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银保相互渗透加速 金融业综合经营步伐越来越快
2010-08-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字:[    ]

 近年来,银行业与保险业的互相渗透频频提速。一方面,银行和保险的合作日益密切,银保业务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银行和保险公司相互持股、相互收购的案例不断增多。银保联姻的势态正在升温。

  目前来看,银行业内,除去年已经获批收购中保康联人寿保险51%股权的交通银行,以及全资收购中银保险的中国银行外,工行和建行如今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保险公司的收购事宜。这意味着四大国有银行都会有自己的保险公司。

  保险业内,平安保险今年已经完成了对深发展的收购。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保险公司,早几年来就开始以股权投资等形式不断向银行领域渗透。中国人寿今年更是抓住了最后一家国有银行————农业银行改制上市的机会,成为其战略投资者。

  面对银行保险互相渗透的热潮,有关专家提醒,无论是银行进入保险,还是保险进入银行,都意味着双方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领域。面对自己并不熟悉的风险,是否有匹配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战略把握能力,特别是能否很好地将银行和保险两个行业的优势融合起来,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也将是银行和保险同时面临的新课题。

  不断升级的银保渠道之争

  保险与银行最初的渗透方式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售保险产品。而如今银保渠道早已成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必备的渠道,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决定保险公司市场地位的渠道,特别是对新成立的保险公司而言。这也注定银保渠道是保险市场竞争的焦点。

  如果将这个渠道说成是兵家必争之地,绝不为过。这可以从现有的数据得到佐证。来自保监会的消息,今年上半年,银保业务占人身险业务的比重已经超过50%。以北京市场为例,截至2009年末,北京共有38家寿险公司开展银行保险业务,23家银行成为销售保险产品的代理机构。2009年,北京寿险业银行保险业务共实现保费279亿元,渠道占比高达52.7%。也就是说,北京保险市场一半以上的保费是从银保渠道实现的。

  从目前情况看,银保渠道不仅业务量持续上升,而且还出现了新特点。最明显的就是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对银保产品进行结构性调整,即逐步增加期缴型保险产品的比例,主推重疾险、养老险等保障型品种。比如新华保险去年在银保渠道推出的红双喜金钱柜养老产品,就将保障期限由原来的5年、10年拉长到20年、30年。

  银保渠道的另一个变化是开始出现市场细分特色的产品。传统银保产品的条款比较简单,没有更多的个性化。而今年7月,中德安联推出了业内首款专为银行理财中心客户设计的整体保险解决方案————“逸升优享”,其十足的个性化特征与保险传统代理人销售的个险年金产品几乎没有区别。也就是说,银行理财中心开始具有了传统个险渠道营销员功能。

  其实不光保险公司,随着银保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也尝到了代理保险业务的甜头。这在上市银行今年的中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比如招商银行,上半年实现了4.49亿元代理保险收入,同比增长101.35%;交行上半年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59%;华夏银行更是大增217%。显然,保险产品销售已经成为各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份。

  正因为如此,银行对银保渠道的重视并不亚于保险公司。如今在银保合作中,银行在逐步改变“以量取胜”的粗放式方式。据报道,近期上海的银行就提高了合作门槛,通过减少合作保险公司的数量,筛选优质合作伙伴。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保合作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但主要取决于保单销售量,而不是合作保险公司的数量。”

  如此而言,下一步,银保渠道在更高层次上的竞争将不可避免。
 收购与股权投资成两大趋势

  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型国有银行加快了进入保险市场的步伐,先是交通银行拿下了中保康联,接着是中国银行收购了中银保险。而建行与太平洋安泰,工行与金盛人寿的结合也逐渐进入高潮。这四家国有银行均是大银行对小保险公司的优势收购。

  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领域则有所不同,除了中国平安对深发展的收购外,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领域更多的是通过财务投资,或者战略投资。这种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对银行的渗透早几年就已经开始。比如中国人保控股公司,曾参与中信银行在H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认购的中信银行股份总金额达4亿港元,获配份额在参与的各家保险公司中居于首位,与社保基金和瑞穗实业银行并列为中信银行IPO最大的基础投资者。

  而中国人寿则早在2005年开始,就在资产中大量配置银行股权,目前中国人寿持有民生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股份。中国人寿的投资路径之一是把握银行IPO的投资机会,今年中国人寿在农行上市时,即成为其战略投资者。去年中国人寿还斥资6.5亿元,对有上市题材的城商行————杭州银行进行投资,获得了3%股权。

  其实不论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选择与对方联姻,目的都在加速打造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形成金融多元化经营格局。四大银行的计划是要在将来做大自己的保险领域,原因就在于保险业近年的快速发展。随着保险在金融市场所占份额的逐年上升,社会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保险产品在大众理财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保险市场自然成为银行在加速构筑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一来银行自身强大的渠道优势可以促进保险销售,二来通过保险渠道,银行可以增加新的盈利点,为客户提供更多全面的服务。

  中国人寿投资农行加速“多元化布局”。今年4月份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曾表示,由于农行的网点与中国人寿类似,且互补性强,双方在代理业务方面会有很多合作,尤其是在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从国际经验看,银行保险混业能够产生强大协同效应的成功案例非常少。那么,这种快速融合能否在中国成功,人们都抱有很大期待。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