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19-2025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全景调研及产业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2019-11-20
  • [报告ID] 138870
  • [关键词] 铁路运输行业
  • [报告名称] 2019-2025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全景调研及产业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19/11/20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速度再次加快,营运里程和路网密度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行业依旧保持高速发展。铁路改革同样为该阶段一大亮点,铁道部于2013年改制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在运价、货运组织、土地开发等多方面进行了较大变革。

一、中国铁路营业里程

截至2017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0万公里,7年年均增加营运里程5124公里,7年复合增速4.8%。其中,普铁总里程达到10.20万公里,年均增加营业里程2286公里,7年复合增长率2.47%。高铁营业里程达2.5万公里,年均增加营业里程2838公里,7年复合增长率25.38%。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铁路营业里程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7.08%提高到2017年的19.69%,主要是因为新增铁路里程中高铁占比较高。

20167月出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的铁路网络。

二、未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维持高位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近10年复合增速达12.26%2008-2010年,高铁建设带动整个铁路行业投资规模快速上升,全国铁路固定资产年投资额一度达到8233亿元。2011年,温州动车组事故导致高铁建设被叫停,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大幅下降29.91%,其后几年逐渐恢复增长。2017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010亿元,同比下降0.06%

根据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3.5万亿到4万亿之间,还需建设2.3万公里铁路,其中高速铁路还需建设0.5万公里。按照当前铁路建设成本计算,2021-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在维持在3万亿左右,铁路总里程将增加2.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将增加0.8万公里。我们预计,未来铁路建设速度将随着铁路网逐渐完善而放缓,2018-2020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逐步小幅下降至7000亿元左右的水平,“十四五”期间年均投资规模在6000亿元左右。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近10年复合增速达12.26%2008-2010年,高铁建设带动整个铁路行业投资规模快速上升,全国铁路固定资产年投资额一度达到8233亿元。2011年,温州动车组事故导致高铁建设被叫停,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大幅下降29.91%,其后几年逐渐恢复增长。2017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010亿元,同比下降0.06%

根据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3.5万亿到4万亿之间,还需建设2.3万公里铁路,其中高速铁路还需建设0.5万公里。按照当前铁路建设成本计算,2021-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在维持在3万亿左右,铁路总里程将增加2.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将增加0.8万公里。我们预计,未来铁路建设速度将随着铁路网逐渐完善而放缓,2018-2020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逐步小幅下降至7000亿元左右的水平,“十四五”期间年均投资规模在6000亿元左右。

2017年随着石济高铁正式运营通车,国家“四横四纵”高铁骨干网络的最后一横完美收官。2016年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了“八纵八横”高铁网主框架及城际铁路的相关规划。目前,“八纵”中的京哈-京港通道已接近成型,兰(西)广通道已全线开工建设,沿海通道、京港(台)通道、京昆通道基本完成规划开工建设,京沪通道、呼南通道和包(银)海通道有待进一步规划。“八横”部分,沪昆通道已基本通车成型,绥满通道、陆桥通道、京兰通道已完成规划开工建设,青银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沿江通道部分线路还在规划中。

高铁在建项目未来投资规模将超6000亿,“十三五”建设任务或将超额完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建且尚未通车的高铁里程约8272公里,基本在2018-2020年建设完成。其中,2018-2020年中国高铁新增里程分别为1524公里、2187公里和3643公里,三年合计7354公里,预期将超过“十三五”剩余5000公里的建设任务。我们通过对各项目建设进度分析,预计2018-2020年高铁建设投资规模分别为2733亿元、2113亿元、和1330亿元,2021年以后投资规模为277亿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随着高速铁路建设规划不断新增,2-3年后投资规模和里程有望增加。

随着“八纵八横”主干线路将逐步完成,中长期铁路建设增量将集中在城际铁路方面,未来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经初步统计,2018年以后通车的城际铁路线路总里程约8500公里,其中,2018-2010年新增里程分别为1151公里、1580公里和2687公里,2021年以后通车里程达到3102公里。我们通过对各项目建设进度分析,预计2018-2020年城际铁路投资规模分别3282亿元、2946亿元和2257亿元。城际铁路2021年以后投资规模为1706亿元,远期规划投资规模及通车里程远高于高速铁路,间接表明未来投资重心向城际铁路转移。同样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高速铁路建设规划不断新增,2-3年后投资规模和里程有望增加。

三、货运及客运价格分析

2014年以前,铁路运价每年由发改委统一定价、调价。2015年,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铁路货运价格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改委将定价权下放铁总。《通知》将国家铁路货物统一运价率提高到15.51/吨公里,并作为基准价,允许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在上述浮动范围内,铁路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确定具体运价水平,铁路货运价格改革已基本完成。

2017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深化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一方面,更多品类的运输产品实行市场化调节运价、可由企业自主定价;另一方面,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货品,运价上浮的空间加大,此前最高定价为基准价格上浮10%,此次改为允许基准价格上浮15%

运价方面,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已基本实现。由于运输成本上涨,2012-2015年连续4次上调,基准价达到15.51/吨公里。2016年一季度受宏观经济影响铁路货运量下滑明显,铁路平均运价下调1/吨公里。2017年一季度,随着经济向好、铁路运量回暖,货运价格恢复至2015年的水平。

1995年铁路普客调价后,20多年内从未上调价格,旅客票价基价率仅为约0.06/公里,普快和特快列车硬座客公里票价约0.11元和0.14元。动车及高铁方面,动车一等座、二等座客公里票价分别约为0.5元和0.3元,高铁一等座、二等座客公里票价分别约为0.73元和0.45元。随着铁路运营成本提升,铁路客运提价大势所趋。

高铁定价权下方至铁总,并允许浮动票价。201512月发改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其主要内容为:1)高铁动车组列车一、二等座票价,由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制定;2)商务座、特等座、动卧等票价,继续根据市场供求及竞争情况实行市场调节;3)可制定一、二等座无折扣的公布票价,可根据市场变化实行一定折扣。

东南沿海铁路提价,迎来高铁运价市场化开端。20171月海南环岛铁路东线(三亚-海口)提价,二等座由83.5元上调至100元,提价幅度19.8%,一等座由99.5元上调至160元,提价幅度60.8%。东南沿海铁路(宁波-深圳段)于20174月起提价,其中一等座普遍涨幅超50%,二等座涨幅则在16%-20%之间。高铁运营已经进入市场化阶段,未来高铁价格有望实现浮动票价,同时其他动车、普铁可能跟进提价。

普客成本核算基本完成,调价方案进行时。201612月,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普铁调价已提上日程。《办法》首次明确了铁路普客的定价成本核定机制,为铁路总公司重新核定普客成本提供了依据。截至20176月,各路局已上报普客运营成本摸底情况至铁总,我们预计下一步铁总有望根据汇总材料,统一制定提价方案。

2018年铁路客运改革将继续深化,客运方面主要的方向包括:1)普客提价进入实质性方案落地、实施阶段,我们预计可能的提价幅度在30%-50%左右。2)高铁提速提价、行程市场化浮动运价可能将全面铺开,高铁资产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将更好的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建设铁路行业、也有利于优质高铁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货运量及客运量分析

货运方面,经济向好,铁路货运量强劲反弹。2015-2016年,宏观经济持续颓靡,铁路货运量萎缩,同比分别下降11.92%0.8%2017年,受宏观经济向好、大宗商品运输需求提升,受公路治理超载、环保限制汽运煤等多因素影响,铁路货运量呈现较快上涨趋势。2017年,铁路完成货运量36.89亿吨,同比增速较2016年增加11.53个百分点,达到10.73%

主要大宗商品货运量(煤炭、钢铁及有色金属、金属矿石、石油及粮食等)占铁路货运量比重较大,其中,煤炭为最主要产品。但近几年该比重有小幅下跌的趋势,2006-2016年从73.83%下降至68.58%。未来,我国铁路将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商品汽车、冷链运输、快云服务和多式联运等业务,大宗商品货运占比可能进一步下降。

高铁网络完善进一步提升客流量。2017年完成铁路客运量30.84亿人次,同比上升9.56%。铁路客运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高铁网络的逐渐贯通,铁路出行便捷性逐步凸显。2011年至2016年,高铁客运量占铁路客运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0.50%增长到2016年的43.39%,五年新增高铁客运量增量占新增铁路客运总量的97.95%。我们预计未来几年铁路客运量依旧会保持较快增长。


报告目录
2019-2025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全景调研及产业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第.一章 铁路运输相关概述
1.1 铁路运输相关介绍
1.1.1 铁路运输的性质
1.1.2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
1.1.3 铁路运输作业内容
1.2 铁路运输的成本
1.2.1 铁路运输成本的特点
1.2.2 铁路运输成本的种类
1.2.3 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浅析
1.2.4 铁路运输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策略
1.3 铁路运输服务业
1.3.1 铁路运输服务业的特点
1.3.2 铁路运输服务业的作用

第二章 2016-2018年中国铁路的建设发展
2.1 2016-2018年中国铁路产业发展综述
2.1.1 中国铁路产业发展特征透析
2.1.2 中国铁路建设正处于黄金时期
2.1.3 中国新一轮铁路改革启动
2.1.4 我国调整铁路安全管理体制
2.2 2016-2018年中国铁路建设分析
2.2.1 2016年中国铁路建设情况分析
2.2.2 2017年中国铁路建设情况分析
2.2.3 2018年中国铁路建设情况分析
2.2.4 2019年我国铁路建设形势向好
2.3 中国合资铁路建设情况分析
2.3.1 中国合资铁路建设概况
2.3.2 国内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2.3.3 我国合资铁路建设获得的有益经验
2.3.4 中国合资铁路突围发展建议
2.4 中国铁路建设投融资分析
2.4.1 铁路投资全面向民资开放
2.4.2 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破题
2.4.3 我国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方案将出台
2.4.4 中国铁路在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4.5 铁路在拓宽融资渠道的三个重要条件
2.4.6 国内铁路建设的筹资融资策略
2.5 中国铁路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2.5.1 我国铁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5.2 国内铁路企业规范化发展的阻碍
2.5.3 解决铁路“瓶颈”制约的途径分析
2.5.4 我国铁路基本建设发展的对策

第三章 2016-2018年世界铁路运输的发展
3.1 世界铁路运输的总体概括
3.1.1 国际铁路运输主要路线及其特点
3.1.2 全球铁路货物联运的特点及范围
3.1.3 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分析
3.1.4 国际铁路运输企业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3.1.5 世界铁路运输发展趋势分析
3.2 美国
3.2.1 美国铁路运输产品的主要运输方式
3.2.2 美国铁路运输业经营情况概述
3.2.3 美国铁路货运发展状况分析
3.2.4 铁路成为美国石油运输的重要途径之一
3.3 英国
3.3.1 英国铁路布局与服务发展概况
3.3.2 英国铁路建设规模情况
3.3.3 英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综述
3.3.4 英国铁路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及启示
3.4 德国
3.4.1 德国铁路货运发展特点
3.4.2 德国铁路货物运输量创新高
3.4.3 2018年德国铁路运输业概况
3.4.4 德国铁路的改革及借鉴
3.5 俄罗斯
3.5.1 2018年俄罗斯铁路运输概况
3.5.2 2018年俄罗斯铁路运输情况
3.5.3 2018年俄罗斯远东铁路运量情况
3.5.4 2018年中俄蒙加强铁路运输合作
3.6 其他国家及地区
3.6.1 喀麦隆铁路运输业综述
3.6.2 土耳其等三国加强铁路运输合作
3.6.3 中哈两国铁路货运量快速增长
3.6.4 中国港澳地区的铁路运输概况

第四章 2016-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分析
4.1 中国铁路运输发展的综述
4.1.1 “十二五”我国铁路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
4.1.2 我国铁路运输行业运营能力情况
4.1.3 中国铁路重载运输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4.1.4 电子商务在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应用分析
4.2 2016-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分析
4.2.1 2016年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4.2.2 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4.2.3 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4.2.4 2019年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分析
4.3 2016-2018年铁路运输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4.3.1 2016年铁路运输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4.3.2 2017年铁路运输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4.3.3 2018年铁路运输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4.3.4 2019年铁路运输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4.4 铁路运输业税收概况
4.4.1 铁路运输业税收的意义
4.4.2 调整铁路税收应考虑的因素
4.4.3 我国明确铁路运输企业合作运输营业税
4.4.4 对铁路税收调整的建议
4.5 中国铁路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4.5.1 制约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瓶颈
4.5.2 铁路运输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5.3 铁路运输瓶颈致区域煤炭供求紧张
4.5.4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发展的因素
4.6 中国铁路运输发展策略
4.6.1 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4.6.2 协调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策略
4.6.3 加快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对策
4.6.4 中国铁路冷藏运输的建议

第五章 2016-2018年中国铁路客运发展分析
5.1 铁路客运总体概括
5.1.1 铁路客运产品与需求分析
5.1.2 城际铁路客运的客流特点
5.1.3 铁路旅客运输目标市场分析
5.1.4 新型高速铁路客运发展优势
5.2 2016-2018年铁路短途客运市场分析
5.2.1 铁路发展短途客运市场的优势及成因
5.2.2 铁路参与短途运输市场竞争的必要性
5.2.3 铁路短途客运市场的目标定位
5.2.4 铁路发展短途客运市场需要政策支持
5.3 2016-2018年铁路客运专线分析
5.3.1 铁路客运专线的特点与优势
5.3.2 中国铁路客运专线管理模式与体制分析
5.3.3 2016-2018年主要客运专线建成概况
5.3.4 我国客运专线“四纵四横”铁路网
5.3.5 发展铁路客运专线的意义
5.4 铁路客运质量分析
5.4.1 铁路客运质量的内涵
5.4.2 铁路客运产品质量特性
5.4.3 铁路客运质量存在不足
5.4.4 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管理步骤

第六章 2016-2018年中国铁路货运发展分析
6.1 铁路货运相关知识
6.1.1 铁路货运相关定义与分类
6.1.2 铁路货运的优缺点
6.1.3 铁路货运流程
6.1.4 铁路运送货物的分类
6.1.5 铁路货运过程中的规则
6.2 2016-2018年铁路货运发展概况
6.2.1 铁路货运收入清算问题浅析
6.2.2 我国铁路货运体制改革启动
6.2.3 铁路货运营业站的业务流程再造分析
6.2.4 铁路货运面临的新形势
6.3 2016-2018年中国铁路货运价格体系分析
6.3.1 货运价格体系分析
6.3.2 政企合一对铁路运价体系的影响
6.3.3 我国铁路货运价格大幅上调
6.3.4 我国铁路货运价格再次上调
6.3.5 我国铁路货运价格改革信号显现
6.3.6 完善运价体系的思考
6.4 铁路货运市场存在的问题
6.4.1 铁路货运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
6.4.2 铁路货物运输存在的问题
6.4.3 铁路货运在运输结构和运输服务方式存在的缺陷
6.4.4 铁路货物运输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6.5 铁路货物运输发展战略
6.5.1 中国铁路货运市场发展策略
6.5.2 新体制下铁路货运适应市场形势战略
6.5.3 铁路货运收入管理策略
6.5.4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应采取的对策

第七章 铁路客货运量的预测模型分析
7.1 铁路旅客运输盈利核算程序
7.1.1 旅客列车贡献毛益
7.1.2 客运段贡献毛益
7.1.3 铁路局旅客运输贡献毛益
7.2 客货运量预测方法研究
7.2.1 正确运用铁路客货运量预测方法
7.2.2 铁路物流园区货运量预测及预测方法
7.3 铁路客运路风管理的思考
7.3.1 客运路风定位不清晰
7.3.2 铁路客运运需矛盾突出
7.3.3 客票价格管制问题
7.3.4 用工制度滞后
7.3.5 管理制度不完善
7.3.6 建立路风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八章 2016-2018年铁路运输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8.1 河南省
8.1.1 2016年河南省铁路运输情况
8.1.2 2017年河南省铁路运输情况
8.1.3 2018年河南省铁路运输情况
8.2 河北省
8.2.1 2016年河北省铁路运输情况
8.2.2 2017年河北省铁路运输情况
8.2.3 2018年河北省铁路运输情况
8.3 湖北省
8.3.1 2016年湖北省铁路运输情况
8.3.2 2017年湖北省铁路运输情况
8.3.3 2018年湖北省铁路运输情况
8.4 浙江省
8.4.1 2016年浙江省铁路运输情况
8.4.2 2017年浙江省铁路运输情况
8.4.3 2018年浙江省铁路运输情况
8.5 广东省
8.5.1 2016年广东省铁路运输情况
8.5.2 2017年广东省铁路运输情况
8.5.3 2018年广东省铁路运输情况
8.6 其他地区
8.6.1 内蒙古自治区
8.6.2 广西自治区
8.6.3 江西省
8.6.4 山西省
8.6.5 黑龙江省
8.6.6 重庆市

第九章 2016-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营销分析
9.1 铁路运输市场营销总体概括
9.1.1 铁路运输营销信息咨询系统实施的构架
9.1.2 铁路客货营销工作严重滞后于市场
9.1.3 铁路运输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
9.1.4 铁路运输企业客货营销新战略
9.1.5 铁路运输服务营销策略
9.2 铁路客运营销分析
9.2.1 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9.2.2 铁路的客运营销的意义
9.2.3 铁路客运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9.2.4 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的缺陷
9.2.5 中国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的建议
9.2.6 铁路客运营销策略
9.2.7 铁路客票营销策略
9.2.8 铁路客运企业促销策略
9.3 铁路货运营销分析
9.3.1 铁路货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9.3.2 货运营销面临的困境
9.3.3 铁路货运营销面临困境的对策
9.3.4 铁路货运营销策略
9.3.5 铁路货运营销的实施措施
9.4 铁路货运营销支持系统研究
9.4.1 铁路运输营销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
9.4.2 铁路运输营销支持系统相关部门及相关系统
9.4.3 铁路运输营销支持系统功能
9.4.4 铁路运输营销支持系统的网络构成
9.4.5 铁路运输营销支持系统的设备配置方案
9.4.6 铁路运输营销支持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环境
9.4.7 铁路运输营销支持系统数据组织及处理流程
9.5 铁路货运营销管理系统设计
9.5.1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发展
9.5.2 系统设计思想及主要功能
9.5.3 铁路货运营销管理系统软、硬件平台
9.5.4 铁路货运营销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

第十章 2016-2018年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发展分析
10.1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分析
10.1.1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10.1.2 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形势分析
10.1.3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10.1.4 现代铁路物流的发展面临的挑战
10.1.5 促进铁路业和现代物流业共同发展对策
10.1.6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机遇
10.2 铁路货运发展物流分析
10.2.1 铁路货运企业实施物流规划的基本过程
10.2.2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必要性与迫切性
10.2.3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体制创新
10.2.4 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物流存在的问题
10.2.5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10.2.6 铁路货物运输物流化战略措施
10.3 铁路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物流分析
10.3.1 铁路货运代理向第三方物流转变的原由
10.3.2 铁路货运代理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的问题
10.3.3 铁路货运代理向第三方物流转变的途径
10.3.4 铁路货运代理发展现代物流的措施
10.3.5 铁路货运代理向第三方物流转变的策略
10.4 铁路货场与物流业分析
10.4.1 铁路货场开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劣条件
10.4.2 现代物流中铁路货场的功能
10.4.3 现代物流中铁路货场发展的措施
10.4.4 铁路货场拓展现代物流的策略
10.4.5 现代物流中铁路货场的发展目标
10.5 铁路多经企业拓展现代物流业分析
10.5.1 铁路多经企业拓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10.5.2 铁路多经企业拓展现代物流的劣势
10.5.3 铁路多经企业拓展现代物流业的策略
10.6 铁路发展物流的策略
10.6.1 铁路拓展现代物流的原则
10.6.2 铁路开展现代物流业的途径
10.6.3 铁路运输企业组建现代物流公司的方案

第十一章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1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11.1.1 公司简介
11.1.2广深铁路经营状况分析
11.2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11.2.1 公司简介
11.2.2大秦铁路经营状况分析
11.3 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11.3.1 公司简介
11.3.2铁龙物流经营状况分析
11.4 天津国恒铁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1.4.1 公司简介
11.4.2国恒铁路经营状况分析

第十二章 2016-2018年铁路运输替代行业发展分析
12.1 公路运输
12.1.1 2016年中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12.1.2 2017年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12.1.3 2018年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12.1.4 我国公路客运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12.2 民航运输
12.2.1 2016年我国民用航空业运行状况
12.2.2 2017年我国民用航空业运行状况
12.2.3 2018年我国民航业发展概况
12.2.4 我国民航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2.3 水路运输
12.3.1 我国水路运输发展概述
12.3.2 2016年我国水运行业发展概况
12.3.3 2017年中国水运行业发展状况
12.3.4 2018年我国水运业概况
12.4 管道运输
12.4.1 管道运输概述
12.4.2 我国管道建设现状概述
12.4.3 我国管道运输业的问题及对策
12.4.4 “十三五”中国管道运输发展前景

第十三章 2016-2018年铁路运输竞争格局分析
13.1 铁路运输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13.1.1 产业内竞争者分析
13.1.2 新入侵者的障碍
13.1.3 买方的议价能力
13.1.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13.1.5 替代品的威胁
13.2 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竞争分析
13.2.1 铁路运输较公路运输所具有的优势
13.2.2 在公路运输的发展下铁路运输的竞争策略
13.2.3 铁路客运较道路客运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13.2.4 道路客运较铁路客运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13.3 铁路运输竞争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13.3.1 铁路运输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表现
13.3.2 铁路货运竞争面临严峻的挑战
13.3.3 铁路运输品牌竞争的建立
13.3.4 铁路在运输市场发展的竞争战略
13.3.5 中国铁路客运市场竞争发展对策
13.3.6 铁路短途客运市场竞争策略
13.3.7 铁路运输企业竞争策略

第十四章 铁路运输发展前景预测
14.1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14.1.1 现代物流发展下运输业呈现的发展趋势
14.1.2 中国交通运输业将优先发展六大主题
14.1.3 “十三五”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建设目标
14.2 铁路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14.2.1 中国铁路建设未来前景看好
14.2.2 “十三五”我国铁路发展目标
14.2.3 “十三五”中国铁路发展形势
14.2.4 2020年我国铁路规划状况及预测
14.3 铁路运输业的前景趋势预测
14.3.1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趋势
14.3.2 我国铁路货运未来前景可期
14.3.3 我国铁路运输或将受煤市变化影响
14.3.4 2019-2025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预测分析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