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费谈判落定 降幅37%削减铜冶炼企业利润
2007-08-02 来源:证券之星 文字:[
大 中 小 ]
1、铜精矿加工费是矿产商和贸易商向冶炼厂支付的将铜精矿加工成精铜的费用。除自产铜部分利润较高外,国内铜冶炼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进口铜精矿的加工费收入及“价格参与条款”所带来的收益。此次铜加工费谈判与2006年年底达成的年度谈判结果相同,今年7月1日到2008年6月30日铜精矿加工费(TC/RC)为60美元/吨和6美分/磅,比2006年度下降了37%,且没有价格参与条款,麦格理银行预计2008年的铜精矿加工精炼费将继续降低,分别为45美元/吨和4.5美分/磅。
2、导致TC/RC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铜精矿的供应紧张,而全球铜需求保持强劲,库存维持低位。受开采能力的限制,铜矿的供给存在一定的刚性,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预测,2007年世界铜矿产量将比2006年增长94万吨,为1597万吨;2008年铜矿产量将增长120万吨,达到1713万吨,预计要到2009年国外铜精矿产能才有大规模释放,近期受智利和墨西哥矿山工人罢工影响,铜矿供给出现间断性矛盾。与此相比,精铜冶炼产能的扩张速度大于铜矿的增长速度,Brook Hunt预测2005年至2010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5%,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预计2007年世界精炼铜产量将比2006年增长4.3%,达到1807万吨,2008年精炼铜产量将比2007年增长4.9%,达到1895万吨;预计07精铜将继续呈现供给过剩的局面,过剩数量预计为28万吨;2008年市场过剩量将高达52万吨。
3、我国是铜资源缺乏的国家,探明储量约2600万吨,仅占世界的5.6%,06年铜精矿开采量为75.5万吨,而进口量达361.2万吨,占总需求量的83%,对外依存度偏高;精炼铜产量却在大幅提高,06年产量约为300万吨,同比增长了16%;07年以来精铜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4月份精炼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1%,较3月上升了24%,预计今年底我国将形成370万吨铜冶炼能力,而我国铜矿山的生产能力只能满足冶炼能力的30%左右,随着铜冶炼行业产能的逐步释放,国内市场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对进口铜矿资源依存度不断提高。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