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商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1-10-10 来源: 文字:[    ]

《商业计划书》集项目产业运作与资本运营于一身,充分阐述项目的运作资源、行业竞争、经营战略、商业模式与运作策略,完美展示项目的投资价值,是当今投融资领域必不可少的、是指导企业经营的一部法律,也是获得风险投资的敲门砖。

    《商业计划书》是审慎筛选项目的重要依据,它能帮助你找到投资方或者战略合作伙伴。只有拥有一份完美的《商业计划书》才能使你的融资成为现实。商业计划书的质量对您的融资至关重要。

编撰《商业计划书》的必要性

    国内众多项目都具备发展和开发的价值,但是好多项目计划书递给投资商以后,留给投资商的第一印象一是项目的专用术语引用的不够,编制不是来自于专业机构,第二是不能按照国际融资的惯例和规定内容来量身定做。这个现象在国内极其普遍,已经严重阻碍了项目融资的步伐。在项目的前景分析中只讲效益,不谈风险,一些关键的数据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致使诸多优秀项目丧失良机。

投资商警惕的投资项目

鉴于投资机构各自的投资经验,都会对一些项目保持投资谨慎。根据投资经验,以下这些项目投资尤其要保持投资谨慎:

1、行业属性差,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与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比如高污染的化工、印染、一般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等。

  2、产业多元化,特别是实业企业进入房地产的企业,会因为房地产的牵累,导致主业荒废,主辅两空。

  3、成长速度缓慢,五年以上未见进入快速成长轨道的企业,这类企业缺乏成长基因,不宜投资。

  4、好大喜功,好出风头。做企业不实,做名头很有一套的。这类企业多半现金流差,费用高,难以持久。

  5、过分注重生活。真正的企业家多半是为事业牺牲生活的人。如果企业家虚荣心强与生活化倾向太明显的,会把大量时间花在生活上而荒废事业。

  6、套现倾向明显。引进PE多半是因为公司发展需要资本,如果原股东特别是大股东提出通过转让股权引进PE,套现倾向明显的,多半是公司的发展前景有问题。

  7、国有资本过度参与管理。如果一个企业有国有资本进入并且参与管理过度的,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运作效率,对这样的企业投资总体上要多分谨慎。

  8、企业文化落后。很多企业虽然已经改制为民营企业,但是,企业的文化没有变,慢条斯里,按部就班,派系林立,互相牵制,这样的企业不能投资。

  9、遮掩"家丑"的企业。有些企业存在资金饥渴现象,但又有不可告人的家丑,往往急欲引进投资又不让深入尽责调查的,PE都会保持警惕。

  10、二代企业家接班的企业。第二代企业家当家的越来越多,但是,第二代企业家能一次接班成功的不到30%,多数需要磨练待"付学费"后才会成熟,在其没有付出学费懂得创业艰难守业更难的道理前,投资要保持谨慎。

  11、只看钱不看人的企业。真正的大企业家都是精明又重义的,只要资金不要服务、只要出价高不要服务好,对人不厚道的企业要谨慎投资。

  12、过度依赖政府与政策支持,企业家成为"政治家"的企业。这类企业表面上看拥有很多政府资源,但最终会因为缺乏市场应变能力而倒下。

  13、管理层整齐但是董事长地位不够突出,或者董事长变成专职,"过分"超脱"于企业,经营管理完全委托专业团队管理的,投资须谨慎。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