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文字:[ 大 中 小 ]
报告简介
铸造高温合金,是以铸造方法直接制备零部件的高温合金材料。铸造高温合金是高温合金的三大类产品之一,其市场份额占比在25%左右,次于变形高温合金位居第二。铸造高温合金熔融后,利用精密铸造或定向凝固工艺制造成零部件,其强度、耐高温性明显优于变形高温合金。 由于无需考虑变形加工性能,铸造高温合金可以采用成分更为复杂的合金元素,例如添加钛、铌、钽、钨、钼等,其抗拉强度、抗蠕变强度、持久强度、使用温度等性能均得到大幅提升;由于利用铸造工艺,铸造高温合金可灵活设计零部件结构,能够制造出形状更为复杂的铸件,下游可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变形高温合金无法加工合金化程度高的高温合金,与之相比,铸造高温合金能够满足复杂成分高温合金以及复杂结构铸件的加工需求,优越性明显。铸造高温合金在大型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融,利用失蜡法精密铸造工艺浇注成型,可制造空心结构、复杂腔体零部件,采用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是等轴晶高温合金。 等轴晶高温合金存在晶粒度较大的问题,随着高温合金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利用定向凝固法铸造得到的定向凝固高温合金被开发问世,其消除了横向晶界,性能得到提高。在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基础上,消除所有晶界,可得到单晶铸造高温合金,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来看,按照凝固结晶的不同来划分,铸造高温合金可以分为等轴晶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单晶铸造高温合金三大类,产品性能依次提高,但制备难度也在不断增大。 铸造高温合金可以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产业中,例如用来制造航空发动机扩压器、涡轮叶片、导向器、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等。由于等轴晶高温合金晶粒度较大,抗疲劳强度存在不足,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单晶铸造高温合金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在我国市场中,铸造高温合金生产商主要有钢研高纳、图南股份、中洲特材等。 但铸造高温合金也存在缺陷,利用铸造工艺会使得合金组织偏析从而导致组织均匀性、力学性能波动。粉末高温合金是新一代高温合金,其克服了铸造高温合金的缺点,能够制造出综合性能更为优异的零部件,已经成为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等零部件的首选材料。总的来看,铸造高温合金在替代变形高温合金领域具有优势,但也存在被粉末高温合金替代的风险。
报告目录
2024-2029年我国铸造高温合金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铸造高温合金定义及分类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的定义
二、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的特性
第二节 铸造高温合金产业链分析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经济特性
二、铸造高温合金主要细分行业
三、铸造高温合金产业链结构分析
第三节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地位分析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三、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关联度情况
第二章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第二节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铸造高温合金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 2024-2029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财务能力预测分析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 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政策技术环境分析
第一节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行业相关标准概述
二、行业税收政策分析
三、行业政策走势及其影响
第二节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国际技术发展趋势
二、国内技术水平现状
三、科技创新主攻方向
第四章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国市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二、2019-2023年中国市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生产状况分析
三、2019-2023年中国市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四、2019-2023年中国市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产品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一、中国铸造高温合金业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二、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发展国内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二、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的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一节 铸造高温合金进出口市场分析
一、进出口产品构成特点
二、2019-2023年进出口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节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一、2019-2023年铸造高温合金进口量统计
二、2019-2023年铸造高温合金出口量统计
第三节 铸造高温合金进出口区域格局分析
一、进口地区格局
二、出口地区格局
第四节 2024-2029年铸造高温合金进出口预测
一、2024-2029年铸造高温合金进口预测
二、2024-2029年铸造高温合金出口预测
第六章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供需状况研究分析
第一节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二、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需求格局分析
第二节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供给规模分析
二、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业市场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供给格局分析
第三节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七章 2019-2023年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相关行业市场运行综合分析
第一节 2019-2023年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上游运行分析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上游介绍
二、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上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上游对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二节 2019-2023年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下游运行分析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下游介绍
二、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铸造高温合金行业下游对本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八章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铸造高温合金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第四节 2019-2023 年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9-2023年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二、2019-2023年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九章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9-2023年华东地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运行情况
第二节 2019-2023年华南地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运行情况
第三节 2019-2023年华中地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2019-2023年华北地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2019-2023年西北地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2019-2023年西南地区铸造高温合金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 2019-2023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知名品牌企业竞争力分析(企业可自选)
第一节 A.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B.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C.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D.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E.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24-2029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行业市场蕴藏的商机分析
三、行业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解读
第二节 2024-2029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4-2029年行业需求预测
二、2024-2029年行业供给预测
三、2024-2029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第三节 2024-2029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一、铸造高温合金行业发展新动态
二、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技术新动态
三、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节 我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SWOT模型分析研究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2024-2029年中国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投资领域
二、主要项目
第二节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二、成本风险
三、贸易风险
第三节 铸造高温合金行业投资建议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