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5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预测报告
2021-06-25
  • [报告ID] 154201
  • [关键词] 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分析
  • [报告名称] 2021-2025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1/6/6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目前,测绘与地理信息、安防监控、巡检、消防救灾、农林植保是工业无人机主要的应用场景。2015年以来,我国工业无人机各领域应用规模逐年上升,随着工业无人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无人机应用需求仍将持续提升,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将更加深化、细化,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从市场结构看,近年来,我国测绘领域工业无人机应用规模占比逐年上升,未来或将成为工业无人机最大应用领域。

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广泛,未来仍将不断扩大

目前,工业无人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安防监控、地理测绘、快递物流、医疗急救、环境保护、高速公路管理、水利应用、航空测绘、旅游业、海事监察、气象监测、反恐防暴等。随着工业无人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无人机应用需求的提升,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将更加深化、细化,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各领域应用规模逐年上升,增速波动幅度较大

从应用规模上看,2015年以来,我国不同领域工业无人机应用规模逐年上升。2019年,我国农林植保、巡检、地理测绘、安防监控、消防救灾、快递物流领域市场应用规模分别为46.6亿元、28.48亿元、34.31亿元、10.91亿元、6.04亿元、0.01亿元。

从增速上看,2015-2019年,农林植保、地理测绘、安防监控应用市场规模增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巡检、消防救灾应用规模增速整体下降。其中,2019年,各领域应用规模增速均有所下降。

测绘领域应用占比逐年上升,或将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2019年中国工业无人机主要应用领域里,农林植保占比最大,约30.70%,其次为测绘与地理信息、巡检、安防监控及消防救灾,占比分别为22.61%、18.76%、7.19%及3.98%。

从应用占比变化趋势上看,2015年以来,农林植保占比较高,但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测绘应用占比则逐年上升。若以此趋势变化,至2020年,测绘领域工业无人机应用规模占比约将超过农林植保领域占比,测绘领域或将成为工业无人机最大应用领域。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工业级无人机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工业级无人机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工业级无人机。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工业级无人机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工业级无人机。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2019-2021年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章 2019-2021年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分析
2.1 2019-2021年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态势
2.1.1 行业发展背景
2.1.2 市场发展现状
2.1.3 产品应用分析
2.1.4 行业标准发布
2.1.5 国家战略性产业
2.1.6 行业商业模式
2.1.7 产业链分析
2.2 2019-2021年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分析
2.2.1 市场竞争格局
2.2.2 应用领域分析
2.2.3 行业主要参与者
2.3 2019-2021年消费级民用无人机市场分析
2.3.1 市场发展概况
2.3.2 市场竞争格局
2.3.3 产品发布动态
2.3.4 技术研发进展
2.3.5 市场发展潜力
2.4 中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4.1 技术发展困境
2.4.2 产业市场困境
2.4.3 行业政策影响
第三章 2019-2021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发展
3.1 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链分析
3.1.1 产业链构成
3.1.2 产业价值链
3.2 2019-2021年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
3.2.1 市场发展规模
3.2.2 市场应用结构
3.2.3 市场发展前景
3.3 2019-2021年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分析
3.3.1 市场规模现状
3.3.2 市场结构分析
3.3.3 市场需求分析
3.3.4 产品用途分析
3.3.5 产品客户群体
3.4 2019-2021年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发展动态
3.4.1 “蝗3.0”
3.4.2 PloughUAV
3.4.3 云峰无人机
3.5 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发展困境
3.5.1 研发力量薄弱
3.5.2 价格成本较高
3.5.3 政策法规不足
3.5.4 未纳入空管领域
3.6 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发展对策
3.6.1 加强顶层设计
3.6.2 多层次开发市场
3.6.3 加快出台行业标准
第四章 2019-2021年中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分析
4.1 2019-2021年中国植保无人机行业总况
4.1.1 行业相关概述
4.1.2 植保作业优势
4.1.3 产业发展地位
4.1.4 产业链条解析
4.1.5 产品购买用户
4.1.6 产品影响分析
4.2 2019-2021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发展动态
4.2.1 市场发展形势
4.2.2 市场发展规模
4.2.3 运营模式分析
4.2.4 植保服务价格
4.2.5 未来发展战略
4.3 2019-2021年植保无人机企业研发进展
4.3.1 极飞科技
4.3.2 大疆(DJI)
4.3.3 常峰
4.3.4 其他企业
4.4 植保无人机市场推广策略分析
4.4.1 政企联合推广
4.4.2 建立培训制度
4.4.3 制定行业标准
4.4.4 施药技术标准
4.4.5 加大研发投入
4.5 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流程
4.5.1 确定防治任务
4.5.2 确定飞防队伍
4.5.3 相关物资准备
4.5.4 开始飞防作业
4.6 植保无人机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4.6.1 电池性能待提升
4.6.2 技术规范推进慢
4.6.3 作业性能待提高
4.6.4 后市场亟需搭建
4.6.5 发展应对措施
4.7 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4.7.1 行业发展潜力
4.7.2 行业发展趋势
4.7.3 未来发展前景
4.7.4 市场发展方向
第五章 2019-2021年中国物流无人机市场发展分析
5.1 2019-2021年物流无人机行业发展分析
5.1.1 行业发展历程
5.1.2 行业发展优势
5.1.3 快递收发流程
5.1.4 核心运行模块
5.1.5 市场发展机遇
5.1.6 未来发展展望
5.2 物流无人机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国家法律法规因素
5.2.2 技术安全稳定因素
5.2.3 受众偏好限制因素
5.2.4 运营安全风险因素
5.2.5 平均使用成本因素
5.3 2019-2021年全球重点国家物流无人机发展分析
5.3.1 美国
5.3.2 芬兰
5.3.3 新加坡
5.3.4 澳大利亚
5.4 2019-2021年相关企业物流无人机研发动态
5.4.1 DHL
5.4.2 Amazon
5.4.3 UPS
5.4.4 顺丰
5.4.5 京东
5.4.6 菜鸟
5.4.7 其他企业
5.5 物流无人机行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5.5.1 行业发展难点
5.5.2 市场发展威胁
5.5.3 市场发展阻碍
5.5.4 驱动发展策略
第六章 2019-2021年工业级无人机其他应用领域分析
6.1 2019-2021年电力巡检无人机市场发展分析
6.1.1 行业发展动态
6.1.2 市场空间测算
6.1.3 产品运用优势
6.1.4 巡检机型选择
6.1.5 行业技术水平
6.1.6 行业标准发布
6.1.7 行业发展前景
6.2 2019-2021年遥感测绘无人机市场发展分析
6.2.1 行业发展概述
6.2.2 产品优势分析
6.2.3 遥感系统构成
6.2.4 质量控制要点
6.2.5 遥感测绘应用
6.2.6 应用发展动态
6.2.7 应用存在问题
6.3 2019-2021年灾后救援无人机市场发展分析
6.3.1 行业发展概况
6.3.2 产品发展优势
6.3.3 市场综合分析
6.3.4 灾后救援应用
6.3.5 产品运用案例
6.4 2019-2021年其他民用无人机市场发展分析
6.4.1 街景工作无人机
6.4.2 环保工作无人机
6.4.3 确权工作无人机
6.4.4 农业保险无人机
6.4.5 无人机+政府服务
6.4.6 影视剧拍摄无人机
第七章 2019-2021年工业级无人机相关行业发展分析
7.1 2019-2021年锂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7.1.1 全球市场规模
7.1.2 中国市场规模
7.1.3 企业发展状况
7.1.4 行业地方标准
7.1.5 行业发展瓶颈
7.1.6 行业需求预测
7.1.7 行业发展趋势
7.2 2019-2021年传感器发展分析
7.2.1 产业发展概况
7.2.2 行业发展现状
7.2.3 市场竞争布局
7.2.4 行业技术进展
7.2.5 行业发展建议
7.2.6 行业发展趋向
7.3 2019-2021年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
7.3.1 产品类型分析
7.3.2 行业发展概况
7.3.3 产业发展形势
7.3.4 产品技术要求
7.3.5 市场发展潜力
7.3.6 发展规模预测
7.4 2019-2021年导航系统产业发展分析
7.4.1 全球产业形势
7.4.2 全球市场规模
7.4.3 中国产业现状
7.4.4 导航技术分析
7.4.5 技术研发进程
7.4.6 行业发展趋势
7.5 2019-2021年飞控系统发展分析
7.5.1 飞控系统分类
7.5.2 飞控系统剖析
7.5.3 技术要求差异
7.5.4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
第八章 2019-2021年工业级无人机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8.1 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主营产品介绍
8.1.3 企业投资情况
8.1.4 企业发展愿景
8.2 北京蜂巢农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主营产品介绍
8.2.3 商业模式分析
8.2.4 企业融资情况
8.3 易瓦特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企业发展布局
8.3.3 主营产品介绍
8.3.4 企业发展动向
8.4 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企业优势分析
8.4.3 企业产品介绍
8.4.4 企业发展动态
8.5 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主营产品介绍
8.5.3 企业投融资情况
8.6 其他民用专业级无人机企业
8.6.1 武汉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
8.6.2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8.6.3 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第九章 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投资分析
9.1 行业投资机遇
9.1.1 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9.1.2 产业配套设施成熟
9.1.3 政策激活产业市场
9.2 行业投资壁垒
9.2.1 技术壁垒
9.2.2 资金壁垒
9.2.3 许可壁垒
9.3 投资风险预警
9.3.1 监管风险
9.3.2 政策风险
9.3.3 产品竞争风险
9.4 投资策略建议
9.4.1 产业链投资策略
9.4.2 细分市场投资策略
9.4.3 产业融合投资策略
第十章 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0.1 中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0.1.1 行业投资前景
10.1.2 未来发展方向
10.1.3 行业发展趋势
10.1.4 行业发展预测
10.2 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发展前景展望
10.2.1 未来发展机遇
10.2.2 未来发展趋势
10.2.3 行业发展潜力
10.3 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0.3.1 价格降低
10.3.2 普及度提高
10.3.3 技术水平提升
10.3.4 政策愈加完善
10.3.5 智能化水平提高
10.3.6 衍生品市场扩大
10.4  2021-2025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预测分析

附录
附录一: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附录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
附录三: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
附录四: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
附录五: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附录六: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图表目录
图表 2012-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2-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 2012-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 2010-2018年中国贸易顺差走势
图表 201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8年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2-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图表 2008-2018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势
图表 2012-201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图表 2016-2018年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
图表 2012-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图表 2016-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图表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图表 无人机系统构成和核心技术
图表 美国“全球鹰”军用无人机主要结构
图表 无人机各种导航技术简介
图表 中国军用无人机研制体系
图表 2011-2018年中国工业无人机专利申请情况
图表 2012-2018年中国工业无人机专利公开情况
图表 中国工业无人机申请人情况
图表 中国工业无人机专利技术构成情况
图表 民用无人机兴起背景
图表 世界民用无人机不同领域销售额占比
图表 不同用途民用无人机
图表 我国民用无人机发展阶段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