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1-04-15
  • [报告ID] 151960
  • [关键词] 数字经济行业分析
  • [报告名称] 2021-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1/4/4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2020年,多个城市试点数字人民币红包,不少人中签体验了一把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中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随着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推广应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一、2020年数字经济行业发展回顾

(1)政策

近年来,国家加快发展数字经济。2020年,全国多个省市发布了数字经济相关的政策以推动行业发展。

(2)市场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词,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不断发展中迸发出引领时代的巨大能量。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由2005年的2.6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5.8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提升到36.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2020年,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新冠疫情下发挥着重要性。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已近四成,对GDP贡献率近七成。总体来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突破40万亿元大关。

2015-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

 

 

从结构上来看,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数字产业化,也称为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具体业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产业数字化,也称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数字产业化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迈进,行业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数字产业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由2005年的50.9%下降至2019年的19.8%,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产业数字化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探索,数字技术带动传统产业产出增长、效率提升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05年的49.1%提升至2019年的80.2%,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2020年的占比将扩大。

从区域发展来看,随着我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和发展,数字经济在中国区域版图上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根据2019年统计数显示,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的省份包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而辽宁、重庆、江西、陕西、广西等省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从占比来看,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数字经济GDP占比已超过50%,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也超过40%,重庆、湖北、辽宁、河北、广西、四川等省市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30%。从增速来看,贵州、福建数字经济增长仍领跑全国,2019年增速超过20%,重庆、浙江、河北等省市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5%,其余大部分省市数字经济增速在10%-15%之间。

(3)应用

当前,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已在各领域进行了探索。在智能制造方面,通过数字工厂仿真、ERP与MES、智能物流无缝集成,实现高度柔性生产和离散型制造的流水线化装配,帮助制造企业加快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提升制造品质和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

在智慧交通方面,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等技术,应对公路、铁路、民航、地铁、港口等传统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切实需求,助力数字化建设的升级转型。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依托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大宗商品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为大宗上下游企业提供在线仓储、安全交割、大宗交易、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性服务。

在智慧仓储方面,将电子围栏、智慧叉车、智慧托盘、RFID等数字技术应用于仓库日常管理,建立大宗仓储监管体系,实现大宗货物的安全管控、精准查询等。

目前,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交易平台、大数据技术等是实现数字经济应用的重要技术、平台。虽然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数据要素市场,但已有一些数据交易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数据生产或数据服务类企业为主导、商业职能为主的数据交易平台,另一类是地方政府联合其他主体投资、第三方撮合性的数据交易平台。

同时,我国数据交易制度、标准正在不断完善,为数据交易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规模在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带动下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规模达到1562.5亿元。国家“新基建”政策的推进,会让国内数据中心项目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绿色、大型甚至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会增多。预计2020-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27.8%,2022年数据中心规模将达3200亿元。

二、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预测

(1)扶持政策持续出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经历了从重点推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演进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0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江西等已陆续发布相关政策。2021年将有更多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利好数字经济的发展。

(2)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0年,新冠疫情对经济、生活都带来了深刻影响,而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数字经济在多个领域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数字人民币红包、数字货币等将在更多城市落地试用,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约48万亿元,到2025年有望超80万亿元。

2021-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

 

(3)“数据标注”加快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标准化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了一个新的产业——“数据标注”。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数据标注有望成为撬动产业规模发展的新引擎。我国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到2030年预计将超过10万亿元,其中蕴含着对数据标注庞大的需求。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据标注核心产业规模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

(4)“双循环”利好数字经济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数字经济的应用将推动工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数字化发展,可以促进国内大循环。“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双循环”也将利好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布局、发展。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数字经济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数字经济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数字经济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数字经济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数字经济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字经济。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字经济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字经济。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第一章 数字经济的基本概述
1.1 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
1.2 数字经济的主要框架
1.3 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层面
1.4 数字经济的发展价值
第二章 2018-2020年国际数字经济发展综况
2.1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规模状况
2.1.1 产业发展动因
2.1.2 全球产业规模
2.1.3 各国发展规模
2.1.4 产业发展占比
2.1.5 发展增速提升
2.1.6 产业发展结构
2.1.7 典型发展平台
2.1.8 数字治理博弈
2.2 全球数字化转型应用状况分析
2.2.1 数字化转型支出增加
2.2.2 数字化转型应用水平
2.2.3 信息基建成为发展重点
2.2.4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2.2.5 贸易数字化带来新变革
2.2.6 税收体系迎来新的挑战
2.3 各国数字经济政策布局特点
2.3.1 美国
2.3.2 欧盟
2.3.3 英国
2.3.4 日本
2.3.5 德国
2.4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分析
2.4.1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4.2 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2.4.3 探索数据跨境流动制度设计
2.4.4 构建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体系
2.4.5 制定衡量数字经济统一标准
2.5 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趋势分析
2.5.1 强化治理成为趋势
2.5.2 协同治理趋势加强
2.5.3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2.5.4 全球治理规则博弈加剧
第三章 2018-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 数字经济获得政策助力
3.1.1 数字经济获得中央重视
3.1.2 部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3.1.3 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
3.1.4 数字经济区域相关政策
3.1.5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政策
3.1.6 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
3.1.7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出台
3.1.8 数字经济纳入政府报告
3.2 信息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3.2.1 信息消费的基本内涵
3.2.2 信息消费的驱动价值
3.2.3 信息消费的规模状况
3.2.4 信息消费的基本特征
3.2.5 信息产品供给体系升级
3.2.6 信息服务应用持续推进
3.2.7 我国信息消费发展重点
3.2.8 我国信息消费发展趋势
3.3 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平台支撑
3.3.1 全球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3.3.2 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
3.3.3 中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
3.3.4 中国数据中心利用情况
3.3.5 中国数据中心能效水平
3.3.6 中国数据中心建设热点
3.3.7 国内数据中心投资规模
3.3.8 数据中心未来发展趋势
3.4 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及挑战
3.4.1 新冠疫情统计
3.4.2 疫情影响分析
3.4.3 发展优势分析
3.4.4 发展机遇分析
3.4.5 发展挑战分析
第四章 2018-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4.1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综况
4.1.1 产业链全景图
4.1.2 产业发展阶段
4.1.3 产业发展规模
4.1.4 产业发展增速
4.1.5 经济增长贡献
4.1.6 产业结构优化
4.1.7 地区总量规模
4.1.8 发展试验区启动
4.2 中国数字经济细分领域
4.2.1 数字产业化规模
4.2.2 产业数字化规模
4.3 数字经济治理状况分析
4.3.1 数字经济治理成果
4.3.2 数字政府建设状况
4.3.3 数字治理应对疫情
4.3.4 区域数字治理状况
4.3.5 智慧城市建设状况
4.3.6 数字经济治理要求
4.3.7 数字经济治理挑战
4.3.8 推进网络多元共治
4.4 中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分析
4.4.1 乡村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
4.4.2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4.4.3 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
4.4.4 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
4.4.5 国家数字乡村的试点名单
4.4.6 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问题
4.4.7 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策
4.5 中国数字经济集群化发展
4.5.1 集群发展动力
4.5.2 集群规模状况
4.5.3 重点集群概况
4.5.4 新型集群案例
4.6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4.6.1 数字经济发展问题
4.6.2 推动跨界创新发展
4.6.3 数据隐私及伦理保护
4.6.4 建立科学的统计体系
第五章 2018-2020年数字经济竞争格局分析
5.1 数字经济竞争特点分析
5.1.1 以数据为竞争核心
5.1.2 以平台为竞争媒介
5.1.3 以跨界传导为方式
5.1.4 以寡头为竞争格局
5.2 数字经济影响国际经济竞争格局
5.2.1 数字经济重塑相关竞争关系
5.2.2 发达经济体参与竞争的举措
5.2.3 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思考
5.3 中国数字经济企业竞争格局
5.3.1 百强企业排名
5.3.2 创新公司名单
5.3.3 市场竞争实质
5.3.4 科学应对策略
5.4 中国数字经济区域竞争格局
5.4.1 各省竞争排名
5.4.2 城市竞争排名
5.4.3 县域竞争排名
第六章 2018-2020年数字经济人才及就业影响分析
6.1 数字人才发展状况分析
6.1.1 数字人才基本内涵
6.1.2 数字人才主要分类
6.1.3 数字人才区域特点
6.1.4 数字人才行业特点
6.1.5 数字人才结构问题
6.2 数字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6.2.1 政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2.2 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2.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3 数字经济与就业的关系
6.3.1 数字经济引发就业领域变革
6.3.2 三次产业数字转型吸纳就业
6.3.3 数字经济领域总体就业情况
6.3.4 地区数字经济产业就业情况
6.3.5 数字平台促就业助脱贫政策
6.4 数字经济与失业风险
6.4.1 结构性失业风险的基本内涵
6.4.2 数字技术或带来结构性失业
6.4.3 业态更替或带来结构性失业
6.4.4 产业升级或带来结构性失业
6.4.5 应对结构性失业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2018-2020年数字信息产业发展进程分析
7.1 电子信息制造业
7.1.1 总体运营情况
7.1.2 固定资产投资
7.1.3 通信设备制造业
7.1.4 电子元件制造业
7.1.5 电子器件制造业
7.1.6 计算机制造业
7.2 电信行业
7.2.1 总体运行情况
7.2.2 服务状况分析
7.2.3 流量消费规模
7.2.4 网络基础建设
7.2.5 区域发展状况
7.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7.3.1 总体运行情况
7.3.2 细分领域分析
7.3.3 地区运行情况
7.4 互联网产业
7.4.1 互联网基础资源概述
7.4.2 互联网资源应用状况
7.4.3 互联网接入环境分析
7.4.4 我国网民的上网时间
7.4.5 互联网百强企业发布
第八章 2018-2020年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
8.1 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综况
8.1.1 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内涵
8.1.2 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动因
8.1.3 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
8.1.4 三次产业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8.1.5 行业数字化转型潜在空间
8.1.6 典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空间
8.2 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
8.2.1 农业数字化关键环节
8.2.2 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8.2.3 种植业数字化
8.2.4 畜牧业数字化
8.2.5 渔业数字化
8.2.6 种业数字化
8.2.7 农垦数字化
8.2.8 农机装备数字化
8.2.9 农业数字化布局企业
8.3 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
8.3.1 工业数字化发展阶段
8.3.2 工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8.3.3 工业互联网发展提速
8.3.4 制造业数字化能力提升
8.3.5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
8.3.6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8.3.7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问题
8.3.8 5G逐步融合于工业领域
8.3.9 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
8.4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
8.4.1 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8.4.2 服务业数字的典型领域
8.4.3 传统零售行业的转型
8.4.4 消费领域的转型特点
8.4.5 平台经济的逐步崛起
8.4.6 金融相关领域的升级
8.4.7 旅游业的数字化改造
8.4.8 智慧物流的发展成效
8.4.9 社交娱乐的发展进程
8.4.10 内容产业升级发展领域
8.5 数字贸易改变贸易发展格局
8.5.1 数字贸易的内涵及特征
8.5.2 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占比
8.5.3 数字服务贸易增长状况
8.5.4 数字服务贸易结构特征
8.5.5 各国数字服务贸易格局
8.5.6 数字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8.5.7 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建议
8.6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
8.6.1 企业数量分布
8.6.2 转型需求分析
8.6.3 推荐项目发布
8.6.4 专项行动方案
8.6.5 转型发展机遇
8.6.6 企业转型方向
第九章 2018-2020年数字经济的创新支柱分析
9.1 大数据技术
9.1.1 大数据技术基本内涵
9.1.2 大数据产业链结构
9.1.3 大数据主要衍生业态
9.1.4 大数据技术政策环境
9.1.5 大数据总体市场规模
9.1.6 大数据交易市场状况
9.1.7 大数据产业百强企业
9.1.8 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
9.2 云计算技术
9.2.1 云计算技术的定义
9.2.2 云计算的基本分类
9.2.3 云计算的主要特点
9.2.4 云计算相关政策汇总
9.2.5 云计算产业发展规模
9.2.6 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
9.2.7 云计算服务商业模式
9.2.8 云计算企业典型模式
9.2.9 云计算助力产业发展
9.3 5G技术
9.3.1 5G技术基本内涵
9.3.2 5G技术应用领域
9.3.3 5G技术应用模式
9.3.4 5G技术应用效益
9.3.5 5G商用企业布局
9.3.6 5G产业政策环境
9.3.7 5G市场规模预测
9.4 人工智能技术
9.4.1 人工智能的基本内涵
9.4.2 人工智能的主要分类
9.4.3 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
9.4.4 人工智能步入黄金时期
9.4.5 人工智能专利申请规模
9.4.6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环境
9.4.7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分析
9.4.8 人工智能企业主体分类
9.4.9 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加大
9.4.10 人工智能经济效益巨大
9.5 区块链技术
9.5.1 区块链技术基本定义
9.5.2 区块链技术的主要分类
9.5.3 区块链产业链结构层次
9.5.4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图谱
9.5.5 区块链技术的政策环境
9.5.6 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规模
9.5.7 区块链技术市场布局主体
9.6 其他助力产业发展的技术
9.6.1 边缘计算技术
9.6.2 物联网技术
第十章 2018-2020年重点省市数字经济发展分析
10.1 广东省
10.1.1 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10.1.2 数字经济发展规模
10.1.3 数字经济政策环境
10.1.4 地区数字经济布局
10.1.5 数字经济发展重点
10.1.6 数字经济发展经验
10.2 江苏省
10.2.1 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10.2.2 数字经济发展规模
10.2.3 数字经济政策环境
10.2.4 数字江苏建设路径
10.2.5 数字经济发展方向
10.3 浙江省
10.3.1 数据经济政策环境
10.3.2 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
10.3.3 数据经济发展规模
10.3.4 数字经济发展特点
10.3.5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10.4 贵州省
10.4.1 数字经济发展优势
10.4.2 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10.4.3 数字经济发展挑战
10.4.4 疫情倒逼产业升级
10.4.5 数字经济人才目标
10.5 山东省
10.5.1 数字经济政策环境
10.5.2 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10.5.3 数字经济试点园区
10.5.4 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10.5.5 数字经济发展重点
10.5.6 数字经济发展对策
10.6 福建省
10.6.1 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10.6.2 数字经济发展特点
10.6.3 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10.6.4 数字经济专项扶持
10.6.5 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10.7 安徽省
10.7.1 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10.7.2 数字经济政策环境
10.7.3 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10.7.4 区域数据经济发展
10.7.5 数字经济总体规划
10.7.6 数字经济发展重点
10.7.7 数字经济发展重点
10.8 河北省
10.8.1 数字经济现状综述
10.8.2 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10.8.3 数字经济发展问题
10.8.4 数字经济面临形势
10.8.5 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10.8.6 数字经济区域布局
10.8.7 数字经济主要任务
10.8.8 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10.8.9 数字经济实施保障
10.9 北京市
10.9.1 数字经济现状综述
10.9.2 数字经济发展思路
10.9.3 数字经济基本原则
10.9.4 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10.9.5 数字经济重点任务
10.9.6 数字经济保障措施
10.10 天津市
10.10.1 数字经济现状综述
10.10.2 数字经济发展特点
10.10.3 数字经济发展问题
10.10.4 数字经济发展对策
10.10.5 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10.10.6 数字经济主要任务
10.10.7 数字经济保障措施
10.11 其他省区
10.11.1 合肥市
10.11.2 上海市
10.11.3 厦门市
10.11.4 辽宁省
10.11.5 陕西省
10.11.6 山西省
10.11.7 湖北省
10.11.8 湖南省
10.11.9 四川省
10.11.10 江西省
第十一章 2018-2020年数字经济典型园区项目分析
11.1 宁波杭州湾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
11.1.1 园区基本概况
11.1.2 园区招商动态
11.1.3 园区建设动态
11.2 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项目
11.2.1 园区基本概况
11.2.2 园区发展定位
11.2.3 园区发展优势
11.2.4 园区发展战略
11.2.5 园区发展措施
11.3 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
11.3.1 项目建设背景
11.3.2 园区发展优势
11.3.3 园区建设规划
11.3.4 产业发展布局
11.3.5 园区发展战略
11.4 焦作市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
11.4.1 园区基本情况
11.4.2 园区特点分析
11.4.3 园区建设动态
11.4.4 园区典型企业
第十二章 2017-2020年数字经济典型企业分析
12.1 企业的分类
12.1.1 直接提供生产及服务的企业
12.1.2 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替代的企业
12.1.3 培养现代产业新业态的企业
12.2 百度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企业财务状况
12.2.3 技术发展实力
12.2.4 布局数字经济
12.3 腾讯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企业财务状况
12.3.3 主要业务成就
12.3.4 布局数字经济
12.4 海康威视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布局数字经济
12.4.3 经营效益分析
12.4.4 业务经营分析
12.4.5 财务状况分析
12.4.6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4.7 公司发展战略
12.4.8 未来前景展望
12.5 分众传媒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布局数字经济
12.5.3 经营效益分析
12.5.4 业务经营分析
12.5.5 财务状况分析
12.5.6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5.7 未来前景展望
12.6 紫光股份
12.6.1 企业发展概况
12.6.2 布局数字经济
12.6.3 经营效益分析
12.6.4 业务经营分析
12.6.5 财务状况分析
12.6.6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6.7 公司发展战略
12.6.8 未来前景展望
12.7 易华录
12.7.1 企业发展概况
12.7.2 布局数字经济
12.7.3 经营效益分析
12.7.4 业务经营分析
12.7.5 财务状况分析
12.7.6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7.7 未来前景展望
12.8 软通动力
12.8.1 企业发展概况
12.8.2 技术发展实力
12.8.3 布局数字经济
第十三章 数字经济投融资状况分析
13.1 数字经济投融资环境分析
13.1.1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良好
13.1.2 发改委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13.1.3 数字经济投融资联盟成立
13.1.4 数字经济相关项目投资加快
13.2 数字经济投融资规模状况
13.2.1 融资事件数量
13.2.2 区域融资分布
13.2.3 融资行业分布
13.3 数字经济投融资逻辑分析
13.3.1 数字经济投资主线概述
13.3.2 数字经济投资潜力指标
13.3.3 数字经济投资潜力值
13.3.4 数字经济投资逻辑总结
13.4 数字经济投资前景展望
13.4.1 产业数字化投资潜力较大
13.4.2 数字经济基础技术投资加快
13.4.3 数字经济项目投资建设加快
第十四章  2021-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4.1 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4.1.1 数字经济发展前景
14.1.2 数字经济发展重点
14.1.3 疫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14.1.4 成为“十四五”发展重点
14.2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预测
14.2.1 技术创新
14.2.2 模式创新
14.2.3 管理创新
14.3  2021-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14.4 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挑战及路径分析
14.4.1 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挑战分析
14.4.2 逐步推动核心要素市场化发展
14.4.3 助推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
14.4.4 数字经济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
14.4.5 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治理水平
附录
附录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附录二:《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

图表目录
图表1 数字经济的部分定义
图表2 数字经济内涵的认识维度
图表3 数字经济的要素和载体
图表4 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
图表5 2002年-2022年全球互联网流量
图表6 2019年全球及不同组别国家数字经济规模
图表7 2019年各大洲数字经济规模
图表8 2019年各国数字经济规模
图表9 2019年全球及不同组别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情况
图表10 2019年各大洲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情况
图表11 2019年各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
图表12 2019年全球及不同组别国家数字经济增速与GDP增速
图表13 2019年各大洲数字经济增速
图表14 2019年各国数字经济增速
图表15 2019年全球及不同组别国家数字经济结构
图表16 2019年各国数字经济结构
图表17 2009-2019年全球100强公司中市值绝对增幅最高的10家
图表18 全球市值前10名公司
图表19 2019年全球及不同组别国家三次产业数字经济渗透
图表20 全球主要国家数据跨境流动战略与实践
图表21 超大型跨国数字企业收入和纳税情况
图表22 2005-2020年数字经济的相关政策梳理
图表23 2005-2020年数字经济的相关政策梳理(续)
图表24 我国主要省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汇总
图表25 2012-2020年全球大型数据中心增长状况
图表26 各国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
图表27 2010-2019年中国IDC行业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图表28 2016-2019年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
图表29 2019年全国数据中心利用率情况
图表30 2019年全国数据中心PUE情况
图表31 2016-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投资规模
图表32 疫情下欧美及亚洲各经济体CPI同比增速
图表33 2019-2020年欧美与亚洲地区失业率
图表34 数字经济产业链全景图
图表35 数字经济的四个发展阶段
图表36 数字经济的演变
图表37 2005-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及占比
图表38 2005-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与GDP增速
图表39 2014-2019年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
图表40 2014-2019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图表41 2005-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
图表42 2019年我国部分省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比、增速
图表43 2019年部分省市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及占GDP比重
图表44 2019年部分省市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及占GDP比重
图表45 数字产业化构成
图表46 2013-2019年我国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及增速
图表47 2012-2019年我国数字产业化内部结构
图表48 产业数字化构成
图表49 2016-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情况
图表50 2003-2020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
图表51 2003-2020年我国EGDI指数排名及数值变化情况
图表52 2003-2020年我国EGDI指数及OSI、TII、HCI指数变化情况
图表53 城市数字治理排名(前十)
图表54 二三线城市居民数字生活满意度情况
图表55 长三角数字治理水平领跑全国
图表56 全球数字平台市值Top10企业的市值占比
图表57 2015-2020年农村宽带用户规模
图表58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公示名单
图表59 2018年我国重点区域数字经济总量统计
图表60 2018年我国重点区域数字经济规模增速情况
图表61 2018年我国重点区域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情况
图表62 电商平台技术服务收入增长情况
图表63 增进数字经济与实体领域融合的跨界知识
图表64 强化国际数据隐私保护和伦理道德保护
图表65 2020年数字经济创新企业100强(一)
图表66 2020年数字经济创新企业100强(二)
图表67 2020年数字经济创新企业100强(三)
图表68 2020年数字经济创新企业100强(四)
图表69 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省级排名Top10
图表70 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省级增速排名Top10
图表71 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市级排名Top10
图表72 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市级增速排名Top10
图表73 典型县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排名
图表74 数字人才的主要分类
图表75 数字人才前十城市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