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战略研究预测报告
2021-01-12
  • [报告ID] 150586
  • [关键词] 环境监测行业分析
  • [报告名称] 2021-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战略研究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0/12/12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地政府和企业面临环境治理成效考核压力,环境监测需求相应增加,市场增长空间较大。环境监测任务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领域拓展;从常规理化指标监测向有毒有害、生物、生态指标监测拓展,将促进细分技术领域专业化发展。

环境监测处于国家支持的“聚光灯”下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行业指对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噪声、放射性物质、电磁波等进行监测的专用仪器仪表的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7)》,中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行业归入仪器仪表制造业(国统局代码40)中的专用仪器仪表制造(C402),四级代码为C4021。

2018年和2019年,我国环保政策密集出台,大气治理成果持续巩固,水治理重要性不断提升,固废监管力度加严,气水土相关的监测要求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环境监测行业带来新机遇。

自2018年8月国务院提供《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我国的环境治理走向了“康庄大道”, 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顶梁柱”和“生命线”则被赋予了更多期待。当前,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仍面临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尚未形成、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精细化支撑不够、法规标准有待完善、数据质量仍需提高、保障力度依然不足等问题。为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环境监测基础工程,2019年9月,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

环境监测仪器的技术稀缺问题 热点技术仍集中在水设备监测和空气监测

截止2020年5月底,从公开情况来看,2008-2019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相关专利公开数量整体呈现上涨的态势,2019年,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专利公开数量达到153个。通过分析环境监测仪相关专利公开信息,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的技术仍存在数量缺陷。

图表 2008-2020年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专利公开量(单位:个)

2019年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中核心技术主要分为8类,分别为水质综合毒性在线分析技术、烟气重金属检测技术、傅里叶红外检测技术、VOCs在线监测技术、无人载具立体监测技术、便携式烟尘监测技术、逃逸氨监测技术和大尺度遥感技术。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数据,2017年,我国共计销售各类环境监测产品56575台,同比2016年增长38.5%,这充分体现随着“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出台,以及在各项新的环保政策的指引下,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市场得到了稳步发展。

其中,烟尘烟气类监测设备共销售18486台,同比增长22.7%;环境空气类监测设备共销售7162台,同比增长55.3%;水质监测设备共销售19345台,同比增长86.3%;数据采集设备共销售9511台,同比增长53.6%。

2019年水环境监测政策和空气监测政策密集落地。2019年1月,多部委联合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2019年4月,多部委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争取经过3年努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2019年10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11月,印发《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对重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措施进行了安排。

随着“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出台,以及在各项新的环保政策的指引下,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市场得到了稳步发展。从类别上看,环境监测仪器主要包括环境空气检测仪、烟尘烟气监测仪、水质监测仪、颗粒物采样器以及数采仪等五大类。结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2010-2017年数据,考虑2018年和2019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政策现状,除采样器是一个需求非常平稳和饱和的市场外,其余四大类监测仪器的销量都将进一步提升。在2019年预测的数据中,环境空气和水质设备监测仪器是我国环境监测设备的核心产品,分别占比30%和35%。

环境监测行业入局者增多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生的兼并、重组等案件主要集中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先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几家大企业之间,体现了这几家公司在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较强的实力,通过兼并重组之后,强者越强。大量兼并重组事件的发展,也表明行业正处在发展至成熟的转折期,若干年之后,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将发展一批颇具实力的领军企业,领导环境监测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环境监测行业蓬勃发展,一方面吸引了众多小体量技术型公司纷纷进入市场,推动环境监测新技术发展应用;另一方面,IT公司、治理公司甚至房地产公司等其它行业公司,通过跨界并购和收购等方式进入环境监测领域,市场呈现竞争加剧态势。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的统计,作为环境监测行业内的5家上市公司,聚光科技、河北先河、北京雪迪龙、中节能环保装备下属子公司中节能天融科技和盈峰环境下属子公司宇星科技,2017年环境监测设备销售额共计31.4亿元,同比增长34.8%,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例由2016年的36.4%提升至2017年的48.1%,亦印证了环境监测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的趋势。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和母公司年报数据查询,2018年和2019年聚光科技、河北先河、北京雪迪龙、中节能环保装备下属子公司中节能天融科技和盈峰环境的环境监测设备销售额分布为52.4亿元和54.1亿元。考虑到5个代表性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19年均小于5%,而在2018年则大于15%,再结合环境监测设备行业整体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2018年和2019年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行业龙头企业销售占比将分别达到55%和58%。

 “十四五”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容量需求大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于2020年6月2日公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公报》数据,截至2019年底,生态环境部监测网络包括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436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469个市(区、县)(含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部分县级城市)的约1000个降水监测点位,978条河流和112座湖泊(水库)的1931个地表水水质评价、考核、排名断面(点位),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0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断面(点位),1434个海水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31个省份的2583个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县域,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约80000个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1416个环境电离辐射监测点位和44个环境电磁辐射监测点位。

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完成了“十四五”国家环境空气、地表水、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调整,其中,空气站点从1436个增加到近1800个,填平补齐了城市站点;地表水断面从1931个增加到3700个,实现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地级及以上城市、重要水体省市界和重要水功能区“四个全覆盖”。海洋监测点位也整合优化到1400个,实现近岸与近海统筹。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上节能环保产业被列为我国现阶段重点培养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行业受政策、法规及监管的驱动,在环境诉求加强的情况下,尤其是进入“十三五”时期,国内环保市场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趋势。环境监测作为环保产业的一个分支,也有近千亿元的市场潜力。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环境监测设备的销售额为65亿元。以行业代表性企业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来看,根据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的年报数据,2019年公司销售1980台(套)环境监测设备,较2018年的915台(套)增加116.39%。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2019年销售额将达到93亿元,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215亿元。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环境监测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环境监测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环境监测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环境监测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环境监测。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环境监测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环境监测。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战略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环境监测基本概述
第三章 美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及经验借鉴
3.1 美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阶段剖析
3.1.1 初级阶段
3.1.2 发展阶段
3.1.3 过渡阶段
3.1.4 发达阶段
3.2 美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综述
3.2.1 行业发展变化
3.2.2 行业发展驱动力
3.2.3 市场发展格局
3.2.4 环境政策规划
3.3 美国光化学污染监控网络发展分析
3.3.1 PAMS研发探索历程
3.3.2 臭氧污染水平分析
3.3.3 PAMS监测典型案例
3.4 美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经验
3.4.1 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3.4.2 完善的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
3.4.3 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体系
3.4.4 开放信息服务和公共参与机制
3.5 美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3.5.1 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3.5.2 打造高效环境监测体制
3.5.3 完善环境监测网络
3.5.4 加强社会监督
3.5.5 注重监测质量
第四章 2018-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分析
4.1 环境监测行业基本介绍
4.1.1 重要性分析
4.1.2 具体工作内容
4.1.3 监测影响因素
4.1.4 行业价值链分析
4.2 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综述
4.2.1 行业发展背景
4.2.2 行业发展现状
4.2.3 行业需求形势
4.2.4 技术应用状况
4.3 2018-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市场分析
4.3.1 市场规模分析
4.3.2 企业规模状况
4.3.3 监测站点建设
4.3.4 区域发展状况
4.3.5 商业模式分析
4.3.6 标准体系建设
4.4 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4.1 技术水平落后
4.4.2 人才发展瓶颈
4.4.3 行业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18-2020年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发展分析
5.1 大气监测发展综述
5.1.1 大气监测方法
5.1.2 监测布点方法
5.1.3 行业监测标准
5.1.4 行业监测进展
5.2 大气污染环境监测站点分布情况
5.2.1 大气监测行动
5.2.2 总体建设情况
5.2.3 监测点位规模
5.2.4 监测布点要点
5.2.5 监测布点方法
5.2.6 布点优化方法
5.2.7 监测布点策略
5.3 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发展综况
5.3.1 VOCs治理现状
5.3.2 行业监测标准
5.3.3 市场建设情况
5.3.4 重点行业治理
5.3.5 行业监测技术
5.3.6 发展问题分析
5.3.7 治理攻坚方案
5.3.8 市场发展前景
5.4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
5.4.1 行业监测方法
5.4.2 行业监测标准
5.4.3 室内空气质量
5.4.4 智能监测系统
5.4.5 行业发展弊病
5.4.6 监测改进对策
5.5 大气监测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5.5.1 行业存在问题
5.5.2 技术改进措施
5.5.3 扶持企业创新
5.5.4 行业发展建议
第六章 2018-2020年水质监测发展分析
6.1 水质监测发展综述
6.1.1 水质监测对象
6.1.2 水质监测项目
6.1.3 水质监测方法
6.1.4 水质监测标准
6.1.5 监测站建设方案
6.1.6 水质监测产业链
6.2 2018-2020年水质监测行业市场分析
6.2.1 行业发展规模
6.2.2 行业发展形势
6.2.3 监测设备市场
6.2.4 研发专利状况
6.2.5 商业发展模式
6.2.6 市场竞争格局
6.3 水质监测行业壁垒分析
6.3.1 技术壁垒
6.3.2 订单壁垒
6.3.3 隐性壁垒
6.4 水质监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6.4.1 水质监测市场趋势
6.4.2 水质监测发展机遇
6.4.3 水质监测需求空间
6.4.4 水质监测发展空间
6.4.5 水质监测发展路径
第七章 2018-2020年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发展分析
7.1 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发展综述
7.1.1 土壤监测特性
7.1.2 土壤监测方法
7.1.3 土壤监测标准
7.1.4 监测网络建设
7.1.5 土壤监测重点
7.1.6 市场发展空间
7.2 2018-2020年土壤修复发展态势
7.2.1 行业扶持政策
7.2.2 修复类型分析
7.2.3 市场发展规模
7.2.4 企业市场规模
7.2.5 市场主体分析
7.2.6 商业发展模式
7.2.7 行业发展趋势
7.3 土壤监测设备及技术分析
7.3.1 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特点
7.3.2 农业土壤检测仪器分析
7.3.3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流程
7.3.4 土壤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7.3.5 土壤修复专利公开数量
7.3.6 土壤监测的物联网应用
7.3.7 土壤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7.4 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区域发展情况
7.4.1 四川
7.4.2 安徽
7.4.3 江苏
7.4.4 宁夏
7.5 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发展对策
7.5.1 加快监测网络建设
7.5.2 开展土壤监测调查
7.5.3 强化监测成果应用
7.5.4 构建监测考核机制
第八章 2018-2020年其他环境监测发展分析
8.1 环境噪声监测发展综述
8.1.1 行业发展政策
8.1.2 声环境综况
8.1.3 行业治理现状
8.1.4 市场发展规模
8.1.5 监测能力建设
8.1.6 行业监测标准
8.1.7 区域发展情况
8.1.8 行业发展前景
8.2 辐射环境监测发展情况
8.2.1 监测网络建设
8.2.2 辐射监测内容
8.2.3 辐射监测结果
8.2.4 区域发展动态
8.3 重金属监测发展态势
8.3.1 重金属监测方法
8.3.2 行业发展进展
8.3.3 区域发展动态
8.3.4 行业市场空间
8.4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8.4.1 基本定义
8.4.2 发展现状
8.4.3 工作目标
8.4.4 主要内容
8.4.5 保障措施
第九章 2018-2020年环境监测设备发展分析
9.1 环境监测设备发展综述
9.1.1 行业运行特点
9.1.2 政策推动国产化
9.1.3 行业驱动因素
9.1.4 行业发展趋势
9.2 环境监测设备市场分析
9.2.1 市场发展规模
9.2.2 产品市场结构
9.2.3 市场发展现状
9.2.4 市场集中度
9.2.5 专利公开情况
9.2.6 仪器仪表需求
9.2.7 市场发展机遇
9.2.8 行业发展趋势
9.3 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9.3.1 行业发展障碍
9.3.2 行业发展问题
9.3.3 行业发展建议
第十章 2018-2020年智慧环保行业发展分析
10.1 智慧环保行业发展概述
10.1.1 行业内涵分析
10.1.2 产业链分析
10.1.3 行业发展阶段
10.1.4 行业参与主体
10.2 智慧环保行业发展情况
10.2.1 发展驱动因素
10.2.2 行业市场规模
10.2.3 行业发展现状
10.2.4 行业竞争格局
10.2.5 行业发展优势
10.2.6 行业运营模式
10.3 智慧环保服务机构分析
10.3.1 智慧环保服务类型
10.3.2 智慧环保服务市场
10.3.3 服务市场发展方向
10.4 智慧环保发展问题及建议
10.4.1 智慧环保面临的挑战
10.4.2 智慧环保面临的问题
10.4.3 智慧环保发展建议
10.4.4 智慧环保发展机遇
10.4.5 智慧环保发展方向
第十一章 2018-2020年国外环境监测行业中的企业发展分析
11.1 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11.1.1 企业发展概况
11.1.2 2018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1.3 2019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1.4 2020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2 丹纳赫(Danaher Corporation)
11.2.1 企业发展概况
11.2.2 2018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2.3 2019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2.4 2020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3 安捷伦(Agilent Technologies,Inc.)
11.3.1 企业发展概况
11.3.2 2018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3.3 2019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3.4 2020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4 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Inc.)
11.4.1 企业发展概况
11.4.2 2018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4.3 2019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4.4 2020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十二章 2017-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
12.1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经营效益分析
12.1.3 业务经营分析
12.1.4 财务状况分析
12.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1.6 未来前景展望
12.2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经营效益分析
12.2.3 业务经营分析
12.2.4 财务状况分析
12.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2.6 未来前景展望
12.3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经营效益分析
12.3.3 业务经营分析
12.3.4 财务状况分析
12.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3.6 未来前景展望
12.4 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经营效益分析
12.4.3 业务经营分析
12.4.4 财务状况分析
12.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4.6 风险因素分析
12.4.7 未来前景展望
12.5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经营效益分析
12.5.3 业务经营分析
12.5.4 财务状况分析
12.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5.6 公司发展战略
12.5.7 未来前景展望
12.6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6.1 企业发展概况
12.6.2 经营效益分析
12.6.3 业务经营分析
12.6.4 财务状况分析
12.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6.6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2021-2025年环境监测行业的投资建议
13.1  环境监测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13.1.1 行业投资主要事件
13.1.2 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13.1.3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13.1.4 市场机会矩阵分析
13.1.5 市场进入时机判断
13.2  环境监测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3.2.1 竞争壁垒
13.2.2 技术壁垒
13.2.3 资金壁垒
13.2.4 政策壁垒
13.3  2021-2025年环境监测行业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13.3.1 行业投资建议
13.3.2 投资风险提醒
13.4 新冠疫情对环境监测行业产生的影响
13.4.1 正面影响
13.4.2 负面影响
13.4.3 应对措施
13.5 环境监测行业典型项目投资案例解析
13.5.1 项目投资背景
13.5.2 项目基本情况
13.5.3 项目投资计划
13.5.4 项目投资价值
13.5.5 项目经济效益
13.5.6 项目发展前景
第十四章 2021-2025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14.1 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4.1.1 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机遇
14.1.2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方向
14.1.3 环境监测热点技术趋势
14.1.4 环境监测设备发展趋势
14.1.5 环境监测第三方运营趋势
14.2  2021-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预测分析
14.2.1 2021-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4.2.2 2021-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14.2.3 2021-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行业相关政策解读
15.1 环保政策
15.1.1 环保业法律体系
15.1.2 大气污染防治法
15.1.3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5.1.4 土壤污染防治法
15.1.5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5.1.6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15.1.7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5.1.8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指导意见
15.2 环境监测政策
15.2.1 大气监测相关政策概述
15.2.2 土壤监测相关政策概述
15.2.3 水环境监测相关政策概述
15.2.4 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政策分析
15.2.5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相关政策
15.2.6 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15.2.7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政策
15.3 地方相关政策
15.3.1 北京
15.3.2 河北
15.3.3 上海
15.3.4 福建
15.3.5 广东
15.3.6 四川
附录:
附录一: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附录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附录三: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附录四:“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
附录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

图表目录
图表1 环境监测产业主体
图表2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 2015-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4 2020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5 2015-2020年GDP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6 2015-2020年GDP环比增长速度
图表7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至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8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图表9 2018-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10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图表11 2019-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12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图表13 2019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4 2019年中国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5 2020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6 2020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7 2020年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8 2020年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9 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表20 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图表21 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表22 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图表23 2018年不同类型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
图表24 2018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情况
图表25 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图表26 2018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图表27 2018年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
图表28 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情况
图表29 2018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图表30 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废物产生情况
图表31 2018年医疗废物产生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图表32 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情况
图表33 2018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图表34 2015-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
图表35 标准检验法发展路径
图表36 1970-1980年代EPA在空气污染领域的一系列行动
图表37 美国1970年代以来空气污染物减排情况
图表38 EPA规定的污染物测定方法内容
图表39 美国环境问题发展历程
图表40 美国环境监测点位数量变化
图表41 美国空气监测发展历史
图表42 美国水质监测发展历史
图表43 美国主要环境监测设备产品线和市场格局
图表44 环境监测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布和关联
图表45 2016-2018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46 2010-2019年国内环境监测相关企业新注册量变化趋势
图表47 2019、2020年环境监测相关企业新注册量
图表48 国内环境监测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地区
图表49 2019年全国环境监测站点概况及十四五规划
图表50 开展环境空气监测VOCs监测工作的城市
图表51 O3重点治理区域范围
图表52 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
图表53 居住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
图表54 医院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