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20-11-12
  • [报告ID] 148340
  •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 [报告名称] 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0/10/10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5月22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经贸形式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布局强调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稳住经济基本盘。2020年以来多地区对有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进行了更新,可以判断新基建的代表新能源汽车未来可能仍是政策扶持和资金关注的重点。因此,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非常具有必要性。

1、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体产销出现下滑,细分格局无变化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计生产124.2万辆,占汽车产量的4.83%,相较2018年下滑4%,主要原因为新能源汽车政策退坡;2020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0.5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3.66%,比2019年同期下降44.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企业无法复工生产,产量大幅度下降。

在销售端,2019年全国总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20.6万辆,占汽车销量的4.68%,相较2018年下降4.1%。2020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5万辆,比2019年同期下降43.4%。2020年初我国汽车行业的消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体市场不稳定性增强。

2019年至今,新能源汽车销售细分市场格局未发生改变。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中仍以纯电动汽车销售为主,为97.2万辆,其次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23.2万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亦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产生了不小的影响。2020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先跌后涨,其中2、3月震荡较为明显,4月则小幅增长,达到2020年1-4月销量最高值,4月共销售5.88万辆。

2、政府政策利好,行业有望新增长

2020年2月我国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后,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刺激新能源市场消费。如国家层面延缓了新能源汽车退坡补贴;深圳市、上海市和天津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

结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预计虽然2020年初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2020年第一度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2020年下半年形势较不稳定,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或将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但在政策的支持下,未来几年或将保持稳步增长。

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万辆,增长46.0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1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19%。从统计情况看,近五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加180万辆,呈加快增长趋势。在技术进步、政策支持、资本青睐、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消费者环保观念逐步增强与清洁能源产品消费看涨的综合作用下,我国计划于2020年实现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标有望实现。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新能源汽车。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新能源汽车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新能源汽车。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概述
1.1 新能源汽车概念界定
1.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
第二章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动力电池市场分析
2.1 2018-2020年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综述
2.1.1 产业发展特征
2.1.2 行业发展形势
2.1.3 国际竞争力分析
2.1.4 系统集成分析
2.2 2018-2020年动力电池市场发展现状
2.2.1 动力电池装机规模
2.2.2 动力电池产量规模
2.2.3 动力电池销量规模
2.2.4 动力电池价格走势
2.2.5 动力电池竞争格局
2.3 2018-2020年动力型锂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2.3.1 锂电池产业链结构
2.3.2 锂电池市场发展现状
2.3.3 动力锂电池发展特征
2.3.4 动力锂电池发展规模
2.3.5 动力锂电池发展格局
2.3.6 动力锂电池面临的问题
2.3.7 动力锂电池发展建议
2.4 2018-2020年燃料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2.4.1 发展优势分析
2.4.2 市场发展现状
2.4.3 成本构成分析
2.4.4 区域布局情况
2.4.5 企业布局情况
2.5 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2.5.1 发展前景展望
2.5.2 行业发展方向
2.5.3 行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市场分析——驱动电机
3.1 不同类别驱动电机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现状
3.1.1 驱动电机简介
3.1.2 异步电动机
3.1.3 永磁无刷电动机
3.1.4 开关磁阻电动机
3.1.5 直流电动机
3.2 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分析
3.2.1 新能源汽车装机量
3.2.2 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装机量
3.2.3 新能源乘用车企业装机量
3.3 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市场发展态势
3.3.1 市场发展特征
3.3.2 市场发展形势
3.3.3 市场竞争格局
3.3.4 企业装机规模
3.3.5 重点企业发展
3.4 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发展分析
3.4.1 驱动电机技术专利
3.4.2 电机技术发展水平
3.4.3 驱动电机技术指标
3.4.4 永磁同步电机发展
3.4.5 轮毂电机发展分析
3.4.6 驱动电机发展趋势
3.5 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机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3.5.1 技术发展趋势
3.5.2 产业调整趋势
3.5.3 新型电机前景
3.5.4 市场发展潜力
第四章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市场分析——汽车半导体
4.1 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综述
4.1.1 行业发展特点
4.1.2 行业发展形势
4.1.3 市场规模分析
4.1.4 产业竞争格局
4.1.5 未来发展趋势
4.2 2018-2020年汽车半导体市场发展情况
4.2.1 市场发展规模
4.2.2 市场竞争特点
4.2.3 企业竞争情况
4.2.4 细分市场分析
4.3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应用情况
4.3.1 整体应用情况分析
4.3.2 单车半导体应用价值
4.3.3 功率器件应用情况
4.3.4 功率器件应用规模
4.4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投资前景分析
4.4.1 汽车电子投资机会分析
4.4.2 功率半导体需求潜力分析
4.4.3 功率半导体投资价值分析
第五章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其他零部件市场分析
5.1 轴承
5.1.1 行业销售收入
5.1.2 市场需求分析
5.1.3 企业经营状况
5.1.4 行业出口规模
5.1.5 制约因素分析
5.1.6 行业发展规划
5.2 轮胎
5.2.1 全球生产规模
5.2.2 行业发展现状
5.2.3 行业产量规模
5.2.4 行业销量情况
5.2.5 行业贸易规模
5.2.6 行业发展趋势
5.3 改性塑料
5.3.1 改性塑料介绍
5.3.2 改性塑料产业链
5.3.3 车用改性塑料品种
5.3.4 汽车改性塑料的应用
5.3.5 车用改性塑料发展前景
5.4 汽车玻璃
5.4.1 汽车玻璃种类
5.4.2 行业发展概况
5.4.3 市场发展规模
5.4.4 行业发展趋势
5.4.5 市场前景展望
5.5 汽车雷达
5.5.1 汽车雷达介绍
5.5.2 行业发展概况
5.5.3 应用需求分析
5.5.4 发展问题及对策
5.5.5 智能化发展趋势
第六章 2016-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典型企业分析
6.1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1.1 企业发展概况
6.1.2 经营效益分析
6.1.3 业务经营分析
6.1.4 财务状况分析
6.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1.6 公司发展战略
6.1.7 未来前景展望
6.2 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2.1 企业发展概况
6.2.2 经营效益分析
6.2.3 业务经营分析
6.2.4 财务状况分析
6.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2.6 公司发展战略
6.2.7 未来前景展望
6.3 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6.3.1 企业发展概况
6.3.2 经营效益分析
6.3.3 业务经营分析
6.3.4 财务状况分析
6.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3.6 公司发展战略
6.3.7 未来前景展望
6.4 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4.1 企业发展概况
6.4.2 经营效益分析
6.4.3 业务经营分析
6.4.4 财务状况分析
6.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4.6 未来前景展望
6.5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5.1 企业发展概况
6.5.2 经营效益分析
6.5.3 业务经营分析
6.5.4 财务状况分析
6.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5.6 公司发展战略
6.5.7 未来前景展望
6.6 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
6.6.1 企业发展概况
6.6.2 经营效益分析
6.6.3 业务经营分析
6.6.4 财务状况分析
6.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6.6 公司发展战略
6.6.7 未来前景展望
6.7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6.7.1 企业发展概况
6.7.2 经营效益分析
6.7.3 业务经营分析
6.7.4 财务状况分析
6.7.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7.6 公司发展战略
6.7.7 未来前景展望
6.8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8.1 企业发展概况
6.8.2 经营效益分析
6.8.3 业务经营分析
6.8.4 财务状况分析
6.8.5 核心竞争力分析
6.8.6 公司发展战略
6.8.7 未来前景展望
第七章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整车制造市场分析
7.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综述
7.1.1 行业发展意义
7.1.2 消费人群分析
7.1.3 消费意愿分析
7.1.4 车型推广目录
7.1.5 技术发展路线
7.2 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7.2.1 保有量规模
7.2.2 产销规模
7.2.3 专利规模
7.2.4 市场份额
7.3 2018-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7.3.1 市场发展规模
7.3.2 主要车型分析
7.3.3 企业竞争格局
7.3.4 发展问题分析
7.3.5 未来发展趋势
7.4 2018-2020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7.4.1 行业发展现状
7.4.2 市场竞争格局
7.4.3 技术发展分析
7.4.4 未来发展前景
7.5 2018-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车市场分析
7.5.1 发展规模分析
7.5.2 政策补贴情况
7.5.3 区域发展情况
7.5.4 未来发展趋势
7.6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区域分析
7.6.1 北京市
7.6.2 上海市
7.6.3 山东省
7.6.4 广东省
7.6.5 甘肃省
7.6.6 湖北省
7.7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7.7.1 主要发展瓶颈
7.7.2 制约因素分析
7.7.3 行业发展对策
7.7.4 发展战略分析
第八章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典型企业分析
8.1 特斯拉(Tesla)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2018年经营状况
8.1.3 2019年经营状况
8.1.4 2020年经营状况
8.2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2018财年经营状况
8.2.3 2019财年经营状况
8.2.4 2020财年经营状况
8.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经营效益分析
8.3.3 业务经营分析
8.3.4 财务状况分析
8.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3.6 未来前景展望
8.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经营效益分析
8.4.3 业务经营分析
8.4.4 财务状况分析
8.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4.6 公司发展战略
8.4.7 未来前景展望
8.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企业经营状况
8.5.3 企业布局情况
8.5.4 企业发展动态
8.5.5 企业发展战略
第九章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充电站市场发展分析
9.1 充电桩行业相关概述
9.1.1 充电桩基本概念
9.1.2 充电桩分类情况
9.1.3 充电桩产业链分析
9.1.4 充电桩运营模式
9.2 2018-2020年中国充电桩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9.2.1 充电桩保有量
9.2.2 充电桩建设情况
9.2.3 行业组织建设情况
9.2.4 运营商发展情况
9.3 2018-2020年中国公共充电桩发展状况
9.3.1 公共桩建设规模
9.3.2 公共桩区域格局
9.3.3 公共桩运营状况
9.4 2018-2020年中国私人充电桩发展状况
9.4.1 私人桩建设规模
9.4.2 私人桩区域格局
9.4.3 私人桩建设需求
9.4.4 私人桩配建信息
9.5 中国充电桩产业互联互通分析
9.5.1 充电互联互通意义
9.5.2 充电互联互通综述
9.5.3 充电设备互联互通
9.5.4 充电信息互联互通
9.6 中国充电桩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9.6.1 行业发展挑战
9.6.2 充电设备问题
9.6.3 充电费用问题
9.6.4 行业发展对策
9.6.5 企业发展建议
第十章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回收拆解市场发展分析
10.1 汽车回收利用流程分析
10.1.1 主要核心环节
10.1.2 回收拆解环节
10.1.3 破碎处理环节
10.1.4 再制造环节
10.2 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市场分析
10.2.1 报废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危害
10.2.2 报废新能源汽车拆解新要求
10.2.3 报废新能源汽车拆解的问题
10.2.4 报废新能源汽车拆解的对策
10.3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分析
10.3.1 回收利用简介
10.3.2 电池退役情况
10.3.3 回收体系建设情况
10.3.4 梯次利用基本现状
10.3.5 再生利用基本现状
10.4 动力电池回收商业模式分析
10.4.1 生产者责任制下的回收模式
10.4.2 整车企业为主体的回收模式
10.4.3 强制回收政策模式
10.5 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及对策分析
10.5.1 产业化技术问题
10.5.2 产业体系问题
10.5.3 回收安全性问题
10.5.4 技术发展建议
10.5.5 安全性提升建议
第十一章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其他市场发展分析
11.1 车联网
11.1.1 车联网发展特点分析
11.1.2 车联网市场发展现状
11.1.3 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工作原理
11.1.4 车联网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
11.1.5 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发展趋势
11.2 汽车租赁
11.2.1 汽车租赁行业政策规范
11.2.2 汽车租赁市场发展态势
11.2.3 汽车租赁市场规模分析
11.2.4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分析
11.2.5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11.3 汽车金融
11.3.1 汽车金融商业模式分析
11.3.2 汽车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11.3.3 新能源汽车保值率分析
11.3.4 新能源汽车金融市场规模
11.3.5 新能源汽车金融发展格局
11.3.6 新能源汽车金融业务建议
11.4 二手车市场
11.4.1 二手车市场交易情况分析
11.4.2 二手车市场交易结构分析
11.4.3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经营模式
11.4.4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主要障碍
11.4.5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发展建议
11.4.6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规模预测
11.5 维修与保养市场
11.5.1 汽车维修保养市场发展现状
11.5.2 汽车维修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11.5.3 新能源汽车保养成本分析
11.5.4 新能源汽车保养市场发展建议
第十二章 2016-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典型企业分析
12.1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2018年经营状况
12.1.3 2019年经营状况
12.1.4 2020年经营状况
12.2 神州租车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2018年经营状况
12.2.3 2019年经营状况
12.2.4 2020年经营状况
12.3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经营效益分析
12.3.3 业务经营分析
12.3.4 财务状况分析
12.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3.6 公司发展战略
12.3.7 未来前景展望
12.4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经营效益分析
12.4.3 业务经营分析
12.4.4 财务状况分析
12.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4.6 公司发展战略
12.4.7 未来前景展望
12.5 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经营效益分析
12.5.3 业务经营分析
12.5.4 财务状况分析
12.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5.6 公司发展战略
12.5.7 未来前景展望
12.6 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
12.6.1 企业发展概况
12.6.2 经营效益分析
12.6.3 业务经营分析
12.6.4 财务状况分析
12.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6.6 公司发展战略
12.6.7 未来前景展望
12.7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12.7.1 企业发展概况
12.7.2 经营效益分析
12.7.3 业务经营分析
12.7.4 财务状况分析
12.7.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7.6 公司发展战略
12.7.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2021-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潜力分析
13.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态势分析
13.1.1 投资动因分析
13.1.2 项目投资情况
13.1.3 企业投资情况
13.1.4 投资领域分析
13.2 上市公司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的投资动态
13.2.1 投资项目综述
13.2.2 投资区域分布
13.2.3 投资模式分析
13.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机遇分析
13.3.1 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
13.3.2 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
13.3.3 新能源整车制造投资机遇
13.3.4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投资机会
13.4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风险预警
13.4.1 盈利风险
13.4.2 技术风险
13.4.3 招商风险
第十四章 2021-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前景预测
14.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市场前景展望
14.1.1 汽车零部件发展机遇
14.1.2 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
14.1.3 锂电池发展前景展望
14.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市场前景展望
14.2.1 行业发展趋势
14.2.2 市场前景展望
14.2.3 发展规模预测
14.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市场前景展望
14.3.1 充电设施发展导向
14.3.2 充电技术前景展望
14.3.3 充电桩发展规模预测
第十五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政策分析
15.1 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解读
15.1.1 新能源汽车准入政策
15.1.2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
15.1.3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15.1.4 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
15.1.5 新能源汽车投资政策
15.2 动力电池相关政策分析
15.2.1 汽车动力电池发展方案
15.2.2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
15.2.3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15.2.4 动力蓄电池回收管理办法
15.3 充电基础设施相关政策分析
15.3.1 政策体系
15.3.2 国家政策
15.3.3 地方政策
15.3.4 政策建议
15.4 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15.4.1 总体目标
15.4.2 节能汽车技术路线图
15.4.3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路线图
15.4.4 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
15.4.5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路线图
15.4.6 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
15.4.7 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
15.4.8 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

图表目录
图表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景图
图表2 新能源汽车消耗矿产资源情况
图表3 新能源汽车相关矿产资源领域上市公司基本信息
图表4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产品整合关系图谱
图表5 2014-2025年动力电池价格及变化率预测
图表6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解析图
图表7 锂离子电池下游应用领域
图表8 2002-2017年燃料电池成本变化情况
图表9 燃料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
图表10 我国主要燃料电池企业产品类型
图表11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
图表12 2018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装机量
图表13 2018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装机量Top 10
图表14 2018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供应商Top 10配套车企
图表15 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机专利情况
图表16 国外新能源汽车电机专利情况
图表17 主要电机性能及参数比较
图表18 国内外驱动电机企业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比较
图表19 国内外主要轮毂电机产品及参数
图表20 轮毂电机优缺点分析
图表21 轮毂电机性能提升对策
图表22 不同行业主体对轮毂电机发展的观点
图表23 驱动电机技术路线图
图表24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竞争格局
图表25 2017年全球前十大车用半导体供应商排行
图表26 汽车电子技术路线示意图
图表27 2013-2017年轴承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图表28 轴承下游应用分布
图表29 2017年中国轴承出口数据统计
图表30 2014-2021年全球轮胎销售量及预测
图表31 2017年轮胎行业产量数据
图表32 2017年国内轮胎价格指数
图表33 2014-2021年中国轮胎份类型销量及预测
图表34 2017-2018年中国新充气轮胎月度出口量对比
图表35 改性塑料的分类
图表36 改性塑料产业链分析
图表37 车用改性塑料主要品种
图表38 不同频率车载雷达性能参数
图表39 2016-2019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40 2016-2019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41 2016-2019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42 2018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43 2016-2019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44 2016-2019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45 2016-2019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46 2016-2019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47 2016-2019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48 2016-2019年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49 2016-2019年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50 2016-2019年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51 2018年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52 2016-2019年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53 2016-2019年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54 2016-2019年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55 2016-2019年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56 2016-2019年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57 2016-2019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58 2016-2019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59 2016-2019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60 2018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61 2016-2019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62 2016-2019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63 2016-2019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64 2016-2019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65 2016-2019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66 2016-2019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67 2016-2019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68 2016-2019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69 2017-2018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70 2016-2019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71 2016-2019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72 2016-2019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73 2016-2019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74 2016-2019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75 2016-2019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76 2016-2019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77 2016-2019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78 2016-2017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79 2016-2019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80 2016-2019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81 2016-2019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82 2016-2019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83 2016-2019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84 2016-2019年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85 2016-2019年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