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文字:[ 大 中 小 ]
报告简介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是一种工业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大尺寸、实时测量特点,可以跟踪运动目标,实时测量目标的空间三维坐标。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以激光跟踪仪为核心装置,再加控制器、计算机以及其他附件组成,工作时,激光跟踪仪发射激光照射目标,目标反射回来激光信号,被激光跟踪仪接收,测算出目标空间位置,当目标为移动状态时,激光跟踪仪调整激光光束方向跟踪目标。 激光跟踪仪的工作原理是,发射激光照射目标,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根据反射信号与测量系统光轴之间的偏离角,测算目标方向,控制激光光束持续跟踪目标,从而实现动态目标的自动连续跟踪。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将激光干涉测距、激光探测、精密机械、信息处理等技术融于一体,可以实现大尺寸工件测量,能够广泛应用在机器人、汽车、轨道交通、船舶、工业设备、风电、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进而完成大尺寸工件的校准、加工、定位、安装等操作。 例如在工业设备领域,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可以测量机床的平面度、直线度等,为装调精度控制提供依据,以及测量机床的定位精度,为提高加工精度提供依据;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可以测量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定位精度、姿态信息等,实现性能检测、姿态校准。 预计2025-2030年,全球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6.2%。我国是工业大国,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等产业快速发展,研制能力不断增强、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先进测量仪器需求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对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发展极为重视。2024年2月1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的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实施,激光跟踪测量等智能检测装备和仪器被列入鼓励类项目。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宽,受市场前景吸引,全球进入布局企业不断增多。在海外,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研制厂商主要有瑞士徕卡(Leica)、美国法如(FARO)、美国自动精密(API)等;在我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研制企业主要是中图仪器,此外,中科院微电子所、海集院、清华大学等机构拥有相关技术研究成果。
报告目录
2025-2030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定义及分类
一、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的定义
二、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的特性
第二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产业链分析
一、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经济特性
二、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主要细分行业
三、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产业链结构分析
第三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地位分析
第二章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 2025-2030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财务能力预测分析
一、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 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政策技术环境分析
第一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第二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市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市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生产状况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市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四、2019-2024年中国市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产品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发展国内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二、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的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一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进出口市场分析
一、进出口产品构成特点
二、2019-2024年进出口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一、2019-2024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进口量统计
二、2019-2024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出口量统计
第三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进出口区域格局分析
一、进口地区格局
二、出口地区格局
第四节 2025-2030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进出口预测
一、2025-2030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进口预测
二、2025-2030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出口预测
第六章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供需状况研究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需求格局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供给规模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业市场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供给格局分析
第三节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七章 2019-2024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相关行业市场运行综合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上游运行分析
一、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上游介绍
二、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上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上游对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下游运行分析
一、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下游介绍
二、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下游对本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八章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第四节 2019-2024 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9-2024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二、2019-2024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九章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华东地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二节 2019-2024年华南地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三节 2019-2024年华中地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2019-2024年华北地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2019-2024年西北地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2019-2024年西南地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 2019-2024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知名品牌企业竞争力分析(企业可自选)
第一节 A.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B.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C.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D.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E.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六节 F.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七节 H.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25-2030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行业市场蕴藏的商机分析
第二节 2025-2030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5-2030年行业需求预测
二、2025-2030年行业供给预测
第三节 2025-2030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一、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发展新动态
二、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技术新动态
三、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节 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SWOT模型分析研究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2025-2030年中国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二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二、成本风险
三、贸易风险
第三节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行业投资建议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