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0-2024年中国旅游景区分析及产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0-07-03
  • [报告ID] 144520
  • [关键词] 旅游景区分析
  • [报告名称] 2020-2024年中国旅游景区分析及产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0/6/6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随着居民可支配性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持续高涨,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和重要目的地,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旅游景区产业图谱

旅游景区的上游主要包括景区规划、营销公司,这两类公司主要是从事各类景区的前期规划设计以及后期的营销推广,以此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旅游景区主要包括四类:自然景区、人文景区、主题景区、社会景区,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主题类景区越来越受到国内游客的追捧。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景区中介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它们大多用来帮助景区分销门票以及提供一些后期服务(住宿、餐饮等等);旅游景区的下游最终指向游客,景区通过中介服务平台让游客的出行方式更加简便。

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需要冷静的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经济换挡期,旅游业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抓住大时代背景下的投资方向,成为旅游投资企业关注的热点。

1、国内区域热点投资:2019年,区域热点投资仍具有巨大价值。在国内旅游投资中,整体市场不景气,但需重点关注的是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西北旅游风潮已经愈演愈烈,例如在此次热潮中的新疆,自2018年以来夏、秋、冬季的旅游人数都创出新高,各种旅游业态都收益显著,可以预计2019年这种热潮还将继续。其它区域热点还包括:北京延庆郊区—大都市周边、赣州—珠三角市场外溢、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游市场、黄山周边—知名景区等。

2、海外旅游投资:近年来出境旅游人次稳步增长,人均消费也在880美元以上,2019年境外旅游这个高端市场还会继续增长,以此为依托的自由行产品仍有非常大的空间。2019年以中国庞大的客群市场为基础进行的海外投资将会继续增加,但是受限于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这种投资不会无序爆发,而是会呈现一种逐步增加的态势。当然对“一带一路”的海外旅游投资在享受政府利好的同时,也存在较大风险,其中政局不稳导致的政策不持续的风险巨大。

3、养老相关旅游投资:至2018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11.9%,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预计至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5亿,老龄化趋势在中国是非常显著的,但目前,中国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体,老龄化趋势对于社会养老的需求巨大,这一个领域的探索在近年来正在增速,但是供给缺口依旧巨大,模式探索仍在进行。与养老相关的旅游休闲,至今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观光购物之上,更深层次的开发有待拓展。

4、新生代消费趋势投资:在2018年,90后人群1.74亿,00后人群1.47亿,新生代人群共同撑起超3亿的大市场,市场需求主导者的变化,相应的消费诉求、消费理念、对旅游活动的关注、消费方式等也随之变化,例如在线旅游企业的迅猛发展值得重点关注。2019年新生代的消费会转向何方,旅游企业还需要借助互联网企业的研究,贴近新生代的需求动向,及时跟进。

5、消费分层逐渐显现。旅游消费大众化与结构分化并存特征更加明显,冰雪旅游、避暑旅游、博物旅行、研学旅游、婚尚旅游、极地旅游等分众市场不断涌现。定制旅游快速增长并进入成熟期,个性化、品质化旅游消费需求稳步增加,美食、美宿成出游动机。城镇化对旅游客流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2018年城镇居民出游人数和旅游花费占总数的份额分别达到74.4%和83.1%,占比持续提升。

行业业务模式瓶颈凸显 资产输出与需求变化有待同步

目前我国的景区的客流量存在天花板,主要体现在:第一旅游景区因其自然属性,每日接待游客数量又有限制,特别在旺季时期,部分游客当天可能就无法参观景区;第二景区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又受天气影响较大,恶劣天气会使参观游客数量骤减。结合上面两个原因得出景区客流量已达瓶颈,加上门票提价空间小,盈利模式单一,自身盈利模式就存在瓶颈,从下图可以看出,2013-2017年各上市旅游景区游客接待数量趋于平稳,因此景区转型是发展必然趋势。

旅游行业大发展为背景 景区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旅游景区是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费活动的最终载体。旅游景区的数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景区作为居民从事旅游活动的最终载体,与酒店、旅行社等旅游要素比,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在观光游阶段,景区是最核心的载体;在休闲度假游阶段,景区的分量虽然有所弱化,但也是决定该休闲度假区域是否具有较强吸引客流的关键要素。

在我国,景区仍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首选。当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旅游需求快速增加,旅游需求剧增。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旅游消费日趋大众化,我国的高人口基数带来庞大旅游消费需求。

除去国内人均收入的提高给旅游业带来的巨大需求,国家层面上的政策也通过规范旅游市场、加强景点及交基础设施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等措施来进一步激发国内旅游消费市场。《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预期目标是强力推进优质旅游,不断深化全域旅游,稳健实施“三步走”战略,使得旅游对消费、投资、扶贫和富民的拉动促进效应更加明显以及旅游业提质增效升级向更高层次迈进,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更大作用,广大游客的旅游体验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国内基础交通设施日渐完善,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到2017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65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

高铁成2018年节假日游客出行交通首选,高铁出行使得游客旅行时间大幅变短,出行成本大幅下降,地区间通达性明显增加,推动旅游由“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拓展转变,为各地旅游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消费升级 景区产业链延伸成主流

随着国内旅游模式由观光到休闲度假再到IP消费的转变,2020年我国中产阶级将达7亿人,为消费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应的旅游产品也不断升级。因此,国内各大上市景区企业纷纷开始进行转型升级以顺应整个行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中青旅乌村、黄山旅游、峨眉山布局茶叶、演艺和养生等项目。

同时,随着消费升级,景区不再是单一的靠门票、索道之类的收入,而是有了更多二次消费的挖掘空间。如新上市旅游公司天目湖旗下的2个主要观光型产品:山水园景区二次消费占园区收入比接近四成,主要内容包括游船、状元阁、海洋世界等;南山竹海园区二次消费超过门票收入2倍,主要消费项目为索道、竹筏、小鸟天堂等。由此可以得出,公司在拓展产业链之后具有较强的挖掘二次消费的能力。

投资并购加码企业转型升级 项目投资集中度越来越高

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产业较为景气,产业创新更加活跃。纯玩无购物、高端酒店、专属导游、精致小团、定制游成为2018年国内游关键词。与文化和旅游融合相关的投资并购增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商业技术将更多城乡居民休闲资源转化成群众喜爱的文化和旅游产品。随着2018年旅游景区加速转型升级,景区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并重,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

2009年以前,景区类旅游公司投资项目集中度相对较低,景区运营公司偏向于自然景区类运营企业,投资项目也主要用于景区设施的改造与拓展。

2010-2015年,景区类公司投资项目集中度有所提升,投资项目渐渐开始拓宽公司景区核心业务,以此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游客的二次消费力度。

2016-2018年景区类公司的投资项目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投资项目也从单纯地拓宽公司业务领域渐渐向通过与行业其他公司成立新型合资公司来整合更多资源转变,从而使得公司不仅增强了游客的二次消费力度,也可以间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上市企业多为国企 行业壁垒较高

景区类上市公司由于资源属性,多为国企,目前仅三特索道、宋城演艺、天目湖以及最新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丽江旅游为民企。

景区类上市企业由于资源垄断(多为山岳型景区)或者品牌优势(宋城演艺)而具备较高的壁垒,这也是上市公司发展的根本。目前国内一些优质景区(如宋城、中青旅、大连圣亚等)通过成功的产品塑造,走上品牌和管理共同输出之路。

景区旅游需求继续快速增长 景区企业将深耕细分市场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受益人口最多、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国家之一。2017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6%。2018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3%。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从单一入境游向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转变,旅游业发展面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因此,随着居民可支配性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持续高涨,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和重要目的地,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随着我国景区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消费升级的快速发展,景区企业也将逐渐深耕细分市场。包括:中国特色冰雪旅游发展模式初步形成;避暑旅游由概念成为政府、企业共识和行动,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夫子庙等景区为代表的研学游持续升温;主题公园为满足国民大众旅游体验需求持续发力;旅游演艺行业龙头在深耕国内的同时,尝试海外发展;特色小镇迎来转型期,回归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旅游景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旅游景区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旅游景区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旅游景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旅游景区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旅游景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旅游景区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旅游景区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旅游景区。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旅游景区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旅游景区。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中国旅游景区分析及产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第一章 旅游景区相关概述
1.1 旅游景区的概念界定
1.1.1 概念解析
1.1.2 地位阐述
1.1.3 生命周期
1.1.4 基本特性
1.2 旅游景区的分类方法
1.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1.2.2 按功能特征划分
1.2.3 按质量等级划分
1.3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
1.3.1 固定的地域范围
1.3.2 特定的游览内容
1.3.3 综合性的旅游服务
1.3.4 追求效益的管理机构
1.4 旅游景区的开发意义
1.4.1 促进旅游业良性循环
1.4.2 推动开发地区建设
1.4.3 利于旅游资源保护
第二章 2018-2020年国际旅游景区的开发运营经验
2.1 美国旅游景区开发运营模式
2.1.1 景区概况
2.1.2 开发原则
2.1.3 政策体系
2.1.4 人事管理
2.1.5 资金管理
2.1.6 资源管理
2.1.7 服务管理
2.2 日本旅游景区开发运营模式
2.2.1 景区概况
2.2.2 政策体系
2.2.3 分区管理
2.2.4 景区价格
2.2.5 服务管理
2.3 德国旅游景区开发运营模式
2.3.1 景区概况
2.3.2 政策体系
2.3.3 分区管理
2.3.4 资金管理
2.3.5 服务管理
2.3.6 资源管理
2.4 美日德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比较
2.4.1 管理理念
2.4.2 管理体制
2.4.3 法律体系
2.4.4 资金来源
2.4.5 参与机制
2.4.6 经营模式
2.5 国际旅游景区开发运营经验借鉴
2.5.1 坚持可持续发展
2.5.2 完善管理模式
2.5.3 坚持社会福利性
2.5.4 清晰产权界定
2.5.5 加强相关者参与
第三章 2018-2020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3.1.1 宏观经济概况
3.1.2 对外经济分析
3.1.3 工业运行情况
3.1.4 固定资产投资
3.1.5 宏观经济展望
3.2 政策环境
3.2.1 国家层面旅游景区政策
3.2.2 地方层面旅游景区政策
3.2.3 《旅游法》景区规定解读
3.3 社会环境
3.3.1 居民收入水平
3.3.2 社会消费规模
3.3.3 居民消费水平
3.3.4 带薪休假情况
3.3.5 居民出游现状
3.4 旅游资源环境
3.4.1 旅游资源基本介绍
3.4.2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
3.4.3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3.4.4 旅游资源四大特性
3.4.5 典型旅游区旅游资源
3.5 旅游产业环境
3.5.1 旅游产业景气指数
3.5.2 分项旅游业态现状
3.5.3 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3.6 交通运输环境
3.6.1 基础设施建设
3.6.2 运输装备规模
3.6.3 运输服务规模
3.6.4 固定资产投资
第四章 2018-2020年中国旅游景区综合分析
4.1 中国旅游景区属性分析
4.1.1 景区结构
4.1.2 一线景区
4.1.3 二三线景区
4.1.4 人工景区
4.2 中国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综述
4.2.1 旅游景区建设历程
4.2.2 景区业战略调整
4.2.3 景区创新发展思路
4.3 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4.3.1 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4.3.2 景区价格调整情况
4.3.3 门票业务模式变革
4.3.4 景区月度榜单分析
4.4 2018-2020年旅游景区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4.4.1 上市公司规模
4.4.2 上市公司分布
4.4.3 经营状况分析
4.4.4 盈利能力分析
4.4.5 营运能力分析
4.4.6 成长能力分析
4.4.7 现金流量分析
4.5 旅游景区类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4.5.1 回溯与拆分
4.5.2 企业估值方法
4.5.3 公司溢价属性
4.5.4 提升估值因素
4.6 中国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4.6.1 存在认知问题
4.6.2 产业发展矛盾
4.6.3 环境保护缺失
4.6.4 管理存在问题
4.6.5 缺乏综合规划
4.7 中国旅游景区发展建议
4.7.1 旅游景区运营策略
4.7.2 旅游景区建设策略
4.7.3 旅游景区管理思路
4.7.4 景区环境保护对策
4.7.5 问题景区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18-2020年自然类旅游景区分析
5.1 自然资源类旅游景区特征
5.1.1 空间分布不均衡
5.1.2 时间季节性
5.1.3 主体品牌强势
5.1.4 系统脆弱性
5.2 特色自然类旅游景区发展分析
5.2.1 森林旅游景区
5.2.2 山岳旅游景区
5.2.3 湖泊旅游景区
5.2.4 峡谷旅游景区
5.2.5 沙漠旅游景区
5.2.6 水利旅游景区
5.3 自然类旅游景区的定位与开发重点
5.3.1 自然风景区资源品级
5.3.2 自然风景区区域分布
5.3.3 自然风景区可进入性
5.3.4 自然风景区客源差异
5.3.5 自然风景区开发侧重点
5.4 自然类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探索
5.4.1 整体制定原则
5.4.2 影响因素分析
5.4.3 产品策略建议
5.4.4 开发类型建议
5.4.5 其他方面建议
5.5 基于体验经济的自然类景区旅游产品设计思路
5.5.1 以游客体验需求为中心
5.5.2 对景区进行体验化设计
5.5.3 以地域特色为基础开发
第六章 2018-2020年人文类旅游景区分析
6.1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
6.1.1 高隐性
6.1.2 内在价值高
6.1.3 开发难度大
6.2 人文类旅游景区细分类别
6.2.1 历史文化名城
6.2.2 古代建筑
6.2.3 古典园林
6.2.4 古代宗教
6.2.5 名人故居
6.2.6 红色旅游景区
6.3 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分析
6.3.1 开发类型分析
6.3.2 开发模式分析
6.3.3 交通布局特征
6.4 人文类旅游景区开发的问题分析
6.4.1 盲目建设问题
6.4.2 自然景观遭破坏
6.4.3 发展不协调问题
6.4.4 与史实不符问题
6.5 人文类旅游景区的规划开发思路
6.5.1 景观空间与旅游时间协调
6.5.2 静态产品与动态产品结合
6.5.3 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平衡
6.5.4 处理好产品与产业的关系
第七章 2018-2020年复合类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分析
7.1 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述
7.1.1 概念界定
7.1.2 行业性质
7.1.3 资源质量
7.1.4 行业导向
7.1.5 行业特点
7.1.6 开发模式
7.2 2018-2020年风景名胜区建设综况
7.2.1 体系建设
7.2.2 法规和体制
7.2.3 资源保护
7.2.4 规划管理
7.2.5 能力建设
7.3 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
7.3.1 竞争力的构成
7.3.2 竞争力的来源
7.3.3 竞争力评价原则
7.3.4 竞争力评价内容
7.3.5 竞争力评价体系
7.4 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7.4.1 管理体制问题
7.4.2 资金供给问题
7.4.3 社会监督问题
7.4.4 立法管理问题
7.5 风景名胜区管理策略探讨
7.5.1 现行管理状况
7.5.2 管理性质和原则
7.5.3 权利与责任界定
7.5.4 管理制度改革建议
7.6 风景名胜区潜在的矛盾及应对建议
7.6.1 规划编制与执行的矛盾
7.6.2 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矛盾
7.6.3 管理机构与各主管部门的矛盾
7.6.4 景区发展与乡村发展的矛盾
第八章 2018-2020年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分析
8.1 中国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发展综述
8.1.1 主题公园特征
8.1.2 建设运营状况
8.1.3 竞争格局分析
8.1.4 企业发展路径
8.1.5 未来发展趋势
8.2 2018-2020年主题公园市场现状分析
8.2.1 主题公园项目区域分布
8.2.2 主题公园项目游客量
8.2.3 现有主题公园市场容量
8.2.4 主题公园细分类别市场
8.2.5 主题公园游客量及票价
8.2.6 连锁主题公园运营商
8.2.7 主题公园投资额特征
8.2.8 主题公园未来发展规划
8.3 中国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发展动态
8.3.1 上海迪士尼乐园
8.3.2 华侨城主题公园
8.3.3 华强方特主题公园
8.3.4 长隆主题公园
8.3.5 万达主题公园
8.3.6 南宁中泰主题公园
8.3.7 荔波冰雪世界主题乐园
8.3.8 长城动漫全产业链布局
8.4 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竞争分析
8.4.1 产业竞争模型
8.4.2 竞争要素分析
8.4.3 竞争优势要素
8.4.4 竞争策略分析
8.5 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开发的成功因素
8.5.1 主题选择与定位
8.5.2 主题公园区位选择
8.5.3 主题创意设计
8.5.4 主题产品开发与更新
8.5.5 主题公园文化内涵
8.6 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的盈利模式
8.6.1 经营增长盈利模式
8.6.2 物业增值盈利模式
8.6.3 品牌延伸盈利模式
8.6.4 客源共享盈利模式
8.7 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
8.7.1 数量多而规模小
8.7.2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8.7.3 盈利模式单一
8.7.4 产品单一且缺乏创新
8.8 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发展对策
8.8.1 规划设计方案
8.8.2 投资开发策略
8.8.3 经营管理策略
8.8.4 宏观调控措施
8.8.5 营销策略分析
8.8.6 服务创新策略
第九章 2018-2020年社会类旅游景区分析
9.1 乡村旅游景区
9.1.1 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
9.1.2 乡村旅游基本类型
9.1.3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9.1.4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9.1.5 互联网+乡村旅游
9.1.6 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9.1.7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9.2 农业观光园
9.2.1 发展背景
9.2.2 基本类型
9.2.3 开发原则
9.2.4 开发模式
9.2.5 盈利模式
9.2.6 问题分析
9.2.7 发展建议
9.2.8 规划设计
9.3 工业旅游区
9.3.1 发展背景
9.3.2 理念与模式
9.3.3 发展特点
9.3.4 开发模式
9.3.5 问题分析
9.3.6 发展建议
9.4 校园旅游
9.4.1 发展背景
9.4.2 基本类型
9.4.3 开发原则
9.4.4 开发模式
9.4.5 问题分析
9.4.6 发展建议
第十章 2018-2020年分区域旅游景区发展状况
10.1 东北地区
10.1.1 黑龙江旅游景区分析
10.1.2 吉林省旅游景区分析
10.1.3 辽宁省旅游景区分析
10.2 华北地区
10.2.1 北京市旅游景区分析
10.2.2 天津市旅游景区分析
10.2.3 河北省旅游景区分析
10.2.4 山西省旅游景区分析
10.2.5 内蒙古旅游景区分析
10.3 华东地区
10.3.1 山东省旅游景区分析
10.3.2 上海市旅游景区分析
10.3.3 江苏省旅游景区分析
10.3.4 浙江省旅游景区分析
10.3.5 安徽省旅游景区分析
10.3.6 江西省旅游景区分析
10.4 华中地区
10.4.1 河南省旅游景区分析
10.4.2 湖北省旅游景区分析
10.4.3 湖南省旅游景区分析
10.5 华南地区
10.5.1 广东省旅游景区分析
10.5.2 广西自治区旅游景区分析
10.5.3 海南省旅游景区分析
10.5.4 福建省旅游景区分析
10.6 西南地区
10.6.1 重庆市旅游景区分析
10.6.2 四川省旅游景区分析
10.6.3 云南省旅游景区分析
10.6.4 贵州省旅游景区分析
10.6.5 西藏自治区旅游景区分析
10.7 西北地区
10.7.1 陕西省旅游景区分析
10.7.2 青海省旅游景区分析
10.7.3 甘肃省旅游景区分析
10.7.4 宁夏自治区旅游景区分析
10.7.5 新疆自治区旅游景区分析
第十一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11.1 旅游景区项目规划开发流程
11.1.1 旅游景区要素规划
11.1.2 景区项目开发模式
11.1.3 项目策划论证
11.1.4 总体规划编制
11.1.5 详细规划编制
11.1.6 项目建议书写
11.1.7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1.1.8 政府审批事项办理
11.1.9 资金运作与招商引资
11.1.10 建设准备与工程建设
11.1.11 建设完成与开业运作
11.2 旅游景区项目设计分析
11.2.1 项目设计内容
11.2.2 项目设计理念
11.2.3 项目设计步骤
11.2.4 运作计划制定
11.3 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规划
11.3.1 区位定位
11.3.2 功能布局
11.3.3 用地规划
11.3.4 游线规划
11.4 旅游景区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关键点
11.4.1 风景旅游建筑规划体系
11.4.2 建筑设计与自然景观结合
11.4.3 建筑设计与区域物质结合
11.4.4 建筑设计与游客感知结合
11.5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规划
11.5.1 住宿设施规划
11.5.2 餐饮设施规划
11.5.3 购物设施规划
11.5.4 娱乐设施规划
11.6 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规划
11.6.1 交通设施规划
11.6.2 给排水设施规划
11.6.3 电力电信设施规划
11.7 旅游景区的科学规划建设分析
11.7.1 规划开发理念
11.7.2 规划开发原则
11.7.3 科学统筹措施
11.8 特色自然资源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策略
11.8.1 特色自然景区
11.8.2 规划存在问题
11.8.3 规划影响因素
11.8.4 规划原则目标
11.8.5 空间规划对策
11.8.6 用地规划对策
11.8.7 功能规划对策
11.8.8 产品规划对策
11.9 典型旅游景区的规划案例
11.9.1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11.9.2 武汉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2011-2025年)
11.9.3 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25)
11.9.4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2011-2030年)
第十二章 旅游景区的开发运营分析
12.1 中国旅游景区开发思维分析
12.1.1 旅游景区开发阶段
12.1.2 旅游市场的定位思维
12.1.3 旅游资源原生化思维
12.1.4 旅游文化的活化思维
12.1.5 规划的非标准化思维
12.1.6 旅游产品差异化思维
12.1.7 旅游业态休闲化思维
12.1.8 运营核心吸引力思维
12.2 中国旅游景区的主题策划分析
12.2.1 旅游景区主题筛选
12.2.2 旅游景区主题策划
12.2.3 旅游景区主题线索
12.3 旅游景区的主题形象定位分析
12.3.1 主题形象的概念界定
12.3.2 主题形象的构成要素
12.3.3 主题形象的基本特征
12.3.4 主题形象的定位原则
12.3.5 主题形象的定位方法
12.3.6 主题形象的塑造方法
12.4 旅游景区的产品开发分析
12.4.1 景区产品界定及类型
12.4.2 景区产品特点及构成
12.4.3 景区产品体系及组合
12.4.4 景区产品的开发目标
12.4.5 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
12.5 旅游景区的信息化建设分析
12.5.1 景区信息化系统组成
12.5.2 景区信息化管理意义
12.5.3 智慧化景区发展问题
12.5.4 景区信息化管理策略
12.5.5 旅游移动大数据建设
12.6 旅游景区的开发运营策略探讨
12.6.1 景区吸引力的塑造
12.6.2 老景区的重新定位
12.6.3 旅游景区合作发展
12.6.4 景区开发模式建议
12.6.5 景区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三章 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13.1 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划分的依据
13.1.1 景区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
13.1.2 景区经营主体的所有制性质
13.1.3 景区及其经营主体的行政隶属关系
13.1.4 景区的权属关系
13.2 中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体系
13.2.1 整体租赁经营模式
13.2.2 上市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
13.2.3 非上市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
13.2.4 隶属国有旅游企业集团开发经营模式
13.2.5 隶属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
13.2.6 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
13.2.7 兼具旅游行政管理的网络复合经营管理模式
13.2.8 兼具资源行政管理的复合经营管理模式
13.2.9 隶属旅游主管部门的自主开发模式
13.2.10 隶属资源主管部门的自主开发模式
13.3 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透析
13.3.1 法律法规的约束
13.3.2 地方政府的影响
13.3.3 导向及资本性质
13.3.4 资源主管部门影响
13.3.5 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13.3.6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3.3.7 市场机制发育程度
13.3.8 其他相关影响因素
13.4 旅游景区利益关联主体分析
13.4.1 国家
13.4.2 社会公众
13.4.3 地方政府
13.4.4 旅游主管部门
13.4.5 景区管理机构
13.4.6 景区投资主体
13.4.7 旅游消费者
13.4.8 当地居民
13.4.9 景区员工
13.5 旅游景区主要经营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13.5.1 整体租赁经营模式分析
13.5.2 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研究
13.5.3 上市公司经营模式案例研究
13.5.4 网络复合经营管理模式案例研究
13.5.5 旅游景区模式综合分析
13.6 典型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特征及风险
13.6.1 基本特征分析
13.6.2 碧峰峡模式风险分析
13.6.3 黄山模式风险分析
13.6.4 富春江模式风险分析
13.6.5 净月潭模式风险分析
13.6.6 陕西旅游集团模式风险分析
13.7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模式分析
13.7.1 景区经营权概念分析
13.7.2 经营权转让基本模式
13.7.3 经营权转让问题分析
13.7.4 降低转让成本的途径
13.7.5 经营权有偿转让分析
第十四章 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与定价模式分析
14.1 旅游景区的盈利模式分析
14.1.1 门票经济模式
14.1.2 拓展经济模式
14.1.3 破除“门票经济”的措施
14.2 景区门票的分类情况
14.2.1 按门票性质分类
14.2.2 按门票材料分类
14.2.3 按门票品种分类
14.2.4 按门票专题分类
14.3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构成要素分析
14.3.1 资源品位
14.3.2 成本投入
14.3.3 游客满意度
14.3.4 市场半径
14.3.5 市场物价浮动
14.3.6 淡旺季
14.3.7 产品的公益性
14.4 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水平分析
14.4.1 门票价格指导意见
14.4.2 门票价格运行情况
14.4.3 门票降价发展现状
14.4.4 营业利润影响分析
14.5 国内旅游景区门票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14.5.1 景区等级
14.5.2 接待人数
14.5.3 游客数量
14.5.4 团体游客
14.6 旅游景区门票的定价问题及策略探析
14.6.1 门票定价依据
14.6.2 门票定价问题
14.6.3 定价基本原则
14.6.4 定价基本策略
14.6.5 门票定价建议
14.6.6 差别化定价法
14.6.7 公益性定价法
14.6.8 景区发展案例
第十五章 2018-2020年旅游景区的营销分析
15.1 4Ps营销理念在旅游景区的运用
15.1.1 产品
15.1.2 价格
15.1.3 分销
15.1.4 促销
15.2 旅游景区营销策略、战略目标的制定
15.2.1 产品营销组合
15.2.2 目标市场定位
15.2.3 产品定位
15.2.4 市场拓展模式
15.2.5 战略目标确定
15.2.6 品牌建设策略
15.3 旅游景区的典型营销模式分析
15.3.1 公共关系营销模式
15.3.2 直销与分销商营销模式
15.3.3 联合协作营销模式
15.3.4 客源地营销模式
15.3.5 产品体验营销模式
15.4 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策略研究
15.4.1 产品营销理论概述
15.4.2 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15.4.3 产品营销创新对策
15.5 旅游景区的促销体系框架分析
15.5.1 促销体系构建前提
15.5.2 景区促销主体
15.5.3 景区促销客体
15.5.4 景区促销对象的延伸
15.6 旅游景区的差异化营销策略探讨
15.6.1 差异化实现途径
15.6.2 差异化营销基础构建
15.6.3 差异化营销策略整合
15.7 旅游景区具体营销策略及案例分析
15.7.1 景区淡季营销现状及策略
15.7.2 自媒体旅游景区营销策略
15.7.3 公园类旅游景区营销策略
15.7.4 百里杜鹃旅游景区绿色营销
第十六章 2018-2020年国外旅游景区成功案例分析
16.1 美国黄石公园
16.1.1 景区介绍
16.1.2 主要景点
16.1.3 发展目标
16.1.4 开发现状
16.1.5 管理经验
16.2 迪士尼乐园
16.2.1 景区介绍
16.2.2 旅游开发现状
16.2.3 发展战略分析
16.2.4 开发管理经验
16.2.5 园区发展启示
16.3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
16.3.1 景区介绍
16.3.2 旅游开发现状
16.3.3 开发管理经验
16.4 新西兰峡湾国家公园
16.4.1 景区介绍
16.4.2 旅游开发现状
16.4.3 开发管理经验
16.5 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
16.5.1 景区介绍
16.5.2 旅游开发现状
16.5.3 开发管理经验
第十七章 2018-2020年中国旅游景区典型案例分析
17.1 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17.1.1 景区发展介绍
17.1.2 景区运营状况
17.1.3 景区管理模式
17.1.4 景区重点工作
17.1.5 景区发展目标
17.2 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
17.2.1 黄山景区介绍
17.2.2 景区运营状况
17.2.3 景区发展规划
17.2.4 景区发展展望
17.3 湖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
17.3.1 景区发展介绍
17.3.2 景区运营状况
17.3.3 景区工作任务
17.3.4 转型升级措施
17.4 杭州西湖风景区
17.4.1 西湖景区介绍
17.4.2 经济主要指标
17.4.3 景区运行特点
17.4.4 黄金周运行情况
17.4.5 旅游安全保障
17.4.6 景区发展目标
17.5 北京故宫博物院
17.5.1 故宫景区介绍
17.5.2 景区运营状况
17.5.3 景区展览计划
17.5.4 景区发展动态
17.6 云南丽江古城景区
17.6.1 丽江景区介绍
17.6.2 景区发展特点
17.6.3 景区运营状况
17.6.4 景区监管情况
17.6.5 智慧旅游发展
17.6.6 景区发展经验
17.6.7 景区发展目标
17.7 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
17.7.1 长隆景区介绍
17.7.2 景区运营状况
17.7.3 景区发展经验
17.7.4 园区规划方案
17.7.5 园区规划项目
17.7.6 园区规划建议
17.8 深圳东部华侨城风景区
17.8.1 景区介绍
17.8.2 景区开发概况
17.8.3 经营状况分析
17.8.4 园区发展路径
17.8.5 景区开发模式
17.8.6 景区发展经验
第十八章 2016-2019年旅游景区开发运营领先企业分析
18.1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8.1.1 企业发展概况
18.1.2 经营效益分析
18.1.3 业务经营分析
18.1.4 财务状况分析
18.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1.6 公司发展战略
18.1.7 未来前景展望
18.2 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18.2.1 企业发展概况
18.2.2 经营效益分析
18.2.3 业务经营分析
18.2.4 财务状况分析
18.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2.6 公司发展战略
18.2.7 未来前景展望
18.3 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3.1 企业发展概况
18.3.2 经营效益分析
18.3.3 业务经营分析
18.3.4 财务状况分析
18.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3.6 公司发展战略
18.3.7 未来前景展望
18.4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8.4.1 企业发展概况
18.4.2 经营效益分析
18.4.3 业务经营分析
18.4.4 财务状况分析
18.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4.6 公司发展战略
18.4.7 未来前景展望
18.5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18.5.1 企业发展概况
18.5.2 经营效益分析
18.5.3 业务经营分析
18.5.4 财务状况分析
18.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5.6 公司发展战略
18.5.7 未来前景展望
18.6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18.6.1 企业发展概况
18.6.2 经营效益分析
18.6.3 业务经营分析
18.6.4 财务状况分析
18.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6.6 公司发展战略
18.6.7 未来前景展望
18.7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18.7.1 企业发展概况
18.7.2 经营效益分析
18.7.3 业务经营分析
18.7.4 财务状况分析
18.7.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7.6 公司发展战略
18.7.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九章 旅游景区开发运营企业项目投资建设案例深度解析
19.1 长白山景区森林度假小镇项目
19.1.1 项目基本概述
19.1.2 项目建设背景
19.1.3 建设可行性分析
19.1.4 建设必要性分析
19.1.5 经济效益分析
19.2 南山竹海景区南山小寨项目
19.2.1 项目基本概述
19.2.2 建设价值分析
19.2.3 建设可行性分析
19.2.4 经济效益分析
19.3 御水温泉景区改造项目
19.3.1 项目基本概述
19.3.2 建设价值分析
19.3.3 募集资金情况
19.3.4 实施进度安排
第二十章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开发潜力与招商引资分析
20.1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开发综合分析
20.1.1 项目投资的特征介绍
20.1.2 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
20.1.3 项目投资开发的理念
20.1.4 项目投资方式与渠道
20.2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开发影响因素
20.2.1 环境维度
20.2.2 市场维度
20.2.3 资源维度
20.2.4 产品维度
20.2.5 收益维度
20.2.6 资本维度
20.2.7 运营维度
20.3 旅游景区项目的招商引资分析
20.3.1 景区招商成功经验
20.3.2 景区招商误区分析
20.3.3 景区招商影响因素
20.3.4 景区招商主要渠道
20.3.5 景区潜在招商对象
20.3.6 景区招商引资策略
20.4  旅游景区投资机会及投资价值评估
20.4.1 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20.4.2 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20.4.3 市场进入时机判断
20.4.4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20.5  旅游景区投资风险预警及建议
20.5.1 行业投资风险提示
20.5.2 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第二十一章  2020-2024年旅游景区的前景及趋势分析
21.1 中国旅游景区发展趋势分析
21.1.1 规划主体趋势
21.1.2 区域合作趋势
21.1.3 个性需求趋势
21.1.4 创意发展趋势
21.2  2020-2024年中国旅游景区预测分析
21.2.1 2020-2024年中国旅游景区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21.2.2 2020-2024年中国旅游景区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
图表 美国国家公园一级机构图
图表 美日德国家公园管理模式比较
图表 2014-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 2014-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 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8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8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至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图表 2018-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 2014-2018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 201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 2018-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 2018年与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对比
图表 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图表 201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
图表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
图表 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速
图表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图表 2018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 2019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 2017-2018年中国旅游产业景气指数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公路里程及公路密度
图表 2018年全国公路里程分技术等级构成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图表 2018年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
图表 2017-2018年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构成(按主要用途分)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载客汽车拥有量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载货汽车拥有量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水上运输船舶拥有量
图表 2018年全国水上运输船舶构成(按航行区域分)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城市客运装备拥有量
图表 2014-2018年营业性客运量
图表 2014-2018年营业性旅客周转量
图表 2014-2018年营业性货运量
图表 2014-2018年营业性货物周转量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图表 2014-2018年全国城市客运量
图表 2014-2018年公路建设投资额及增长速度
图表 二三线景区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图表 人工景区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图表 中国百强5A级景区区域分布
图表 中国百强5A级景区省份分布
图表 中国5A级景区百强榜单排名变化
图表 中国5A级景区百强榜单排名上升景区种类占比
图表 各省平均MBI指数水平
图表 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名单
图表 2014-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及结构
图表 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上市板分布情况
图表 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地域分布情况
图表 2014-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长率
图表 2014-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及增长率
图表 2014-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
图表 2014-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能力指标
图表 2014-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指标
图表 2014-2018年旅游景区行业上市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占比
图表 旅游景区类企业会计拆分
图表 景区类旅游企业自有现金流折线法示意图
图表 景区类旅游企业可比公司法示意图
图表 景区类旅游公司溢价双重属性
图表 我国自然类景区各阶段发展特征及对策
图表 自然类景区营销策略逻辑图
图表 游客来源因素
图表 景点的区位因素
图表 景点的历史文化因素
图表 香港迪士尼、新加坡圣淘沙、东京迪士尼交通路线
图表 国家风景名胜区名录(截止2017年)
图表 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来源分析图
图表 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 旅游景区要素条件子指标体系
图表 中国主题公园项目区域分布情况
图表 中国主题公园年游客量及增长趋势
图表 中国主题公园人均访问量
图表 2018年中国现有主题公园分布情况
图表 主题公园细分市场类别
图表 主题公园不同主题建造占比
图表 中国现有主题公园游客量区间分布
图表 连锁主题公园个数对比
图表 连锁主题公园游客量对比
图表 中国现有主题公园项目投资额分布
图表 2018-2025年中国主题公园分布图
图表 中国未来拟建设主题公园类别占比
图表 长城动漫全产业链布局示意图
图表 产业结构分析模型图
图表 主题公园四种层次竞争者
图表 主题公园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系统
图表 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