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政策驱动垃圾分类行业发展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垃圾分类是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再利用困难的根源之一。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7年初,发改委及住建部联合下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46个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6月,《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相继发布,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同时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中国各大城市开展强制垃圾分类政策。
垃圾分类市场容量大
垃圾分类将进一步释放循环经济的市场,再生资源产业、固废处理产业、垃圾分拣产业、环卫设施产业将迎来红利期。
预测到2020年垃圾分类服务全国市场规模超过610亿元。源头和中间环节理顺后,完成分类的生活垃圾将涌向末端,对末端处理能力提出挑战。 “十三五”期间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投资市场规模达千亿级别。以上海模式向全国城市人口推广,中国分类垃圾市场规模超过1960亿元。
垃圾分类企业增加
庞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投资人和创业者纷纷进场,成为当下创投行业的一大热门。企查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的企业注册量不断增长,2010年的注册量是0.6万家,此后年注册量稳步增长,2019年的注册量为11.3万,同比增长52.7%。相比十年前,年注册量增长了18倍。
垃圾分类企业区域分布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我国与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一共有42.4万家。从地区分布来看,山东、江苏、河北、浙江、河南的垃圾分类相关企业数量较多。其中山东省以4.9万家企业数量位居第一,江苏、河北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企业数量分别为3.7万家和3.6万家。此外,浙江、河南垃圾分类相关企业数量超3万家。
垃圾分类智能化
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环境,可是,严苛的分类标准和条例却让国人叫苦不迭,由于人为处理较为复杂、意识和习惯未形成,“垃圾分类难”深深困扰着大众。垃圾智能回收箱、垃圾分类机器人可助力垃圾分类。
垃圾智能回收箱主要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自主研发的App实现居民的信息管理,检测居民投放的垃圾流向,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垃圾分类机器人可识别/拾取垃圾、垃圾分类、错误垃圾急症、位置移动,实现垃圾分类。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未来垃圾分类将更加智能化。
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资源利用利益更大化,给产业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具有大力推行的必要性。从产业链协同角度而言,前端的垃圾分类服务、中端的垃圾分类转运、终端的厨余垃圾处理、渗滤液处置、垃圾焚烧等相关企业均将从中受益。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垃圾分类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垃圾分类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垃圾分类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垃圾分类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垃圾分类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垃圾分类。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垃圾分类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垃圾分类。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垃圾分类产业链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研究报告
第一章 垃圾分类基本概念分析
1.1 生活垃圾基本综述
1.2 垃圾分类发展分析
第二章 2018-2020年全球垃圾分类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2.1 2018-2020年全球垃圾分类行业现状
2.1.1 垃圾分类模式
2.1.2 国际发展对比
2.1.3 国外发展经验
2.2 德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
2.2.1 政策扶持分析
2.2.2 垃圾分类历程
2.2.3 垃圾分类情况
2.2.4 垃圾处理方式
2.2.5 垃圾管理做法
2.2.6 行业发展启示
2.3 日本垃圾分类行业发展
2.3.1 行业发展经验
2.3.2 行业发展阶段
2.3.3 垃圾处理方式
2.3.4 垃圾分类情况
2.3.5 垃圾处理体系
2.3.6 垃圾分类启示
2.4 美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
2.4.1 垃圾分类现状
2.4.2 垃圾处理发展
2.4.3 垃圾处理做法
2.4.4 行业存在问题
2.5 瑞典垃圾分类行业发展
2.5.1 垃圾分类现状
2.5.2 垃圾分类概况
2.5.3 垃圾处理方式
2.5.4 技术发展现状
2.5.5 行业发展经验
2.5.6 行业启示建议
2.6 新加坡垃圾分类行业发展
2.6.1 各类垃圾分类方法
2.6.2 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2.6.3 新加坡垃圾分类经验
第三章 2018-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环境解析
3.1 政策环境
3.1.1 垃圾分类总体政策
3.1.2 重点地区政策分析
3.1.3 生活垃圾分类通知
3.1.4 垃圾分类纳入立法
3.1.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3.1.6 新固废法对行业的影响
3.2 经济环境
3.2.1 宏观经济概况
3.2.2 工业运行情况
3.2.3 固定资产投资
3.2.4 宏观经济展望
3.3 社会环境
3.3.1 社会消费规模
3.3.2 生态环境状况
3.3.3 环境污染现状
3.3.4 环保行业现状
3.3.5 垃圾分类意愿
3.3.6 城镇化率情况
第四章 2018-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分析
4.1 2018-2020年垃圾分类行业运行情况
4.1.1 行业发展阶段
4.1.2 行业发展基础
4.1.3 垃圾分类模式
4.1.4 行业发展价值
4.1.5 行业发展现状
4.1.6 企业注册数量
4.1.7 企业区域分布
4.1.8 企业布局情况
4.1.9 行业补贴办法
4.2 2018-2020年垃圾分类产业链受益环节分析
4.2.1 垃圾分类产业链梳理
4.2.2 垃圾分类促进环卫装备更新换代
4.2.3 垃圾分类扩大餐厨垃圾处理市场
4.2.4 垃圾分类提高垃圾焚烧处理效率
4.2.5 垃圾分类利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4.3 垃圾分类发展问题分析
4.3.1 行业总体问题分析
4.3.2 垃圾分类投放问题
4.3.3 垃圾分类意识淡薄
4.3.4 垃圾分类推进的困难
4.3.5 垃圾分类机制问题
4.4 垃圾分类发展策略及建议
4.4.1 行业总体发展建议
4.4.2 建立分类试点城市
4.4.3 垃圾分类投放建议
4.4.4 实行差别化收费策略
4.4.5 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4.4.6 垃圾分类处理建议
4.4.7 行业发展成功要素
第五章 2018-2020年中国互联网+垃圾分类市场运行情况
5.1 2018-2020年互联网+垃圾分类平台市场发展分析
5.1.1 物联网行业发展作用
5.1.2 互联网分类回收优点
5.1.3 回收平台发展分析
5.1.4 互联网+盈利模式
5.1.5 垃圾分类面临问题
5.1.6 行业发展建议分析
5.1.7 互联网+发展前景
5.2 2018-2020年智能垃圾分类市场发展动态
5.2.1 智能垃圾分类政策
5.2.2 智能垃圾分类现状
5.2.3 垃圾自动分类原理
5.2.4 垃圾分类机产业链
5.2.5 智能垃圾分类案例
5.2.6 垃圾桶发展建议
5.2.7 智能垃圾分类建议
5.3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企业布局情况
5.3.1 小黄狗
5.3.2 奥北环保
5.3.3 虎哥回收
第六章 2018-2020年中国垃圾产生环节——生活垃圾
6.1 中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综述
6.1.1 生活垃圾来源
6.1.2 垃圾组成情况
6.1.3 垃圾处理流程
6.1.4 处理方式分析
6.1.5 城市生活垃圾
6.2 2018-2020年中国生活垃圾处理市场运行分析
6.2.1 垃圾产生规模
6.2.2 区域产生情况
6.2.3 垃圾清运量分析
6.2.4 无害化处理结构
6.2.5 垃圾处理厂数量
6.3 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6.3.1 垃圾处理存在问题
6.3.2 行业面临挑战分析
6.3.3 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6.4 生活垃圾处理发展策略及建议
6.4.1 垃圾收集处理对策
6.4.2 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6.4.3 垃圾处理政策建议
6.4.4 行业管理发展战略
第七章 2018-2020年中国垃圾转运环节——环卫市场
7.1 2018-2020年中国环卫市场发展状况
7.1.1 环卫产业链分析
7.1.2 环卫市场支持政策
7.1.3 环卫市场规模现状
7.1.4 环卫企业竞争状况
7.1.5 区域环卫市场规模
7.1.6 环卫市场发展趋势
7.2 2018-2020年中国环卫设备市场运行状况
7.2.1 市场产量规模
7.2.2 市场销量情况
7.2.3 生产企业数量
7.2.4 电动环卫车市场
7.2.5 环卫设备需求
7.3 环卫行业运营现状及运营模式分析
7.3.1 市场运营现状
7.3.2 单项目承包模式
7.3.3 项目一体化模式
7.3.4 PPP合营模式
7.3.5 模式对比分析
7.3.6 典型案例分析
7.4 中国垃圾分类背景下环卫产业市场发展分析
7.4.1 垃圾分类带动环卫市场需求
7.4.2 垃圾分类促进环卫车的需求
第八章 2018-2020年中国分类垃圾处理环节——餐厨垃圾处理
8.1 中国餐厨垃圾处理发展综述
8.1.1 餐厨垃圾相关介绍
8.1.2 试点城市建设分析
8.1.3 餐厨垃圾处理模式
8.1.4 行业政策扶持分析
8.2 2018-2020年中国餐厨垃圾市场运行情况
8.2.1 餐厨垃圾产生情况
8.2.2 细分种类占比情况
8.2.3 餐厨垃圾处置规模
8.2.4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8.2.5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8.2.6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8.2.7 处理项目区域布局
8.2.8 餐厨垃圾投资概况
8.3 中国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分析
8.3.1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分析
8.3.2 餐余垃圾处理方式情况
8.3.3 餐厨垃圾处理专利情况
8.3.4 厌氧发酵工艺流程分析
8.4 中国餐厨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8.4.1 行业存在问题
8.4.2 行业盈利问题
8.4.3 行业总体策略
8.4.4 行业发展建议
8.5 中国垃圾分类背景下餐厨垃圾市场发展分析
8.5.1 餐厨垃圾市场发展机遇
8.5.2 中国餐厨垃圾产生量预测
8.5.3 垃圾分类带动餐厨设备市场
8.5.4 垃圾分类下餐厨垃圾的空间
8.5.5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发展趋势
第九章 2018-2020年中国分类垃圾处理环节——垃圾焚烧
9.1 2018-2020年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分析
9.1.1 垃圾焚烧
9.1.2 垃圾填埋
9.1.3 农村垃圾
9.2 2018-2020年中国垃圾焚烧市场发展现状
9.2.1 垃圾焚烧处理量
9.2.2 焚烧发电厂规模
9.2.3 焚烧发电装机量
9.2.4 区域竞争格局
9.2.5 处理方式占比
9.2.6 项目发展分析
9.2.7 企业竞争格局
9.2.8 行业发展问题
9.2.9 行业发展趋势
9.2.10 市场发展预测
9.2.11 行业发展前景
9.3 中国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分析
9.3.1 垃圾焚烧技术工艺特点
9.3.2 垃圾焚烧及除尘技术
9.3.3 流化床技术焚烧优势
9.3.4 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比较
9.3.5 内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工艺
9.3.6 垃圾焚烧的二噁英控制技术
9.3.7 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新技术
9.4 中国垃圾处理行业PPP模式发展潜力
9.4.1 PPP改变垃圾处理行业生态
9.4.2 垃圾焚烧PPP模式发展困境
9.4.3 垃圾焚烧PPP模式发展建议
9.4.4 垃圾焚烧PPP模式改革方向
9.5 中国垃圾分类背景下垃圾焚烧市场价值分析
9.5.1 垃圾焚烧将是处理主流方式
9.5.2 垃圾分类有助提升焚烧热值
9.5.3 垃圾分类有助于控制二噁英
第十章 2018-2020年中国分类垃圾处理环节—再生资源利用
10.1 中国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分析
10.1.1 行业扶持政策
10.1.2 行业竞争壁垒
10.1.3 基地发展情况
10.1.4 行政管理体系
10.2 2018-2020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运行情况
10.2.1 行业发展现状
10.2.2 回收总量分析
10.2.3 回收总值分析
10.2.4 主要品种进出口分析
10.2.5 运营模式分析
10.2.6 行业主要问题
10.2.7 行业发展思路
10.2.8 政策措施建议
10.3 2016-2020年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财务状况
10.3.1 行业经济规模分析
10.3.2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0.3.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0.3.4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0.3.5 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10.4 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趋势
10.4.1 互联网+回收模式
10.4.2 资源回收协同发展
10.4.3 多元化回收模式
10.4.4 自动化分拣技术
第十一章 2018-2020年垃圾分类行业试点城市发展分析——上海
11.1 上海垃圾分类市场发展现状
11.1.1 政策发展汇总
11.1.2 分类政策要点
11.1.3 垃圾分类情况
11.1.4 行业管理流程
11.1.5 投放模式分析
11.2 2018-2020年上海垃圾分类市场运行分析
11.2.1 行业发展阶段
11.2.2 行业发展现状
11.2.3 行业发展态势
11.2.4 湿垃圾项目进展
11.2.5 各类垃圾车数量
11.2.6 焚烧处置能力
11.2.7 行业发展规划
11.3 上海垃圾分类各环节规模预测分析
11.3.1 市场发展规模
11.3.2 分类督导环节
11.3.3 垃圾转运环节
11.3.4 垃圾处理环节
11.4 上海垃圾分类行业发展问题及经验借鉴
11.4.1 上海垃圾分类经验
11.4.2 垃圾分类存在问题
11.4.3 垃圾分类对策与建议
第十二章 2018-2020年垃圾分类行业其他重点城市发展分析
12.1 北京
12.1.1 行业发展现状
12.1.2 垃圾处理概况
12.1.3 垃圾分类现状
12.1.4 垃圾分类示范区
12.1.5 行业管理条例
12.1.6 垃圾分类困境
12.1.7 垃圾处理对策
12.1.8 垃圾分类建议
12.2 深圳
12.2.1 行业政策监管
12.2.2 行业发展现状
12.2.3 垃圾分类进展
12.2.4 垃圾处理现状
12.2.5 垃圾处理对策
12.3 大连
12.3.1 行业政策环境
12.3.2 行业发展现状
12.3.3 行业发展动态
12.3.4 行业发展问题
12.3.5 行业发展措施
12.3.6 垃圾分类规划
12.4 成都
12.4.1 行业扶持政策
12.4.2 行业经济效益
12.4.3 行业发展规模
12.4.4 行业发展成果
12.4.5 配套设施建设
12.4.6 垃圾分类问题及对策
12.5 海南
12.5.1 行业发展意义
12.5.2 垃圾管理条例
12.5.3 垃圾分类方案
12.5.4 海口发展动态
12.5.5 垃圾分类措施
12.6 重庆
12.6.1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12.6.2 生活垃圾分类面临问题
12.6.3 垃圾分类推进对策建议
12.7 其他地区发展分析
12.7.1 厦门
12.7.2 兰州
12.7.3 安徽
12.7.4 湖南
12.7.5 无锡
第十三章 2017-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产业链典型企业发展分析
13.1 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13.1.1 企业发展概况
13.1.2 经营效益分析
13.1.3 业务经营分析
13.1.4 财务状况分析
13.1.5 公司发展战略
13.1.6 未来前景展望
13.2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2.1 企业发展概况
13.2.2 企业布局情况
13.2.3 经营效益分析
13.2.4 业务经营分析
13.2.5 财务状况分析
13.2.6 核心竞争力分析
13.2.7 公司发展战略
13.2.8 未来前景展望
13.3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3.3.1 企业发展概况
13.3.2 企业发展现状
13.3.3 经营效益分析
13.3.4 业务经营分析
13.3.5 财务状况分析
13.3.6 核心竞争力分析
13.3.7 公司发展战略
13.3.8 未来前景展望
13.4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13.4.1 企业发展概况
13.4.2 经营效益分析
13.4.3 业务经营分析
13.4.4 财务状况分析
13.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3.4.6 公司发展战略
13.4.7 未来前景展望
13.5 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5.1 公司发展概况
13.5.2 经营效益分析
13.5.3 业务经营分析
13.5.4 财务状况分析
13.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3.5.6 未来前景展望
13.6 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6.1 企业发展概况
13.6.2 经营效益分析
13.6.3 业务经营分析
13.6.4 财务状况分析
13.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3.6.6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 2021-2025年中国垃圾分类投资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
14.1 中国垃圾分类产业链投资机遇分析
14.1.1 垃圾分类政策发展机遇
14.1.2 垃圾分类产业投资机会
14.1.3 固废全产业链投资空间
14.1.4 湿垃圾产业链投资机遇
14.2 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趋势
14.2.1 行业发展展望
14.2.2 互联网化趋势
14.2.3 市场发展方向
14.2.4 发展空间分析
14.3 2021-2025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预测分析
14.3.1 2021-2025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4.3.2 2021-2025年中国垃圾分类全产业链市场空间预测
附录
附录一: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
附录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
图表目录
图表1 生活垃圾处理流程
图表2 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链
图表3 生活垃圾分类基本类型
图表4 垃圾分类向网络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发展
图表5 国外主要国家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析
图表6 德国垃圾管理的法律体系
图表7 德国垃圾分类和回收流程
图表8 欧洲和中亚高堆肥率的国家
图表9 德国不同垃圾处理方式的占比
图表10 日本垃圾治理的阶段
图表11 日本垃圾的处理方式
图表12 日本垃圾分类情况
图表13 不可燃垃圾处理流程
图表14 日本生活垃圾的处理去向和占比
图表15 瑞典不同垃圾处理方式的占比
图表16 瑞典垃圾管理主要政策演变
图表17 瑞典城市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流程
图表18 新加坡垃圾回收及分类管理机制
图表19 垃圾分类国家级顶层设计汇总
图表20 2015-2019年中国重点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整理(一)
图表21 2015-2019年中国重点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整理(二)
图表22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3 2015-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24 2020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25 2015-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6 201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7 2019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28 2019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29 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30 202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31 2015-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表32 2019-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速
图表33 2015-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图表34 2010-2019年中国垃圾分类相关企业注册量
图表35 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相关企业注册量
图表36 2020年垃圾分类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分布
图表37 2020年垃圾分类相关企业区域分布TOP10
图表38 固废产业链补贴情况
图表39 垃圾分类产业链梳理
图表40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排名前列的省市情况
图表41 2018年各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
图表42 2018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产物情况
图表43 两个平台的上门回收均仅限于可回收物
图表44 传统和新兴垃圾分类回收模式的对比
图表45 小黄狗智能回收模式简述
图表46 “虎哥回收”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方式
图表47 虎哥回收垃圾分类和回收流程
图表48 中国城乡生活垃圾组成分
图表49 华中地区生活垃圾组成成分
图表50 东北地区生活垃圾组成成分
图表51 华南地区生活垃圾组成成分
图表52 生活垃圾处理一般流程
图表5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链的3R模型
图表54 城市生活垃圾组成成分
图表55 “四分法”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表56 2013-2018年中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同比增速
图表57 2010-2019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统计情况
图表58 2018年各省(区、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情况
图表59 2018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图表60 2019年中国生活垃圾重点城市产生量分布情况
图表61 2009-2018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变化情况
图表62 2018年北上广深生活垃圾清运量
图表63 2018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结构分析
图表64 2012-2019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图表65 2009-2018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量
图表66 2009-2018年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量
图表67 环卫行业产业链
图表68 环卫市场化政策
图表69 环卫市场化政策(续)
图表70 2015-2022年中国环卫服务市场规模
图表71 2019年环卫服务市场占有率
图表72 2019-2020年上市环卫企业情况
图表73 2019年环卫市场化TOP10城市
图表74 2019年环卫市场化TOP50城市项目金额
图表75 环卫装备发展阶段
图表76 2012-2019年中国环卫车产量及增长率
图表77 2016-2019年中国环卫车销量
图表78 2015-2018年中国环卫车辆生产企业数量
图表79 2019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城市TOP20
图表80 2019年主要城市新能源环卫车车型销量数据
图表81 2019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企业排名
图表82 2018年盈峰环境主营业务收入及占比
图表83 2015-2019年中国新签环卫服务合同金额及增长
图表84 2015-2019年中国新签环卫服务年化总额及增长率
图表85 2020年中国主要服务项目中标情况
图表86 环卫PPP模式
图表87 环卫运营模式对比
图表88 海口市四大区域环卫一体化中标情况
图表89 海口市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情况
图表90 垃圾分类、环卫产业与垃圾处理产业链
图表91 垃圾分类新增环卫车需求估算
图表92 2019-2025年垃圾分类每年新增环卫车需求量预测
图表93 餐厨垃圾物质成分
图表94 我国5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
图表95 2019年国内餐厨垃圾试点验收情况
图表96 2018-2019我国政府出台的垃圾分类相关政策
图表97 2010-2018年中国餐厨垃圾产生量
图表98 我国餐厨垃圾种类垃圾含量占比统计情况
图表99 餐厨垃圾处置投运产能
图表100 中国部分城市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图表101 2019年餐厨垃圾投运产能分布
图表102 2019年已投运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区间分布
图表103 中国部分城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图表104 主要固废业务餐厨业务布局情况
图表105 部分固废企业餐厨垃圾处理规模
图表106 中国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代表技术
图表107 中国餐厨垃圾处理企业分类
图表108 2018-2020年中国新增筹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数量
图表109 2018-2020年中国新增筹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金额
图表110 2018年中国新增筹建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区域分布
图表111 2018年中国新增筹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投资金额分布
图表112 2019-2020年中国新增筹建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地区分布情况
图表113 “十三五”餐厨垃圾处理建设投资与其他类别对比
图表114 餐厨垃圾主要处理技术对比
图表115 2018年中国餐厨垃圾资源化相关专利申请企业分析情况
图表116 餐厨垃圾相关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主体
图表117 厌氧发酵过程四个阶段
图表118 厌氧发酵工艺流程图
图表119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政府职能不清晰分析
图表120 餐厨项目经济性测算
图表121 餐厨企业面临的收运困境
图表122 试点城市工艺技术分析
图表123 五批试点城市处理规模分析
图表124 2012-2020年我国餐饮垃圾产生量
图表125 2012-2020年我国厨余垃圾产生量
图表126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市场空间测算
图表127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发展趋势分析
图表128 2004-2018年中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量
图表129 2015-2019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130 2008-2018年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
图表131 2014-2019年全国已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厂数量
图表132 2015-2020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累计及新增装机容量
图表133 2018年各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分布
图表134 2018年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前十省份
图表135 2018年垃圾焚烧发电量前十省份
图表136 2018年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处理量前十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