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更为复杂、难度更高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以及变速箱热管理系统。其中,空调制冷系统工作机制为:空调压缩机从发动机获得动力,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排出,随后这些气体经过密封的管道进入冷凝器,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流入贮液干燥器内进行干燥、过滤,接着再经过膨胀阀节流和降压后变成低温、低压的雾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并在里面吸收大量的热量之后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重新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整个工作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以达到降低蒸发器周围空气温度的目的。
空调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比传统汽车更复杂。与传统乘用车不同,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热源有电池、控制器、电动机等,对电池、电机的有效冷却散热是热管理系统的核心之一。新能源汽车不仅包括传统汽车空调系统(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而且新增电池、电机等冷却需求。从热管理需求划分的话,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电池包环境、功率电子器件、电机散热、汽车空调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空调系统与电池热管理系统。
新能源汽车空调不同于传统汽车空调
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构成更为复杂

电动客车广泛应用风冷。传统客车的空调系统主要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发动机热管理采用水冷系统,而新能源汽车降温技术主要分为风冷、液冷和直冷三种方式。其中风冷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大巴中,液冷在乘用车中较为普及,直冷技术要求最高为未来发展方向。风冷系统是利用空气为介质进行温度传递,利用风机将热空气吹至蒸发器处降温,吹出冷空气用于电池降温,如此循环。风冷系统中应用到电动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和其他器件。
风冷系统构成较为简单

液体冷却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液冷是通过液体对流换热方式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液体换热系数高、热容量大、冷却速度快,对降低最高温度、保持电池组温度一致性效果更好。液冷系统的形式包括将电池单体或模块沉浸在液体中、在电池模块间设置冷却通道和在电池底部采用冷却板。系统中应用到电池冷却板、热交换器(chiller)、蒸发器、冷凝器、电动压缩机、电子水泵等零部件。马 目前特斯拉、宝马 I3 等新能源车已采用液冷方式。
液冷系统构成负责

二、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组件的价值大致为3500元。其中空调系统大致2300元,动力系统热管理部分1200元左右。
传统乘用车空调系统组件及单价

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可达7000元。空调系统在传统车和新能源车上价值相差不多,预计单车价值 2300 左右,但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热管理为单车创造更高的价值。其中液冷型作为主力,预计新增价值4500元以上,整车热管理系统大约7000元,相比传统车单车价值提升100%。我国目前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研发、配备尚未完善,相应冷却系统设计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未来的市场可期。松芝深耕热管理系统,产品覆盖越来越广,已开发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Chiller、水冷散热带等核心零部件,同时积极研发电动车热泵空调系统、电动压缩机等产品,市场增量空间大。
液冷型热管理系统约价值7000元、风冷型价值约4900元

预计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78万辆,2019年销量110万辆,2020年达150万辆,预计其中采用液冷型热管理系统约占70%,风冷占型热管理系统约占30%。因此对应间三年空调系统市场空间17.9亿元、25.3亿元、34.5亿元,整车热管理系统为50亿元、70亿元、96 亿元。
报告目录
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发展战略及产业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第.一章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产品分类
第二节 产品发展社会背景
第三节 产品原理
第四节 产业链概述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分析
第.一节 国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发展总体概况
一、国际现状分析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情况
三、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四、2018国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概况
第二节 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发展基本情况
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的总体现状
三、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2018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政策分析
第三章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第.一节 生命周期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技术变革与产品革新
一.技术变革可能会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二.产品革新能力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差异化/同质化分析
一.目前市场竞争对产品差异化提出更高要求
二.产品个性化是行业远离战火的武器
三.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的个性化空间很大
第四节 进入/退出难度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市场进入壁垒
二.可以选择不同方式进入
第四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销售状况分析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国内营销模式分析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国内分销商形态分析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国内销售渠道分析
第四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重点销售区域分析
第六节 2016-2018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第七节 2019-2025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八节2019-2025年行业投资质战略预测
第五章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生产分析
第.一节 行业生产规模及增长速度
第二节 产业地区分布情况
第三节 优势企业产品价格策略
第四节 行业生产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未来几年行业产量变化趋势
第六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营销策略分析
第七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广告与促销方式分析
第六章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渠道分析
第.一节 渠道对行业至关重要
第二节 市场渠道格局
第三节 销售渠道形式
第四节 销售渠道要素对比
第五节 对竞争对手渠道策略的研究
第七章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品牌分析
第.一节 品牌数量分析
第二节 品牌推广策略分析
第三节 品牌首要认知渠道分析
第四节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品牌认知度宏观调查
第五节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品牌偏好调查
第八章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用户分析
第.一节 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 用户关注的因素
一、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不同功能各有需求
二、用户普遍关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质量
三、价格与用户心理预期已比较接近
四、产品设计与用户使用习惯尚有一定距离
第九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价格分析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历年平均价格回顾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当前市场价格
一、产品市场价格驱动因素分析
二、产品未来价格预测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总体经济环境走势分析
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三、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国家宏观发展规划调控影响
第十章 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行业情况背景
一、参与调查企业及其分布情况
二、典型企业介绍
第二节 总体效益运行状况
一、总体销售效益
二、2016-2018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所属行业总体盈利能力
三、2016-2018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所属行业总体税收能力
四、2016-2018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所属行业市场总体产值能力
第三节 不同地区行业效益状况对比
一、不同地区销售效益状况对比
二、不同地区行业盈利能力状况对比
三、不同地区行业税收能力状况对比
四、不同地区行业产值状况对比
第四节 类型运行效益对比
一、行业不同类型销售效益状况对比
二、不同类型盈利能力状况对比
三、不同类型税收能力状况对比
四、不同类型产值状况对比
第五节 规模运行效益对比
一、行业不同规模销售效益状况对比
二、不同规模盈利能力状况对比
三、不同规模税收能力状况对比
四、不同规模产值状况对比
第十一章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一、三花智控
1、 企业简介
2、经营情况
3、未来发展趋势
二、银轮股份
1、 企业简介
2、经营情况
3、未来发展趋势
三、奥特佳
1、 企业简介
2、经营情况
3、未来发展趋势
四、西泵股份
1、 企业简介
2、经营情况
3、未来发展趋势
五、松芝股份
1、 企业简介
2、经营情况
3、 未来发展趋势
六、中鼎股份
1、 企业简介
2、经营情况
3、 未来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当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发展规模
三、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外资进入退出风险
第十三章 行业项目投资建议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节 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第四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销售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9-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业宏观预测
一、2019-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宏观预测
1、2016-2018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2、2016-2018年中国际贸易预测
二、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工业发展展望
三、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业发展状况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趋势分析
一、2016-2018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企业资本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1、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企业国内资本市场的运作建议
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企业海外资本市场的运作建议
三、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发展空间
四、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战略
1、战略综合规划
2、技术开发战略
3、区域战略规划
4、产业战略规划
5、营销品牌战略
6、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五章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 影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8影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
二、2018影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
三、2018影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
四、2018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五、2018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9-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图表目录:
图表:2016-2018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供需平衡分析
图表:2016-2018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供需分析
图表:2016-2018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产销分析
图表: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进口量预测
图表: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出口量预测
图表: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图表: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偿债能力预测
图表: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产值预测
图表: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图表: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总资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