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5年中国食盐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2021-01-07
  • [报告ID] 150481
  • [关键词] 食盐行业分析
  • [报告名称] 2021-2025年中国食盐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0/12/12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食盐行业有着完善的产业链,分别为上游海盐、湖盐以及采盐产业,中游食盐制造行业,下游经销商、商场超市以及居民消费者。

我国食盐专营曾经采取行政垄断式的专营体制,由中盐协会和中国盐业总公司代为执行政府的行政功能。中盐公司是食盐、工业盐计划的制定者,同时也是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垄断主体。中盐之下的制盐企业和各级批发商有3000多家,大部分属于国有独资,且各自为政,组织化程度低,产销之间的利益分配基于行政权力,因此制盐企业和盐业公司的利益冲突较为尖锐。

中盐公司控制的盐业公司分布在了全国十多个省市,而其他省份则有自己的盐业集团公司,其中就包括了山东、江苏、湖北这些产盐大省,由于各地盐的产销和调配都受制于中盐公司,所以很多地方性的盐业集团公司和中盐公司也有较深的矛盾。

在专营制度下,食盐产销分离,企业决定不了食盐的产量和价格,而且食盐只能在各个分割的区域下进行流通,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而政企不分、垄断经营,更是导致了监管失效。同时,在原有的专营体制下,食盐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被具有食盐批发和销售资格的盐业公司拿走。

然而,目前第七次盐改方案推行后,各级盐业公司可以自行采购制盐企业的食盐并进行跨区域销售,制盐企业也可以通过自建渠道销售食盐产品,食盐产业的流通性和活力被打开,而食盐产业链的百亿利润也会被重新分配。

我国食盐行业各细分品种较为集中。从我国食盐行业细分品种产量集中度来看,行业内产量最多的是井矿盐,占比达到了50.2%,其次是海盐,占比为36.42%。从我国食盐消费区域集中度来看,食盐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以及华北这三块区域,占比分别为30.5%、18.5%和17.3%。从我国食盐行业企业销量集中度来看,行业内较为领先的企业是中国盐业、苏盐井神、云南能投以及云图控股,其中中国盐化占达到了23.84%。

食用盐是居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因此我国食盐产销量一直以来都相对稳定,基本不存在周期性现象。但在冬季,由于居民习惯于腌制食盐,对食盐需求量有明显上升,使得食盐销售带来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过去几年,我国食盐产量相对稳定维持在872-1082万吨,食盐需求量维持在846-1048万吨,食盐市场规模维持在224-415亿元。然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的发展,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步认识到使用高量的氯化钠对人体的危害。加上盐业改革,导致近几年食盐市场规模开始出现了波动。

全球食盐产品呈现健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多品种盐和食盐加工用盐的销量逐渐提升,最常见的小包装食盐的销量和占比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国外的食盐不仅品种众多,而且包装也多种多样。例如,美国食盐种类包括调味盐、含盐调味料理、蒜香盐等近千种产品,韩国食盐包括健康盐、竹盐、牛奶咖啡盐等多种健康类食盐。日本食盐有怒涛盐、伯方盐、濑户本盐等等。我国食用盐虽然有湖盐、井盐、海盐等多个品种,但是由于区域垄断,因此固定区域消费者可选品种有限。

我国由于一直实行食用盐专营制度,盐产品不能跨区域流通,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也受到管制,所以导致各地的制盐企业没有动力进行品种盐的研发。据调研,在北京较大的超市销售的食用盐种类有15-20种左右,普通二线城市民众能接触到的食用盐种类在10种以内,比较偏远的城市有的只销售常规的加碘食用盐,而且国内食用盐的包装大部分都是很普通的袋装,这样显得既普通又单一。

因此,我国的盐业企业若想在激烈的食盐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加快盐产品的开发工作可谓极其重要。

我国的食盐专营历史悠久,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国管仲主张,政府和百姓都可以煮海为盐,但盐的运销、分配和进出口得归国家管理。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程中,盐业专卖是历代专制统治者获取财税的主要渠道,从唐至清的每一朝代,盐利收入都能与田赋收入基本相当。到了近现代,专卖制度也一直被沿袭下来,只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提升,盐业在财税领域的重要地位已被完全取代,在今天,盐税占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比重已不到 0.2%。

在专营制度下,食盐产销分离,企业决定不了食盐的产量和价格,而且食盐只能在各个分割的区域下进行流通,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此外,政企不分、垄断经营,更是导致了监管失效。

从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尝试了六次盐业体制改革,由于来自对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触动,历次盐改都无功而返。

然而改革永远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食盐专营作为时代遗留的产物,虽然在改革的过程很缓慢,但终究会被社会淘汰。第七次盐改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势所趋,它使得食盐行业的市场活力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释放。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第1号令,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15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取消了“食盐生产限额年度计划审批”和“食盐分配调拨计划和干线运输计划审批”。2016年5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可以认为是食盐专营取消过程中的一个过渡。

总体来看,第七次盐改废止了《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允许现有食盐生产定点经营企业退出市场,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尽管食盐专营的真正取消,肯定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但此次盐改方案的实行,已经是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步。

1997年,日本废除了专卖法,但仍保留着行政垄断的手段和机构,不过其盐业的经营是全面自由化的,日本的盐业公司组织化程度低于美国,但产销之间自律性强,利益分配基于市场机制,公司内部矛盾较小。美国盐业则是实行完全的市场化流通模式,实行政府监管、行业协调、企业自律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盐改方案推行的是食盐专营体制下的优化改革,可以认为是先实行类似日本的盐业管理模式,以后有可能会实行类似美国那样的完全市场化模式。

食盐相较于普通的快消品,消费者对食盐产品的品牌更具敏感度。因此,建立一个强大的自主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盐改之前,食盐的品质保证依靠国家信用背书,消费者对食盐的品牌认知度很低。目前我们较为熟知的品牌基本上是以“中盐”、“淮牌”、“白象”为主的地区性品牌,而与美国“莫顿”、“嘉吉”等享誉世界的品牌相比,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自主食盐品牌。然而,盐改后制盐企业可以使用自有品牌开展经营,这对于所有的盐企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目前,我国食盐行业十大品牌包括有中盐、淮盐、鲁晶、粤盐、久大、雪天、川晶、雪涛、迎客松、芦花。

苏盐井神(603299):国内制盐前十强企业。食用盐产品方面的种类主要有大包装食用盐、品种盐(海藻碘盐、低钠盐等)和小包装食用盐,品种盐的售价远高于普通食用盐。由于食用盐的出厂价和食用盐批发、销售价格均为国家定价,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受到限制。公司当前销售食用盐范围以江苏省为中心,向周边省市辐散。市场管制放开后,盐业公司的销售垄断地位将被打破,公司计划一方面自建销售渠道直接面向食用盐终端市场,提升食用盐产品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充分依托自身产能、运输等方面优势,努力构建“营销拉动、生产推动,两个环节共同驱动”发展模式,扩大市场份额。

云南能投(002053):公司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还与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后者广泛的营销网点以及仓储物流配送体系,使其成为州(市)、县、乡镇广大商超用户进货批发、购买盐业产品的核心渠道,行政村及以下地区全力打造成盐业产品配送销售的绝对主导渠道。盐改下,未来公司盐业务有望走出云南省,走向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全国。

云图控股(002539):食用盐业务是公司复合肥上游“盐-碱-肥”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公司自2011年并购复合肥上游盐资源以来,重点发展了食用盐业务,致力打造多品类健康盐专家,先后推出海藻碘盐、低钠盐、无钾低钠盐等符合国家食用盐发展方向的差异化品种,开发以“益盐堂”为主品牌的八大品牌系列300多个单品,并上市120多个单品。公司目前建有湖北、辽宁等食盐供应基地,完成盐产品、添加剂、包材等多产业链布局。盐改带来的行业充分竞争,将助推公司竞争格局改善。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食盐行业市场发展环境、食盐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食盐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食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食盐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食盐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食盐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食盐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食盐。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食盐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食盐。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食盐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食盐相关概念
第二章 2018-2020年全球食盐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2.1 全球食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2.1.1 全球产量规模
2.1.2 区域分布格局
2.1.3 盐类品种结构
2.1.4 市场需求结构
2.1.5 食盐消费趋势
2.2 全球盐业管理体制模式
2.2.1 政府管制模式
2.2.2 寡头垄断模式
2.2.3 自由产销模式
2.3 美国食盐行业发展分析
2.3.1 市场经营特点
2.3.2 原盐产销情况
2.3.3 市场需求结构
2.3.4 企业竞争格局
2.3.5 盐业发展启示
2.4 其他主要产盐区食盐行业发展状况
2.4.1 日本
2.4.2 俄罗斯
2.4.3 印度
第三章 2018-2020年中国食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中国食盐行业发展政策环境
3.1.1 食盐专项政策
3.1.2 食盐质量管理
3.1.3 食盐包装条例
3.1.4 许可证制度变化
3.1.5 健康中国政策
3.2 中国食盐行业发展经济环境
3.2.1 宏观经济概况
3.2.2 社会消费规模
3.2.3 居民收入水平
3.2.4 居民消费水平
3.3 中国食盐行业发展社会环境
3.3.1 全民营养健康
3.3.2 品牌结构升级
3.3.3 居民碘营养状况
第四章 2018-2020年中国食盐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4.1 2018-2020年中国食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4.1.1 市场发展特点
4.1.2 产品生产规模
4.1.3 市场需求规模
4.1.4 市场销售规模
4.1.5 区域分布格局
4.1.6 产品购买渠道
4.1.7 食盐产品差异化
4.2 2018-2020年中国食盐产品价格分析
4.2.1 食盐价格特点
4.2.2 市场价格现状
4.2.3 价格影响因素
4.2.4 未来价格趋势
4.3 2018-2020年中国食用盐进出口数据分析
4.3.1 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4.3.2 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4.3.3 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4.4 2018-2020年中国食盐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4.4.1 市场竞争特征
4.4.2 区域竞争格局
4.4.3 细分产品竞争
4.4.4 食盐品牌竞争
第五章 2018-2020年中国原盐行业发展状况
5.1 原盐产业发展概况
5.1.1 原盐基本概念
5.1.2 原盐成分组成
5.1.3 原盐产品类型
5.1.4 原盐资源分布
5.2 2018-2020年全国原盐产量分析
5.2.1 2018-2020年全国原盐产量趋势
5.2.2 2018年全国原盐产量情况
5.2.3 2019年全国原盐产量情况
5.2.4 2020年全国原盐产量情况
5.3 2018-2020年中国原盐市场运行情况
5.3.1 市场生产特征
5.3.2 市场销量规模
5.3.3 市场需求结构
5.3.4 市场价格走势
5.4 原盐市场相关发展建议
5.4.1 市场整体发展对策
5.4.2 强化产业链发展
5.4.3 创新性横向发展
5.4.4 加强盐资源利用
第六章 中国食盐主要细分行业发展分析
6.1 中国多品种食盐发展现状
6.1.1 多品种食盐定义
6.1.2 产业发展阶段
6.1.3 产品发展维度
6.1.4 产品发展方向
6.1.5 市场发展前景
6.1.6 发展面临的问题
6.2 中国植物盐行业发展状况
6.2.1 植物盐介绍
6.2.2 植物盐种类
6.2.3 植物盐成分作用
6.2.4 未来前景展望
6.3 传统食用盐细分行业发展状况
6.3.1 海盐行业
6.3.2 井矿盐行业
6.3.3 湖盐行业
第七章 2018-2020年中国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分析
7.1 中国食盐质量安全政策及标准规定解读
7.1.1 国家质检总局食盐产品标准
7.1.2 食盐行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7.1.3 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7.1.4 质量安全问题处罚参考条例
7.2 中国食盐产品安全管理状况
7.2.1 食盐产品标准
7.2.2 产品安全现状
7.2.3 安全管理要求
7.2.4 安全管理举措
7.2.5 安全管理建议
7.3 中国食盐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
7.3.1 碘含量不符合标准
7.3.2 食盐质检标准不一
7.3.3 企业标准不严谨
7.3.4 食盐标签标识问题
7.3.5 检验检测能力待加强
7.4 中国食盐产品质量改进及规范管理措施
7.4.1 规范包装标识管理
7.4.2 完善行业技术标准
7.4.3 改进产品生产工艺
7.4.4 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7.4.5 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7.4.6 加强政策宣传贯彻
7.5 中国食盐生产企业产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7.5.1 企业食盐安全风险
7.5.2 体系建设核心要素
7.5.3 体系有效运行手段
7.5.4 体系建立详细策略
7.5.5 体系运行意见建议
第八章 食盐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8.1 食盐细分品种生产工艺概况
8.1.1 海盐的生产工艺
8.1.2 井矿盐生产工艺
8.1.3 湖盐的生产工艺
8.1.4 植物盐生产工艺
8.1.5 营养盐加工工艺
8.2 食盐加碘工艺及其技术改进
8.2.1 床前湿盐加碘介绍
8.2.2 干盐加碘工艺介绍
8.2.3 加碘均匀性影响因素
8.2.4 加碘工艺改进措施
8.2.5 食盐加碘技术建议
8.3 食用盐生产工艺存在的主要不足
8.3.1 食盐加碘工艺需不断改进
8.3.2 品种盐生产工艺应加强
第九章 2018-2020年中国食盐行业重点地区发展情况
9.1 山东省
9.1.1 盐业总体发展情况
9.1.2 食盐生产销售规模
9.1.3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
9.1.4 食盐供应应急预案
9.1.5 食盐储备管理办法
9.2 江苏省
9.2.1 原盐生产规模
9.2.2 食盐定点企业
9.2.3 食盐市场监管
9.2.4 质量管理创新
9.2.5 食盐监管改革
9.2.6 企业发展经验
9.3 四川省
9.3.1 原盐生产规模
9.3.2 食盐定点企业
9.3.3 食盐储备管理
9.3.4 盐业发展规划
9.4 河南省
9.4.1 原盐生产规模
9.4.2 食盐定点企业
9.4.3 专营秩序整治
9.4.4 盐业政企分离
9.5 湖北省
9.5.1 盐业总体情况
9.5.2 食盐定点企业
9.5.3 食盐质量监管
9.6 其他地区
9.6.1 青海省
9.6.2 湖南省
9.6.3 甘肃省
9.6.4 云南省
第十章 2018-2020年中国食盐行业企业发展状况
10.1 2018-2020年中国食盐企业发展规模定点生产企业数量
10.1.1 食盐上市企业数量
10.1.2 非上市公司数量
10.1.3 企业注册资产规模
10.1.4 中盐集团企业规模
10.2 中国食盐企业典型经营模式分析
10.2.1 产品直接配送至终端
10.2.2 自建分公司直接经营
10.2.3 自建网点销售产品
10.3 中国食盐企业市场化经营探索
10.3.1 顾客驱动市场策略
10.3.2 食盐产品降本增效
10.3.3 强化营销服务管理
10.3.4 整合营销传播渠道
10.4 盐业体制改革下食盐企业战略定位与选择
10.4.1 企业战略分析
10.4.2 企业战略定位
10.4.3 企业战略选择
第十一章 2017-2020年中国食盐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
11.1 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
11.1.1 企业发展概况
11.1.2 经营效益分析
11.1.3 业务经营分析
11.1.4 财务状况分析
11.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1.6 公司发展战略
11.1.7 未来前景展望
11.2 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2.1 企业发展概况
11.2.2 经营效益分析
11.2.3 业务经营分析
11.2.4 财务状况分析
11.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2.6 公司发展战略
11.2.7 未来前景展望
11.3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1.3.1 企业发展概况
11.3.2 食盐行业竞争优势
11.3.3 食盐业务经营举措
11.3.4 食盐业务开展方向
11.3.5 盐产品经营情况
11.4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4.1 企业发展概况
11.4.2 食盐产品介绍
11.4.3 盐业务开展主体
11.4.4 盐产品经营情况
11.5 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
11.5.1 企业发展概况
11.5.2 食盐品牌打造
11.5.3 食盐产品介绍
11.5.4 企业经营概况
第十二章 中国食盐行业投资风险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
12.1 食盐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2.1.1 市场监管风险
12.1.2 价格波动风险
12.1.3 企业经营风险
12.1.4 安全生产风险
12.2 食盐行业综合发展趋势
12.2.1 食盐产品研发趋势
12.2.2 中高端食盐发展趋势
12.2.3 食盐市场发展趋势
12.2.4 食盐企业发展趋势
12.2.5 行业转型升级加快
12.3 食盐行业市场化经营趋势
12.3.1 市场活力释放
12.3.2 产品经营趋势
12.3.3 渠道经营趋势
12.3.4 产品运营转变
12.4  021-2025年中国食盐行业预测分析

附录:
附录一:食盐专营办法
附录二: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规范条件
附录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规范条件管理办法

图表目录
图表1 盐业产业链
图表2 食盐产业链
图表3 2019年全球原盐产量TOP5国家
图表4 2017-2019年全球主要产盐国产盐量
图表5 全球盐产量分布
图表6 全球原盐消费市场占比
图表7 全球及主要地区原盐下游消费结构
图表8 2014-2018年美国原盐产销、进出口及价格统计表
图表9 2001-2018年美国原盐产销情况
图表10 2018年美国原盐销售品种结构
图表11 2018年美国原盐销售用途结构
图表12 2018年美国主要制盐企业产量情况
图表13 日本主要食盐品种
图表14 食盐相关主要规定及政策
图表15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
图表16 2015-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17 2019年中国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18 2020年中国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19 2019年社会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速
图表20 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
图表21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增速
图表22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
图表23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图表24 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
图表25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26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27 中国包装食品核心营养策略行动里程
图表28 中国居民膳食碘参考摄入量
图表29 2014-2019年中国食盐产量及增速
图表30 2014-2019年中国食盐消费量及增速
图表31 2010-2018年中国食盐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32 中国食盐消费区域分布
图表33 2008-2020年中国食盐零售均价
图表34 2019-2020年中国食盐月度零售均价
图表35 2018-2020年中国食用盐进出口总量
图表36 2018-2020年中国食用盐进出口总额
图表37 2018-2020年中国食用盐进出口(总量)结构
图表38 2018-2020年中国食用盐进出口(总额)结构
图表39 2018-2020年中国食用盐贸易顺差规模
图表40 2018-2019年中国食用盐进口区域分布
图表41 2018-2019年中国食用盐进口市场集中度(分国家)
图表42 2019年主要贸易国食用盐进口市场情况
图表43 2020年主要贸易国食用盐进口市场情况
图表44 2018-2019年中国食用盐出口区域分布
图表45 2018-2019年中国食用盐出口市场集中度(分国家)
图表46 2019年主要贸易国食用盐出口市场情况
图表47 2020年主要贸易国食用盐出口市场情况
图表48 2018-2019年主要省市食用盐进口市场集中度(分省市)
图表49 2019年主要省市食用盐进口情况
图表50 2020年主要省市食用盐进口情况
图表51 2018-2019年中国食用盐出口市场集中度(分省市)
图表52 2019年主要省市食用盐出口情况
图表53 2020年主要省市食用盐出口情况
图表54 2014-2018年中国七大区原盐产量
图表55 2019年原盐产量集中程度示意图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