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钢铁业重组 外资环伺限制门外
2007-01-23 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字:[    ]

    1月18日,停牌四个月后,钢铁板块的最后一个未股改公司莱钢股份(600102)终于完成股改、复牌。当日,莱钢最高涨幅达62.8%,收盘价涨幅57.3%。

    由于外资有望成为第一大股东,和八一钢铁(600581)相比,莱钢股份的每一步走势都更牵动国内钢铁业的神经。有迹象表明,外资并购可能随着中国钢铁业的重组浪潮而再度升温。

    外资步步紧逼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对外资的诱惑是显而易见的。和许多其他行业一样,外资对内地钢铁业的渗透不断加速。

    2006年2月,在山东省国资委的撮合下,世界钢铁巨头阿塞洛与莱钢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溢价购买莱钢38.41%股权,与莱钢集团并列成为莱钢第一大股东。不过,10个月过去,该转让事项尚未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在阿赛洛之前,全球钢铁业老大米塔尔已经先行一步。2005年9月,米塔尔收购了华菱管线(000932)36.67%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据悉,米塔尔原本已同华菱钢铁集团签约成为华菱管线的并列第一大股东,但最终没有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被迫退居第二大股东。

    目前,阿赛洛已同米塔尔合并成立阿赛洛-米塔尔集团,如果参股莱钢获准,其在中国将有两家合资钢铁上市企业。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与莱钢的参股协议,是外资巨头对我国钢铁行业外资政策底线的进一步试探。
    与此同时,阿赛洛-米塔尔先后同昆钢、包钢股份等多家钢企进行谈判,蒂森克虏伯与邯钢,韩国现代与太钢,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与安阳钢铁也有接触。但目前,除了韩国现代已与太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外,其他外资尚未有新的进展。

    政策限制面临压力

    “外资巨头动作频频,无疑给本土钢铁企业带来巨大压力。”银河证券钢铁研究员孙勇对记者表示。

    有分析人士认为,阿赛洛-米塔尔参股莱钢股份、华菱管线后,意味着中南地区及胶东半岛的大片市场未来可能被外资收入囊中。

    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曾表示,要严格限制外资进入我国钢铁企业,特别是特大型企业。而2005年颁布的《钢铁产业政策》也已经指出,外资不能控股中国大型钢铁企业。

    不过,外资渴望进入中国钢铁业的现状已经引起国内钢铁业的警醒。从鞍钢、本钢合并,济钢、莱钢联合,再到宝钢集团从米塔尔手中争夺八一钢铁,具有实力的国内钢铁企业都在加速整合。

    “国家对外资并购虽有一定的政策限制,但这一限制能坚持多长时间还不好说。在A股市场真正全流通之后,外资完全有可能从二级市场买进股票,从而达到实际控制钢铁企业的目。”国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东认为。

    宝钢集团原董事长谢企华也曾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政策,外资控股中国钢铁业公司的政策禁令有望被修改。与此同时,外资巨头也在不断呼吁中国政府放宽对外资并购中国钢铁企业的限制。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在国际钢铁行业巨头不断联合之后,如果国内钢铁行业集中度仍不提高,到时一旦门槛放低,外资巨头必将蜂拥而入。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