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总经理汪建平表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6万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5%。我国投入运行的电源装机总量需达到12.6亿千瓦,电源装机总量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煤电比重下降到68%,其中,燃气轮机比重4%,水电比重20%,核电比重2%,新能源发电比重6%。
■火电:
大型煤电基地将成主要投资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依靠的一次能源,“十二五”期间仍然将发挥核心作用,不过将呈现两大投资趋势:第一,将在西北部加快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加大“西电东送”;第二,将主要投资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
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认为,首先,要加快建设大型煤电基地。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消费的不平衡性,为了有效满足东南沿海地区旺盛的电力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力度,在内蒙古、山西、陕西、安徽、甘肃、新疆等煤炭资源富集的地区,加快建设一批煤电基地,重点建设内蒙古呼伦贝尔、内蒙古鄂尔多斯[11.421.51%]、内蒙古锡林郭勒、晋东南、陕西北部、安徽两淮、甘肃陇东、新疆哈密等煤电基地,同时配套建设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提高电网输送能力。
第二,投资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发电机组将与“上大压小”并行。“采用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发电设备,必须继续实施‘上大压小’,‘十二五’考虑关停退役部分老旧30万千瓦等级机组,重点替代建设60万千瓦及以上的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型高效环保机组。”曹培玺说。
而汪建平也指出,“进一步加快700摄氏度及以上的超超临界技术、IGCC、大型CFB等洁净煤燃烧技术的研发。并继续做好‘上大压小’工作,我国2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约有1.4亿千瓦,10万千瓦及以下的纯凝机组仍有2680万千瓦。”此外,提高热电联产普及率也是重点,这将与已经兴起的分布式能源共同发展起来。汪建平认为,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比较较低,2015年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普及率若提高到50%,需新增热电联产机组6000万千瓦。
■水电:
将达到2.5亿千瓦投产目标
汪建平认为,目前我国在建水电项目约5617万千瓦,约有5000万千瓦左右能在2015年前投产,届时我国水电将达到2.46亿千瓦,通过努力可达到规划目标。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副总经理王民浩表示,2015年我国水电发展目标3.10亿kW(抽水蓄能电站0.30亿kW),即“十二五”期间要新增0.85亿kW。
王民浩表示,由于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目前“十二五”期间投产的水电项目基本上都已经开工建设(如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等),且均可以在“十二五”期间顺利投产。2015年常规水电2.8亿kW的目标是以目前开工建设的项目为基础,根据建设工期推算的,因此2015年水电投产规模比较现实。
水电建设问题因为与环保和移民问题密切相关,一直面临工程核准难的问题。资料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核准开工水电站个数占所列个数的比例仅为33.3%,装机容量所占比例仅为27.1%
汪建平认为,为了实现2020年水电装机3.5亿千瓦的目标,“十二五”期间需要开工1亿千瓦左右,但当前水电前期工作进展不容乐观,需要加大水电前期工作的力度。
王民浩表示,目前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黄河上游水电工程拟在2020年前投产的水电项目所在河流的水电规划都已得到了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的批复,且这些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深,具备在“十二五”期间开工的条件。只要能够顺利地加快核准,2020年常规水电3.3亿kW的目标可以顺利实现。
不过,水电规划的难点在于:许多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迁建工作从一开始就大大滞后于主体工程的建设进度,成为电站截流、下闸蓄水阶段性目标完成的制约因素;目前输电规划滞后于电源规划。
■核电:
机组将增长三倍
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2540万千瓦,占世界的40%,已经成为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汪建平指出,我国已在16个省市中初选核电厂址51个,机组244台,装机规模2.7亿千瓦,其中沿海1.5千瓦,内陆1.2亿千瓦。按目前核电建设进度,2015年可达到4000万千瓦。2020年核电装机要达到7000万千瓦,“十二五”期需开工3000万千瓦。
也就是说,到“十二五”末期,核电机组将在现在不到1000万千瓦的基础上增长三倍。不过,曹培玺认为,我国核电的开发体制、资金保障和发展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电力发展的需要。应考虑尽快适当放开控股建设核电资质,使具备条件的发电集团成为核电开发主体,并将发电集团储备的优秀核电厂址纳入国家核电建设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铀资源争夺将成为重要战略问题。汪建平认为,到2020年,核电每年需要天然铀约1.1万吨(按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测算),核燃料需要通过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来保障,应加强同国外铀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源。
■风电:
海上风电将快速增至500万千瓦
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基本明确:2015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9000万kW(含海上风电500万kW),2020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1.5亿kW瓦(含海上风电3000万kW)。
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思路,将重点建设三北地区、沿海地区的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包括河北、内蒙古东部、内蒙古西部、甘肃酒泉地区、新疆哈密地区、吉林、江苏沿海、山东沿海等。在内陆地区山地、河谷、湖泊等风能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适度规模的风电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期间,将抓紧开发海上风电,在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省份,建成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到2015年,海上风电总容量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
■光伏:
光伏电池产能将达1000万千瓦
光伏方面,本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初步规划,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将基本实现以国内制造为主的新能源装备能力。太阳能光伏发电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光伏电池制造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
不过,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我国太阳级硅材料的技术和产业严重落后于国际水平,材料紧缺矛盾尤为突出。我国目前亟待加强对太阳级硅材料的研究开发以及太阳级硅材料产业的支持。应用的市场障碍主要是成本过高以及硅材料的短缺,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资源丰富区上网电价约1.1元/kW.h,其他地区上网电价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