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5年中国碳中和战略产业发展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2021-08-13
  • [报告ID] 156862
  • [关键词] 碳中和战略产业发展
  • [报告名称] 2021-2025年中国碳中和战略产业发展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1/8/8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8000 电子版8000 印刷+电子85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1、定义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较为庞大

目前,我国碳中和产业链核心产业架构从碳排放到碳吸收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前端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用低碳替代高碳、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中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完善低碳发展机制等;后端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度,促进资源品的回收再利用;

自然循环端加强生态碳汇,包括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增加碳吸纳量。

此外,碳交易作为碳中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碳中和产业背景

1、碳排放情况:中国是全世界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能源领域碳排放最多

碳达峰与碳中和两者的目的与意义都是限制碳排放量。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其中温室效应是最为直接且严重的问题。202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的基线升高了约1.25°C,比1981年至2010年的参考期升高了0.6°C,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因此控制碳排放量有长远且重要的发展意义。

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由77.1亿吨提升至98.3亿吨,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虽然我国也遭受肺炎疫情影响,但由于疫情控制迅速,整体影响明显低于全球水平,初步估计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降幅约为1.7%,据此测算,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约为96.6亿吨。

从碳排放来源来看,我国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包括能源供给以及能源消耗)领域,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来自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7%;工业过程碳排放量占14%;农业及废弃物碳排放占比分别为7%和2%。

2、产业政策背景: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

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在2020年9月份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向全世界表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并且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远目标。随后再多次重大工作会议和对外问答过程中提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

碳中和产业发展历程:已正式将“碳中和”理念纳入顶层布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5年6月,我国总理在法国访问期间宣布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为未来“碳中和”目标跨出了阶段性的步伐。2020年9月,我国领导人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首次推出“碳中和”。2021年3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意味着中国已正式将“碳中和”理念纳入顶层布局。

碳中和产业发展现状

1、采取“两大发展路径、三步走”发展策略

根据我国碳排放产业的分布,碳排放大部分是来自于发电和工业端,其次是交通行业,而农业与商业占比较少。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可避免的排放和不可避免的排放。

在可避免的方向上,国家提出优先解决电力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进而完成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化,最终实现深度脱碳。在不能完全避免排放的领域,可通过碳捕捉、利用、封存技术(CCUS)或者通过森林、海洋进行自然吸收,最终实现碳中和。

从目前我国碳排放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碳中和”基本确定三步走策略,首先在2030年完成碳达峰;其次在2045年前快速降低碳排放;最后再2060年实现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

2、细分市场之前端:能源替代

在碳中和产业链中,前端能源替代是指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用低碳替代高碳、清洁能源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消费,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可以从产业链前端减少碳排放量。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截止2020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53.43GW,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2.81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7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5102.7万千瓦均较2019年有所增长。

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增长。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24.3%。

3、细分市场之中端:节能减排

在碳中和产业链中,中端主要表现为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完善低碳发展机制等,代表性行业包括钢铁、化工、建材、造纸、有色、交运行业等。

 (1)钢铁:领先企业积极发布碳中和行动计划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已基本明确。正在编制的《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目前已形成修改完善稿,初步确定行业达峰目标和重点任务。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中国宝武、河钢、包钢、鞍钢4家钢企发布碳中和行动计划。

 (2)建筑:水泥能耗近年下降,但碳排放量控制仍需加强

中国建筑行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排放了约21亿吨二氧化碳,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0%,也占全球建筑总排放量的20%。这部分碳排放被称为“运营碳排放”。

建筑行业中的水泥工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中最为主要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来源之一。2015-2020年,在我国政府和行业的集体努力下,我国水泥制造业生产每吨水泥的能源消费量从0.112吨标准煤下降到0.108吨标准煤,但吨水泥碳排放量从0.463吨上升到0.517吨。因此我国水泥行业仍需继续加强节能减排。

 (3)交运:电气化转型

——铁路交通运输电气化:电气化率逐年提升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逐渐往电气化转型。2013-2020年,我国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数和电气化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我国电气化里程10.7万公里,比2019年增长0.7万公里;铁路电化率达72.8%,较2019年增长0.9%。

 

——公路交通运输电气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提升

公路交通运输电气化方面,新能源汽车是典型代表。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5.4%,较2019年有所攀升。

(4)低碳发展机制:完善绿色发展机制,碳中和债券发行提速

2021年3月1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使我国成为首个在全球以“碳中和”贴标绿债、建立碳中和债券市场机制的国家。根据《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碳中和债是指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的债务融资工具。目前,我国碳中和债券发行主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自2021年2月首只碳中和债券发行到2021年6月,银行间市场发行共发行 92只绿色债券,其中碳中和债共有51只,占比约55.4%。发行的碳中和债包含了信用债、利率债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合计发行规模 822.9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共发行65只绿色债券,其中碳中和债共有31只,占比47.7%。发行产品一般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合计金额有310.19亿元。从发行人类别来看,目前碳中和债券以电力行业为主,合计占比为43.9%。

4、细分市场之后端:碳吸收

森林、湿地及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森林碳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

根据2020年12月国家林草局介绍,目前我国森林碳储量超过92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折合碳汇大约7到8亿吨。“十四五”期间,我国森林覆盖率有望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随着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的提升,未来我国森林碳汇还将逐步提高。

5、细分市场之碳交易:碳交易市场规模创新高

2012年以前,中国碳市场发展较缓慢,主要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主。随着后京都时代到来,中国开启了碳市场建设工作,对建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做出了相应决策部署。2011年11月,中国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拉开碳市场建设帷幕。从2013年6月,深圳率先开展交易,其他试点地区也在2013年到2014年先后启动市场交易。

从我国2014-2020年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情况来,成交量整体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趋势,2017年我国碳交易成交量最大,为4900.3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全年,我国碳交易市场完成成交量4340.0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40.85%。

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金额变化情况来看,2014-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仅在2017、2018两年有小幅度减少。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了1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3.49%,创下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新高。

碳中和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全国各地协同发展

碳中和产业发展需全国各地协同发展,一方落后必将拖全局后退,因此在我国明确双碳发展目标之后,全国各地均抓紧制定碳中和行动方案,从目前各地已发布方案来看,全国各省市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以及能源产业结构,或注重发展清洁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或加大高碳产业节能减排,还有部分地区大力发展碳中和金融市场推进地区节能减排。

其中,碳市场机制特别是碳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资本向低碳领域流动,有利于激发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应用低碳产品,带动企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发生转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培育和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动力。

从各个试点地区的交易情况来看,湖北省和广东省的碳交易中心的市场规模要远超于其他地区,其中湖北省的碳交易总量和碳交易总额都位列首位,分别为7827.65万吨和16.88亿元。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和重庆五个市内,北京和深圳的碳交易相对活跃,其中北京的碳交易额总共为9.06亿元,深圳的碳交易总额共7.38亿元。

2、企业竞争:参与企业众多

在碳中和产业中参与企业众多,每个领域的优势竞争者各不相同。如三峡能源、隆基股份、长江电力则是专注于碳中和产业链中的能源替代,包钢股份、河钢股份、海螺水泥则是专注于碳中和产业链中的节能减排,福建金森和远达环保则是碳吸收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中成碳资产和恒生电子是碳交易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在前段能源替代方面,中光伏发电行业、风力发电行业、水力发电行业中的企业主要为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其中光伏发电运营规模第一的是国家电投,光伏发电运营规模达到32632.7MW。

在风力发电行业,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排名首位的是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装机容量达3868.02万千瓦,占全国统计装机容量的22.72%。在水力发电行业,长江电力是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

碳中和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海洋石化开采产业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煤炭,主要是因为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备较少,依赖进口。然而根据目前已探明的南海盆地石油储量大约在200-30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16万亿立方米。海洋石化的开采和利用能大大缓解我国对煤炭的需求,从而减少碳排放量,因此海洋开采行业将有望快速发展。

2、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

由于我国的工业大体量和高数量碳排放,由此可见我国未来碳交易市场容量将是巨大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个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3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随着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未来我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到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

3、碳中和相关投资总额或在140万亿左右

国内许多机构均对碳中和下的新增直接投资做了测算,其中中国投资协会发布的《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中测算 “碳中和”相关的投资规模约70万亿;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预测投资规模在127.2-174.4万亿之间;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人员预测“碳中和”新增投资将超过139万亿元。

综合各家结果,《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的测算相对保守,而清华大学和发改委价格检测中心的测算结果大致相同。综合后,碳中和带来的相关投资总额或在140万亿左右。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碳中和战略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碳中和战略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碳中和战略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碳中和战略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碳中和战略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碳中和战略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碳中和战略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碳中和战略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碳中和战略。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碳中和战略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碳中和战略。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碳中和战略产业发展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碳中和及碳达峰基本概述
第二章 2019-2021年全球碳中和战略分析
2.1 全球碳中和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2.1.1 国际气候行动进展情况
2.1.2 疫情对气候行动的影响
2.1.3 全球碳中和战略背景
2.1.4 全球碳中和发展历程
2.1.5 各国碳中和战略布局
2.1.6 全球碳中和技术部署
2.1.7 全球碳中和推进路径
2.1.8 全球碳中和经验启示
2.2 全球碳中和建设方略分析
2.2.1 国家层面
2.2.2 城市层面
2.2.3 行业层面
2.2.4 个人层面
2.3 全球碳中和战略企业实践进展
2.3.1 科技企业
2.3.2 石油公司
2.3.3 金融机构
2.3.4 对我国的启示
2.4 美国碳中和战略布局
2.4.1 节能减排规划
2.4.2 碳中和战略背景
2.4.3 碳中和战略部署
2.4.4 碳减排效果显著
2.4.5 碳减排区域布局
2.4.6 碳中和企业布局
2.4.7 碳中和战略挑战
2.5 欧洲碳中和战略布局
2.5.1 碳中和布局优势
2.5.2 碳中和相关政策
2.5.3 碳中和基本布局
2.5.4 碳减排主要措施
2.5.5 碳排放管理成果
2.5.6 碳排放交易体系
2.5.7 碳中和战略挑战
2.5.8 碳中和战略目标
2.6 亚洲碳中和战略布局
2.6.1 日本
2.6.2 韩国
2.6.3 新加坡
2.7 其他地区
2.7.1 新西兰
2.7.2 澳大利亚
第三章 2019-2021年中国碳中和发展环境
3.1 经济环境
3.1.1 宏观经济概况
3.1.2 工业运行情况
3.1.3 转型升级态势
3.1.4 宏观经济展望
3.2 社会环境
3.2.1 人口规模与构成
3.2.2 城镇化发展水平
3.2.3 居民收入水平
3.2.4 居民消费水平
3.3 能源环境
3.3.1 能源生产规模
3.3.2 能源消费规模
3.3.3 能源消费结构
3.3.4 清洁能源消费
3.3.5 能耗强度分析
3.3.6 能源总体投资
3.3.7 能源新兴技术
3.4 技术环境
3.4.1 碳中和亟需科技支撑
3.4.2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要求
3.4.3 技术发展总体目标路径
3.4.4 碳中和愿景下科技发展建议
第四章 2019-2021年中国碳中和政策环境
4.1 碳中和政策体系
4.1.1 政策历程
4.1.2 政策汇总
4.1.3 政策体系
4.1.4 行业标准
4.2 碳中和政策成果
4.2.1 中央层面
4.2.2 部委层面
4.2.3 地方层面
4.2.4 细分领域
4.3 重点碳中和政策解读
4.3.1 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
4.3.2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4.3.3 应对气候变化指导意见
4.3.4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4.4 碳中和政策建议分析
第五章 2019-2021年中国碳中和战略分析
5.1 2019-2021年中国碳排放综况简述
5.1.1 碳排放总量规模
5.1.2 碳排放下降斜率
5.1.3 碳排放结构分布
5.2 2019-2021年中国碳中和战略发展状况
5.2.1 碳中和基础优势
5.2.2 碳中和发展历程
5.2.3 碳中和实践进展
5.2.4 碳中和园区落地
5.2.5 碳中和发展挑战
5.2.6 碳中和发展机遇
5.3 2019-2021年中国碳中和战略实现基本路径
5.3.1 森林碳汇
5.3.2 负碳科技
5.3.3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5.3.4 电力装机清洁化
5.3.5 终端能源电气化氢能化
5.3.6 工业过程脱碳与工艺变革
5.4 2019-2021年各省碳中和战略实践进展
5.4.1 明确战略目标
5.4.2 供给侧层面
5.4.3 需求侧层面
5.4.4 提高能耗降低要求
5.4.5 生态碳汇与低碳技术
5.5 2019-2021年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分析
5.5.1 CCUS发展形势
5.5.2 CCUS发展现状
5.5.3 CCUS项目成本
5.5.4 CCUS发展重点
5.6 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
5.6.1 排放路径
5.6.2 技术路径
5.6.3 社会路径
5.7 中国碳中和建设问题和推进策略
5.7.1 实现碳中和任务艰巨
5.7.2 碳中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5.7.3 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方式
5.7.4 实现碳达峰重点任务
5.7.5 加快各领域深度脱碳
5.7.6 多措并举推进碳减排
第六章 碳中和对环保行业的影响分析
6.1 环保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6.1.1 碳中和下环保行业政策环境
6.1.2 碳中和下环保产业需求分析
6.1.3 碳中和下环保行业投资框架
6.1.4 碳中和下环保产业投资规模
6.2 碳中和下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分析
6.2.1 碳中和下垃圾焚烧技术发展
6.2.2 碳中和下垃圾处理企业合作
6.2.3 碳中和下垃圾分类区域实践
6.2.4 碳中和下垃圾处理对策建议
6.3 碳中和下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分析
6.3.1 碳中和对环境监测的影响
6.3.2 碳中和下环境监测企业布局
6.3.3 碳中和下环境监测发展前景
6.4 碳中和下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分析
6.4.1 碳中和下污水处理能耗情况
6.4.2 碳中和下污水处理技术发展
6.4.3 碳中和目标下污水处理厂转型
6.4.4 碳中和下污水处理发展对策
6.5 碳中和下污泥处理行业发展分析
6.5.1 碳中和下污泥处理基本概述
6.5.2 污泥处理碳排放核算关键要素
6.5.3 污泥主流处理工艺碳排放差异
6.5.4 碳中和下污泥处理发展方向
6.6 碳中和下固废处理行业发展分析
6.6.1 固废处理行业政策环境
6.6.2 固废平台联合助力碳中和
6.6.3 固废处理行业发展问题
6.6.4 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
6.6.5 碳中和下固废处理策略
6.7 碳中和下节能减排行业发展分析
6.7.1 节能是实现碳中和最重要手段
6.7.2 节能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6.7.3 碳中和对节能减排提出的要求
6.7.4 碳中和下推动节能减排的建议
6.8 碳中和下环卫装备行业发展分析
6.8.1 碳中和对新能源环卫车的影响
6.8.2 碳中和下环卫装备发展现状
6.8.3 碳中和下环卫装备企业发展
6.8.4 碳中和下环卫装备的发展前景
第七章 碳中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7.1 化工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7.1.1 化工行业碳减排政策
7.1.2 化工行业碳排放情况
7.1.3 碳中和利好化工行业
7.1.4 化工企业布局碳中和
7.1.5 碳中和下行业发展对策
7.1.6 碳中和下行业发展前景
7.2 碳中和下石化行业发展分析
7.2.1 石化行业发布碳中和宣言
7.2.2 石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果
7.2.3 碳中和下石化企业战略布局
7.2.4 碳中和下石化企业国际经验
7.2.5 碳中和下石化行业发展挑战
7.2.6 碳中和下石化行业应对策略
7.3 碳中和下煤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7.3.1 煤化工行业碳排放情况
7.3.2 煤化工行业碳中和政策
7.3.3 碳中和下提升产业集中度
7.3.4 碳中和推动新工艺技术发展
7.3.5 碳中和下甲醇燃料份额提升
7.3.6 碳中和下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
第八章 碳中和对能源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
8.1 碳中和下煤炭行业发展分析
8.1.1 碳中和下煤炭行业发展环境
8.1.2 碳中和下煤炭行业发展形势
8.1.3 我国煤炭行业的碳排放情况
8.1.4 碳中和下煤炭行业区域布局
8.1.5 碳中和下煤炭行业应对策略
8.1.6 碳中和下煤炭行业发展建议
8.2 碳中和下光伏行业发展分析
8.2.1 碳中和下光伏行业政策利好
8.2.2 碳中和下光伏行业竞争态势
8.2.3 碳中和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
8.2.4 碳中和下光伏行业发展策略
8.2.5 碳中和下光伏行业发展前景
8.3 碳中和下风电行业发展分析
8.3.1 碳中和推动风电行业发展
8.3.2 碳中和下风电行业发展现状
8.3.3 碳中和下风电行业项目动态
8.3.4 碳中和下风电行业发展机遇
8.3.5 碳中和下风电行业发展挑战
8.3.6 碳中和下风电行业发展对策
8.4 碳中和下水电行业发展分析
8.4.1 碳中和下水电行业发展状况
8.4.2 水电稳健增长助力碳中和战略
8.4.3 碳中和下水电行业发展挑战
8.4.4 碳中和下水电行业发展趋势
8.5 碳中和下核电发展分析
8.5.1 碳中和下核电行业发展环境
8.5.2 碳中和下核电行业发展状况
8.5.3 碳中和下核电企业布局情况
8.5.4 碳中和下核电行业发展问题
8.5.5 碳中和下核电行业发展对策
8.5.6 碳中和下核电行业发展前景
8.6 碳中和下生物质能发展分析
8.6.1 碳中和下生物质能发展现状
8.6.2 碳中和下生物质能项目动态
8.6.3 碳中和下生物质能发展机遇
8.6.4 碳中和下生物质能发展前景
8.7 碳中和下储能产业发展分析
8.7.1 碳中和下发展储能的重要性
8.7.2 碳中和下发展储能战略意义
8.7.3 碳中和下储能发展阶段路径
8.7.4 碳中和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
8.7.5 碳中和下储能产业顶层设计
8.8 碳达峰目标导向下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
8.8.1 可再生能源发展挑战
8.8.2 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
8.8.3 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
8.9 碳中和约束下我国中长期能源电力发展展望
8.9.1 中长期能源发展
8.9.2 中长期电力发展
8.9.3 能源电力碳减排贡献
第九章 碳中和对建材行业的影响分析
9.1 建材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9.1.1 建材行业碳中和相关政策
9.1.2 碳中和倒逼建材行业结构调整
9.1.3 建材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9.1.4 碳中和下建材行业发展前景
9.2 碳中和下水泥行业发展分析
9.2.1 水泥行业碳排放情况
9.2.2 水泥企业降能耗方式
9.2.3 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路径
9.2.4 水泥或将优先纳入碳交易市场
9.2.5 碳中和对水泥行业的影响分析
9.3 碳中和下玻璃行业发展分析
9.3.1 玻璃行业碳排放来源
9.3.2 玻璃行业碳排放情况
9.3.3 玻璃行业碳交易市场
9.3.4 玻璃行业碳减排路径
9.3.5 碳中和对玻璃行业的影响
9.3.6 碳中和下光伏玻璃企业布局
9.4 碳中和下涂料行业发展分析
9.4.1 碳中和下涂料行业转型变革
9.4.2 碳中和下涂料行业发展态势
9.4.3 碳中和下涂料企业布局动态
9.4.4 碳中和下涂料行业发展趋势
第十章 碳中和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分析
10.1 汽车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10.1.1 汽车行业碳排放情况
10.1.2 汽车行业碳强度分析
10.1.3 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政策
10.1.4 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成果
10.1.5 汽车企业碳中和领域布局
10.1.6 汽车行业碳中和实施路径
10.1.7 汽车行业实现碳中和必要性
10.1.8 主要经济体汽车碳中和目标
10.1.9 汽车产业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10.1.10 主要国家和企业碳中和经验借鉴
10.2 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10.2.1 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10.2.2 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
10.2.3 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经营
10.2.4 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
10.2.5 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10.2.6 新能源车财政补贴助力碳中和
10.2.7 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车发展挑战
10.3 碳中和下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10.3.1 碳中和下动力电池发展地位
10.3.2 碳中和下动力电池发展成果
10.3.3 碳中和下动力电池产品研发
10.3.4 碳中和下动力电池发展机遇
10.4 碳中和下汽车报废行业发展分析
10.4.1 碳中和下汽车报废行业发展环境
10.4.2 碳中和下汽车报废行业发展状况
10.4.3 碳中和下汽车报废行业市场规模
10.4.4 碳中和下汽车报废企业竞争格局
10.5 汽车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对策及措施
10.5.1 提升传统汽车节能技术
10.5.2 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10.5.3 支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10.5.4 倡导共享绿色出行方式
10.5.5 优化交通系统助力节能减排
10.5.6 通过数字科技和智能化节能
10.5.7 坚持绿色多样化能源发展道路
10.5.8 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
10.6 实现2060年汽车产业碳中和目标“三步走”
10.6.1 碳减排路线
10.6.2 碳减排情景
10.6.3 碳中和阶段
第十一章 碳中和对电解铝行业的影响分析
11.1 碳中和下电解铝行业发展状况
11.1.1 电解铝碳排放情况
11.1.2 电解铝碳排放来源
11.1.3 碳中和对供给端的影响
11.1.4 碳中和对需求端的影响
11.1.5 碳中和对成本端的影响
11.2 碳中和下电解铝行业节能减排路径分析
11.2.1 供给侧改革明确电解铝产能红线
11.2.2 水电占比料将提升加速能源转型
11.2.3 利用循环再生技术带动再生铝发展
11.3 碳中和下电解铝相关企业发展分析
11.3.1 神火股份
11.3.2 云铝股份
11.3.3 索通发展
11.3.4 顺博合金
第十二章 碳中和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分析
12.1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发展状况
12.1.1 钢铁行业转型必要性
12.1.2 钢铁行业碳中和政策
12.1.3 钢铁行业碳排放情况
12.1.4 钢铁企业碳减排布局
12.1.5 碳中和下行业投资机会
12.1.6 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路径
12.1.7 碳中和促使行业二次供改
12.1.8 碳中和下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12.2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12.2.1 产能淘汰及兼并重组双提速
12.2.2 电炉炼钢比例及废钢用量双提升
12.2.3 绿色钢企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增厚业绩
12.3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生产工艺方向
12.3.1 长流程和短流程碳排放的比较
12.3.2 短流程取代长流程的难点与前景
12.3.3 不同流程碳减排的主要技术手段
12.4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12.4.1 结构优化趋势
12.4.2 产能转移趋势
12.4.3 原料进口趋势
12.4.4 未来布局重点
第十三章 碳中和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分析
13.1 交通运输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13.1.1 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情况
13.1.2 碳中和对交通行业的影响
13.1.3 碳中和促交通运输方式变革
13.1.4 碳中和下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
13.1.5 碳中和下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13.1.6 碳中和下交通运输业国际经验
13.2 碳中和下航空业发展分析
13.2.1 航空业能耗现状
13.2.2 航空业节能减排
13.2.3 航空业供需格局
13.2.4 航空业低碳技术
13.2.5 航空企业碳中和布局
13.3 碳中和下航运业发展分析
13.3.1 船舶碳排放情况
13.3.2 航运业碳中和政策
13.3.3 碳中和对航运业的影响
13.3.4 碳中和下航运业技术发展
13.3.5 碳中和引领船舶发展方向
13.4 碳中和下公路和铁路运输发展分析
13.4.1 公路运输碳减排情况
13.4.2 公路货运行业低碳发展
13.4.3 碳中和下铁路运输发展
13.4.4 碳中和下铁路电气化趋势
13.5 碳中和下交通运输业脱碳途径
13.5.1 优化能源结构
13.5.2 优化运输结构
第十四章 碳中和对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14.1 金融业总体发展情况
14.1.1 金融业支持碳中和国际经验
14.1.2 碳中和下金融行业发展风险
14.1.3 碳中和下金融业发展机遇挑战
14.1.4 碳中和下金融业发展政策建议
14.1.5 碳中和下金融业发展策略对策
14.2 碳中和下绿色金融发展分析
14.2.1 碳中和为绿色金融带来新动力
14.2.2 碳中和开启绿色金融发展新篇章
14.2.3 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14.2.4 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态势
14.2.5 碳中和目标下探索绿色金融新模式
14.2.6 碳中和下绿色普惠金融先行探索
14.2.7 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对策
14.2.8 完善绿色低碳技术的基础设施
14.3 碳中和下银行发展分析
14.3.1 碳中和下银行布局动态
14.3.2 碳中和下银行发展机遇
14.3.3 碳中和下银行发展挑战
14.3.4 碳中和下银行应对策略
14.3.5 碳中和对银行业的影响
14.3.6 碳中和对银行业的启示
14.4 碳中和目标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
14.4.1 影响金融市场制度环境
14.4.2 影响金融部门资产配置
14.4.3 对金融风险的潜在影响
第十五章 2019-2021年碳交易市场运行状况
15.1 2019-2021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总体分析
15.1.1 碳交易市场机理概述
15.1.2 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15.1.3 碳交易市场发展意义
15.1.4 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
15.1.5 碳交易市场企业布局
15.1.6 碳中和下碳交易市场的变化
15.1.7 碳市场驱动碳中和愿景实现
15.1.8 碳中和下碳市场面临的挑战
15.1.9 碳中和下碳市场的发展对策
15.2 2019-2021年中国碳金融发展分析
15.2.1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问题
15.2.2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对策
15.2.3 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案例
15.2.4 碳中和下企业在碳金融的布局
15.2.5 推进碳金融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15.2.6 碳中和下碳金融发展机遇和挑战
15.3 2019-2021年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分析
15.3.1 林业碳汇项目减排作用
15.3.2 林业碳汇市场需求潜力
15.3.3 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特点
15.3.4 碳中和对林业碳汇的影响
15.3.5 碳中和下林业碳汇企业布局
15.3.6 企业参与林业碳汇项目路径
15.4 碳中和下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
15.4.1 碳交易市场法制化规范化
15.4.2 “区块链+碳交易”技术创新
15.4.3 “十四五”碳市场发展前景
第十六章 2019-2021年国内外企业碳中和布局情况
16.1 国际公司
16.1.1 谷歌
16.1.2 苹果
16.1.3 安永
16.1.4 微软
16.1.5 高盛
16.1.6 汇丰
16.1.7 亚马逊
16.1.8 通用汽车
16.1.9 花旗集团
16.2 国内科技巨头
16.2.1 腾讯
16.2.2 华为
16.2.3 百度
16.2.4 阿里巴巴
16.3 国内石化企业
16.3.1 中国石油
16.3.2 中国石化
16.3.3 中国海油
16.4 国内能源电力企业
16.4.1 大唐集团
16.4.2 华电集团
16.4.3 国家电投
16.4.4 三峡集团
16.4.5 哈电集团
16.4.6 东方电气
16.5 国家电网公司
16.5.1 电网公司能源电力转型实践
16.5.2 电网公司能源电力转型路径
16.5.3 国家电网公司行动方案发布
16.5.4 碳中和对公司的机遇和挑战
第十七章 2019-2021年碳中和目标下投资机会分析
17.1 全球碳中和投资状况
17.1.1 投资风向转变
17.1.2 投资现状分析
17.1.3 投资前景分析
17.2 中国碳中和投资现状分析
17.2.1 碳中和投资背景
17.2.2 碳中和投资主体
17.2.3 碳中和投资规模
17.2.4 碳中和投资领域
17.2.5 碳中和投资问题
17.3 中国碳中和投资前景分析
17.3.1 碳中和投资机会
17.3.2 碳中和投资主线
17.3.3 碳中和投资前景
第十八章  2021-2025年中国碳中和发展趋势和前景预测
18.1 碳中和战略推进前景
18.1.1 碳中和战略机遇
18.1.2 碳中和战略规划
18.1.3 生态修复助力碳中和
18.2 “十四五”碳排放目标
18.2.1 能源和碳排放整体目标
18.2.2 能源与电力行业
18.2.3 交通、建筑与工业
18.2.4 大气污染防控和协同治理
18.3 2060年中国碳中和目标机遇与挑战
18.3.1 2060年碳中和路径
18.3.2 2060年能源供给体系
18.3.3 2060碳中和机遇与挑战



图表目录
图表 气候目标相关概念
图表 碳中和示意图
图表 碳达峰示意图
图表 1980-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区域)二氧化碳年度排放量
图表 碳中和目标旨在缓解全球变暖趋势
图表 全球碳中和战略发展历程
图表 碳中和文件技术重点领域
图表 各国(地区)提出碳中和愿景目标的主要内容及实现路径(一)
图表 各国(地区)提出碳中和愿景目标的主要内容及实现路径(二)
图表 各国(地区)提出碳中和愿景目标的主要内容及实现路径(三)
图表 1949-2019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
图表 1949-2020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一次能源消费和GDP
图表 拜登碳中和政策框架
图表 1949-2019年美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图表 1949-2020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图表 1949-2019年美国燃煤发电占总发电量比重变化
图表 1960-2020年美国终端用户能源成本
图表 欧洲各国政府淘汰煤炭时间表
图表 欧洲各国政府淘汰煤炭时间表(续)
图表 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概述
图表 欧盟可再生能源电力激励政策对比
图表 欧盟各领域减排措施
图表 2020年欧洲可再生能源占比已超过化石能源
图表 2017-2019年全球碳市场交易价值与总量
图表 欧盟排放权交易系统分阶段特征
图表 2005-2020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排放上限趋势
图表 欧洲碳中和目标
图表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5-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 2015-2019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图表 2016-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6-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 2019年各月累计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图表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图表 2016-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图表 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1-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数量
图表 2013-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及死亡率
图表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图表 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图表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 2020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 2016-2019年能源生产总量与增速
图表 2016-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与增速
图表 2016-2019年能源生产结构
图表 2016-2019年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图表 2016-2019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图表 “碳中和”相关时间线
图表 我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政策文件
图表 碳中和愿景下基于技术的政策体系
图表 实施碳中和的主要步骤
图表 全国主要城市关于“碳中和”相关政策计划汇总
图表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减排措施
图表 各行业提出的碳中和战略及路径
图表 各行业当前需采取的行动
图表 大型活动在筹办阶段、举办阶段和收尾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图表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
图表 举办大型活动中可以考虑的减排措施
图表 碳排放权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名词定义
图表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职责
图表 2004-2019年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
图表 2004-2019年重点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情况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