社会资金投资渠道,立足长远加强市场机制建设,避免游资四处炒作,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被动局面。

 
珠三角楼市量价齐跌

在楼市新政策实施百日之际,珠三角一些地区房价创下年度新低,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近期,广州楼市出现了“量价齐降”的态势。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6月,广州十区一手住宅交易面积为52.52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3%;交易登记均价为每平方米12560元,环比下降3.0%。

在另一个风向标城市深圳,6月住房价格继续下降,与年初房价水平相比下降超过两成。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7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规模同比降幅较大,6月成交量为14.21万平方米,比5月略有增加,但环比4月下降了60.2%,比去年平均水平下降74%。6月住房销售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7895元,比5月环比下降5.81%,比年初下降22.6%。

房价坠落的过程中,高端楼盘“伤得较重”。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抽取的网上备案数据统计,6月份每平方米10000元以下的楼盘成交占网上新建商品住宅备案的39.3%,该价位区段所占比重环比上升2.7个百分点。而每平方米18000元以上价位区段的高端楼盘成交占比下降明显,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但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楼市博弈”期出现两大消费热点。“学位房”由于配置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受到市民青睐,价格依然坚挺,有的甚至逆市而上。在“冷风习习”的房地产市场,依托市政工程配套的“地铁房”也成为时下房地产市场的消费热点。

下半年楼市或将打破僵局

利空过后是利好。在资本市场上,地产股股价开始从恐慌走向平稳。

广发证券房地产业首席分析师赵强说,楼市调控新政策出台后,地产股股价曾在恐慌中下跌,从5月下旬开始,地产股股价在震荡中逐渐回升,包括万科、保利等的表现均超过大盘,市场对地产类股票开始重新估值。

专家认为,由于房价下降导致更多的刚性需求入场,未来楼市格局将从“量价齐跌”走向“价跌量升”。赵强认为,由于房价下降导致刚性需求进场,未来几个月的成交量预计将以10%的环比增速上升。

合富辉煌集团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认为,下半年楼市将打破僵持,出现“价跌量升”的趋势。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受到年度业绩的压力,下半年必然要增加供应。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杜金岷表示,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上下产业链牵涉众多。短期的信贷调控虽可解一时之急,促成“价跌量升”的短期态势,但难以长期奏效,当前调控已进入“深水区”。

下一阶段,房价调控的焦点应聚集在长远的市场机制建设。这包括构建多层次的房屋租赁市场、发挥房地产行业协会的调节功能、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等。“土地、金融、财税等制度的改革也应尽早列入议事日程。”杜金岷说。

专家认为,应吸取调控屡调屡涨的教训,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深入调控。黎文江说,前三次调控未能抑制房价,反而让房价报复性反弹。2003年、2005年政府为应对供给不足增加了住房和土地供应量,但忽视了控制流动性。2007年政府专注于控制投机型需求而忽视了增加住房和土地供应。以历史为鉴,当前控制房价应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既控制信贷,又应该增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大土地供应力度。

“资金如水宜疏不宜堵。绿豆、大蒜、黄金,多种商品的价格在游资的冲击下暴涨。政府应该着力于疏导而不是堵截流动资金,建议拓宽新的投资渠道,使投资者在其他领域也能得到好的回报,否则四溢的流动性只会造成‘按下葫芦浮起瓢’。”黎文江说。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