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5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2021-03-28
  • [报告ID] 151610
  •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分析
  • [报告名称] 2021-2025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1/3/3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实施适当的节能减排行动是中国国家发展的核心目标和发展政策,这些目标不仅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和机遇,而且也带来了重要的创新。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碳交易市场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应运而生。鉴于近十年来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也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以进一步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1、中国碳市场交易发展阶段

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和增量在世界上都是排名第一。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依然存在,并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解决。对此,我国政府积极建设碳交易市场,希望有效缓解中国碳排放较多的问题。具体而言,我国碳交易市场总体可分成CDM建设阶段、碳市场试点建设阶段以及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阶段。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

2、中国碳市场分析

2019年,我国7个试点碳市场共分配配额 11.66亿吨,其中配额排名靠前的省市有广东、上海、湖北;完成线上配额交易量2187万吨,其中线上配额交易量排名前三的省市为湖北、北京、上海;达成交易额7.73亿元,其中交易额排名前三的省市为广东、北京、湖北;成交均价为35.39元/吨,其中成交均价较高的省市为北京、上海、湖北。配额分配总量和配额线上成交总量较2018 年有所减少,但成交总额和成交均价有所提升。

 

2019年我国碳市场建设规模

 

我国7个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陆续启动运行以来,逐步发展壮大。初步统计,目前共有2837家重点排放单位、1082家非履约机构和11169个自然人参与试点碳市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8个区域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量为3.95亿吨,累计成交额为91.6亿元(含线上、线下、拍卖、以及现货远期交易);CCER累计交易量为2.05亿吨。截至2020年8月末,7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为4.06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92.8亿元。

 

3、未来展望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处于发展与完善中,中国统一碳市场已经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正式开始交易。尽管我国碳交易市场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发展水平并不均衡,而且发展行业较单一,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碳交易市场的深入发展,需要从采取以下措施:

①尽快出台适用于我国的法律,结合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如建立公正合理的初始配额分配制度。对于超额排放的企业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为碳市场的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立法与监督保障。

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完善我国碳交易场所的建设。

③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④我国企业应完善自身碳排放信息的披露,使企业竞争环境更公平公正公开,充分运用好碳交易市场规则,加快节能减排进程,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收益。

⑤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会计准则还是一项需要一步步探索的工作,应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一项单独的资产运用于相关业务的核算,如《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认为重点排放企业应将拥有的碳排放权确认为自用和投资两大类,主要区分为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碳交易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碳交易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碳交易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碳交易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碳交易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碳交易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碳交易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碳交易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碳交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碳交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碳交易。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碳交易相关概念及市场构成分析
第二章 2018-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1 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2.1.1 全球碳排放情况
2.1.2 国际碳市场历史
2.1.3 碳交易市场分布
2.1.4 碳市场关键指标
2.1.5 碳市场稳定机制
2.2 2018-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运行状况
2.2.1 碳交易市场特点
2.2.2 碳交易市场价值
2.2.3 碳交易市场进展
2.2.4 碳市场价格走势
2.2.5 碳市场拍卖收入
2.3 欧盟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3.1 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2.3.2 碳交易市场体系改革
2.3.3 碳交易市场进展分析
2.3.4 疫情影响碳交易市场
2.3.5 碳交易市场发展动态
2.4 全球其他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4.1 韩国碳交易市场
2.4.2 日本碳交易市场
2.4.3 新西兰碳交易体系
2.4.4 墨西哥碳交易市场
2.4.5 加拿大碳交易市场
2.5 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展望
2.5.1 全球气候谈判的困境分析
2.5.2 全球碳交易市场经验借鉴
2.5.3 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
第三章 2018-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3.1 宏观经济环境
3.1.1 宏观经济概况
3.1.2 对外经济分析
3.1.3 工业运行情况
3.1.4 固定资产投资
3.1.5 疫情影响分析
3.1.6 宏观经济展望
3.2 政策环境
3.2.1 政策发展历程
3.2.2 重点政策解读
3.2.3 政策特点分析
3.2.4 政策趋势分析
3.3 社会环境
3.3.1 中国碳排放情况
3.3.2 节能减排形势
3.3.3 能源消费状况
3.3.4 低碳经济发展
3.4 技术环境
3.4.1 低碳技术推广目录
3.4.2 技术进步推动低碳发展
3.4.3 低碳技术发展制约因素
3.4.4 低碳技术发展方向
第四章 2018-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总体分析
4.1 2018-2020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发展现状
4.1.1 市场分布状况
4.1.2 市场成交规模
4.1.3 市场成交价格
4.1.4 市场活跃程度
4.1.5 市场影响力分析
4.2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分析
4.2.1 市场建设历程
4.2.2 市场体系建设
4.2.3 市场制度安排
4.2.4 市场运行流程
4.2.5 市场主体结构
4.2.6 市场交易机制
4.2.7 跨境交易管理
4.2.8 市场金融服务
4.2.9 市场建设进展
4.3 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发展分析
4.3.1 各碳排放交易所发展状况
4.3.2 各碳排放交易所对比分析
4.3.3 试点碳交易市场经验总结
4.4 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发展问题分析
4.4.1 配额分配方式存在缺陷
4.4.2 集中履约交易现象突出
4.4.3 相关法规约束效力不够
4.4.4 碳市场信息还不够透明
4.5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探析
4.5.1 全国碳交易体系建设路径
4.5.2 规则统一和区域差异权衡
4.5.3 不同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
4.5.4 碳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应对
4.5.5 与宏观政策环境协调发展
第五章 2018-2020年中国碳交易价格机制分析
5.1 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5.1.1 政府定价机制
5.1.2 市场定价机制
5.1.3 混合定价机制
5.1.4 机制改革方向
5.2 碳交易定价制度及发展现状
5.2.1 碳交易定价系统
5.2.2 碳交易定价制度
5.2.3 全球碳定价走势
5.2.4 碳定价发展现状
5.3 碳交易价格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5.3.1 碳价影响因素
5.3.2 影响程度衡量
5.4 碳交易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5.4.1 存在问题分析
5.4.2 发展政策建议
第六章 2018-2020年中国碳金融发展分析
6.1 碳金融相关概述
6.1.1 碳金融定义
6.1.2 功能与作用
6.1.3 碳金融工具
6.2 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
6.2.1 碳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6.2.2 碳金融产品创新模式
6.2.3 碳金融产品存在问题
6.2.4 碳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6.2.5 碳金融促进绿色建筑
6.3 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6.3.1 碳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6.3.2 碳金融业务发展模式
6.3.3 碳金融业务发展优势
6.3.4 碳金融业务发展机会
6.3.5 碳金融业务发展风险
6.3.6 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
6.4 中国碳金融其他细分领域发展分析
6.4.1 个人碳金融
6.4.2 互联网碳金融
6.4.3 PPP碳金融
6.5 中国碳金融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6.5.1 碳金融发展障碍
6.5.2 碳金融发展对策
第七章 2018-2020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及投资分析
7.1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综述
7.1.1 CDM发展背景介绍
7.1.2 CDM项目开发流程
7.1.3 CDM项目发展状况
7.1.4 CDM基金发展分析
7.2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7.2.1 盈利能力计算方法
7.2.2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7.2.3 提升盈利能力策略
7.3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7.3.1 操作风险
7.3.2 政策风险
7.4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困境及路径分析
7.4.1 CDM发展困境分析
7.4.2 CDM发展路径探析
第八章 2018-2020年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及投资分析
8.1 林业碳汇相关概念
8.1.1 林业碳汇定义
8.1.2 林业碳汇作用
8.1.3 林业碳汇产品
8.1.4 林业碳汇定价
8.2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分析
8.2.1 全球林业碳汇发展状况
8.2.2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历程
8.2.3 林业碳汇项目发展情况
8.2.4 林业碳汇经营模式分析
8.2.5 林业碳汇市场要素分析
8.3 中国林业碳汇CCER项目发展分析
8.3.1 项目开发交易流程
8.3.2 项目开发基本条件
8.3.3 项目碳汇监测计量
8.3.4 项目备案交易状况
8.3.5 典型项目案例分析
8.4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问题分析
8.4.1 缺少方向性的政策引导
8.4.2 市场交易供需不平衡
8.4.3 生态补偿机制不合理
8.5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对策建议
8.5.1 凸显林业重要地位
8.5.2 创新集体林权制度
8.5.3 建立排放考核机制
8.5.4 完善项目补偿制度
8.5.5 经济协调优化方法
8.6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投资建议发展前景展望
8.6.1 市场投资建议
8.6.2 行业发展前景
第九章 2018-2020年中国碳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及投资分析
9.1 碳资产管理相关概述
9.1.1 碳资产相关概念
9.1.2 碳资产管理定义
9.2 中国碳资产管理发展分析
9.2.1 碳资产管理现状
9.2.2 碳资产管理功能
9.2.3 碳资产管理业务
9.2.4 碳资产管理模式
9.2.5 碳资产管理前景
9.2.6 碳资产管理案例
9.3 中国碳资产管理投资风险分析
9.3.1 信用风险
9.3.2 政策风险
9.3.3 市场风险
9.3.4 风险应对措施
9.4 中国碳资产管理策略分析
9.4.1 组织碳盘查
9.4.2 编制碳预算
9.4.3 实施碳减排
9.4.4 进行碳核算
第十章 2018-2020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分析——北京
10.1 北京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0.1.1 开户流程介绍
10.1.2 市场相关政策
10.1.3 市场发展特色
10.1.4 未来发展展望
10.2 北京碳交易市场建设分析
10.2.1 市场体系建设
10.2.2 市场能力建设
10.2.3 交易系统建设
10.2.4 绿色金融进展
10.3 北京碳交易规则分析
10.3.1 市场交易主体
10.3.2 市场交易产品
10.3.3 市场交易方式
10.4 北京碳交易市场表现分析
10.4.1 配额市场
10.4.2 抵消市场
10.4.3 自愿市场
10.4.4 碳普惠市场
10.5 北京碳交易市场履约状况
10.5.1 市场履约相关规定
10.5.2 市场履约进展分析
10.6 北京碳交易市场监管分析
10.6.1 市场交易机构监管
10.6.2 市场交易行为监管
10.7 北京碳交易市场风险管理及预警
10.7.1 交易风险管理
10.7.2 市场风险预警
第十一章 2018-2020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分析——上海
11.1 上海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1.1.1 市场相关政策
11.1.2 市场管理框架
11.1.3 市场服务机构
11.1.4 市场能力建设
11.1.5 市场发展展望
11.2 上海碳交易市场总体运行状况
11.2.1 基本情况介绍
11.2.2 现货产品市场
11.2.3 远期产品状况
11.2.4 交易参与人分析
11.3 上海碳交易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11.3.1 整体交易状况
11.3.2 配额现货交易
11.3.3 CCER现货交易
11.3.4 有偿竞价交易
11.3.5 配额远期交易
11.4 上海碳交易市场履约状况分析
11.4.1 市场履约整体现状
11.4.2 市场履约进展分析
11.4.3 市场履约成效分析
11.5 上海碳交易市场监管及保障措施
11.5.1 市场监督管理
11.5.2 市场保障措施
第十二章 2018-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排控行业发展分析
12.1 电力行业
12.1.1 电力行业碳排放情况
12.1.2 碳交易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12.1.3 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挑战
12.1.4 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机遇
12.1.5 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
12.1.6 大型发电集团参与碳交易策略
12.1.7 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
12.2 石化行业
12.2.1 石化行业碳排放情况
12.2.2 碳交易对石化行业的影响
12.2.3 石化行业参与碳交易实践
12.2.4 石化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挑战
12.2.5 石化行业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12.3 钢铁行业
12.3.1 钢铁行业碳排放情况
12.3.2 碳交易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12.3.3 钢铁行业碳交易配额安排
12.3.4 钢铁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挑战
12.3.5 钢铁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机遇
12.3.6 钢铁行业参与碳交易策略
12.4 水泥行业
12.4.1 水泥行业碳排放情况
12.4.2 碳交易对水泥行业的影响
12.4.3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过程
12.4.4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情况
12.4.5 水泥行业碳资产管理困境
12.4.6 水泥行业参与碳交易策略
12.5 建筑行业
12.5.1 建筑行业碳排放情况
12.5.2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12.5.3 建筑行业碳交易机制
12.5.4 建筑行业碳交易作用机理
12.5.5 建筑行业碳交易体系现状
12.5.6 建筑行业碳交易发展困境
12.5.7 建筑行业参与碳交易策略
第十三章 2018-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分析
13.1 碳交易市场投资模式
13.1.1 直接投资现货市场
13.1.2 投资碳基金
13.1.3 自行设立碳基金
13.1.4 经营CDM项目咨询顾问公司
13.1.5 直接开发CDM项目
13.2 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风险预警
13.2.1 政策风险
13.2.2 履约风险
13.2.3 交易风险
13.2.4 风险防范
13.3 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13.3.1 市场潜力分析
13.3.2 投资领域分析
13.3.3 企业投资建议
13.4 个人参与碳交易市场投资分析
13.4.1 投资机会分析
13.4.2 投资壁垒分析
13.4.3 投资风险分析
13.4.4 个人投资建议
第十四章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14.1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展望
14.1.1 碳交易市场建设基本目标
14.1.2 碳交易市场建设阶段目标
14.1.3 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布局
14.1.4 碳交易市场“十四五”发展展望
14.2  2021-2025年中国碳交易市场预测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1 国际碳交易市场总体架构
图表2 配额碳交易市场
图表3 配额市场碳交易机理
图表4 自愿碳交易市场
图表5 1990-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
图表6 2018-2019全球主要地区的碳排放变化
图表7 全球碳交易市场体系行业覆盖范围
图表8 全球碳交易市场关键指标比较
图表9 全球碳交易市场稳定机制
图表10 2012-2019年全球碳市场各个细分市场的交易价值、交易总量
图表11 2019年全球主要碳市场建设进展
图表12 2010-2019年全球主要碳交易市场价格走势
图表13 2017-2019年全球碳市场配额拍卖收入
图表14 2019-2020年欧盟碳排放权配额价格走势
图表15 加拿大现存碳市场统计
图表16 2019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17 2020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18 2014-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19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至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20 2019年各月累计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图表21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图表22 2018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3 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4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5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主要内容
图表26 中国碳排放情况
图表27 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情况
图表28 2019年各试点地区碳配额成交情况
图表29 2018-2019年试点碳市场成交总量
图表30 2018-2019年试点碳市场成交总额
图表31 2018-2019年试点碳市场成交均价
图表32 2014-2018年中碳指数走势
图表33 全国碳交易市场两级管理体系
图表34 全国碳交易市场运行流程
图表35 全国各碳排放市场交易参与主体
图表36 中国碳交易市场交易类型
图表37 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机制
图表38 中国各碳排放交易所对比
图表39 七试点省市的惩罚措施一览表
图表40 全国碳交易市场定价制度
图表41 碳交易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衡量
图表42 碳金融体系运行框架
图表43 全国各碳排放交易所碳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图表44 《京东协议书》下的三种合作机制
图表45 CDM项目周期
图表46 我国获签发CDM项目估计年减排量区域分布
图表47 我国获签发CDM项目估计年减排量类型分布
图表48 2018年清洁基金投资低碳领域撬动社会资金情况
图表49 我国CDM项目收入国家收取比例
图表50 林业碳汇市场定价方法比较
图表51 CCER林业碳汇开发与交易流程
图表52 林业碳汇CCER项目类型表
图表53 碳资产管理业务
图表54 碳资产托管业务流程
图表55 碳资产拆借业务流程
图表56 碳资产质押融资业务流程
图表57 碳资产售出回购业务流程
图表58 碳资产管理行业空间
图表59 碳资产公司在两个层面和两个阶段的职能
图表60 碳资产公司的财务评估指标
图表61 碳资产公司的非财务评估指标
图表62 碳盘查流程
图表63 碳预算编制思路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