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从零售业125规划看2012年汽车零售
2012-02-24 来源:弘博报告网整理 文字:[    ]

    2012年2月6日,商务部网站发布《“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目标商品零售规模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形成大型零售企业整体优势进一步增强,跨区域发展成效显著,中小零售企业健康发展,零售业结构布局更趋完善,城乡、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现代零售业。《意见》明确,要加大零售业财税金融支持,在零售业落实内贸领域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清理和整顿不合理收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一、零售规划的关注点

    近日国家发布零售业的125规划。此次零售业的125发展的问题点说的很好:存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网点布局不够合理,经营模式转变缓慢,零供关系不够和谐;企业注重规模扩张,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较弱,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行业诚信问题突出,以及流通效率和经营效益不高,中小企业发展困难较大等问题。

    这几个问题点与汽车的经销行业可以套用。商务部门提出的零供关系不和谐,也这是汽车经销商集团盲目争夺话语权追求超额利润的缩影。

    企业注重规模扩张,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较弱,这两点也是汽车经销商集团忙于兼并重组的警示。

    二、零售走强的特征

    1、外资零售业的跑马圈地

    2009年以来随着被业界视为外资零售企业在华扩张的最后的一道关卡——商务部的审批权,外资零售企业扩张步伐明显加快,沃尔玛、家乐福等5家大型超市业态的外资企业2009年共新开店115家,比2008年新开店数量增长了69%。超市行业受外资竞争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零售反垄断

    规划的热点较多,虽然面对流通行业的垄断趋势,而反垄断仍没有成为125的流通规划的主题,但没有提出规模化的目标,也就是没有针对国美苏宁两强提出做大的目标,也没有针对世界连锁企业的国内扩张提出做大的数字指标,这也是商务主管部门的冷静的全局观的体现。

    四、国内家电行业的特色崛起

    家电连锁行业经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家电品牌的崛起,并逐步形成对国外品牌的替代。消费升级引发的终端市场需求爆发加上上游品牌商竞争的加剧,形成产业链利润向终端渠道转移,最终由技术为王逐步转变为渠道为王。苏宁、国美抓住行业爆发的机遇,通过占用上游生产商资金实现快速扩张,渠道优势的确立又进一步强化了上游品牌商对其的依赖度,进而进一步提升其毛利率,实现规模与利润的相互循环,通过行业整合,最终家电连锁行业确立了美苏两大寡头的垄断地位。

    五、零售如何鼓励做强

    此次鼓励大企业发展的也是很模糊,反而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不错的,也就是对外资的连锁集团的强势杀入,内资还是相对受保护的。由于国营企业不强,这实际也给网络等对外资对抗的中小企业和电子商务以更好的发展空间

    汽车经销商也应该以此为戒,盲目的上市做大不是最佳的选择。做强区域市场是合理选择。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