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文字:[ 大 中 小 ]
报告简介
报告目录
2025-2030年中国产业园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第一章 产业园区概述
1.1 产业园区的定义及分类
1.1.1 产业园区的概述
1.1.2 产业园区的类型
1.1.3 产业园区的优势
1.1.4 与产业集群关系
1.2 产业园区分类介绍
1.2.1 经济技术开发区
1.2.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3 生态工业园区
1.2.4 文化产业园区
1.2.5 物流园区
第二章 2023-2025年产业园区总体分析
2.1 2023-2025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综述
2.1.1 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2.1.2 园区发展形态演进
2.1.3 产业园区发展逻辑
2.1.4 工业示范基地评选
2.1.5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2.1.6 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2.2 2023-2025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状况
2.2.1 产业园区发展规模
2.2.2 头部企业运营状况
2.2.3 产业园区区域分布
2.2.4 产业园区运营商格局
2.2.5 特色产业园区情况
2.2.6 产业园区新锐项目
2.3 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2.3.1 产业园区竞争力
2.3.2 资源整合能力
2.3.3 运营管理能力
2.3.4 社会经济效益
2.4 产业园区发展创新方向分析
2.4.1 园区盈利模式创新
2.4.2 园区的数字化创新
2.4.3 园区融资模式创新
2.4.4 园区政策发展创新
2.4.5 园区招商运营创新
第三章 2023-2025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分析
3.1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综述
3.1.1 开发区相关政策
3.1.2 开发区开发类型
3.1.3 开发区管理模式
3.1.4 开发区经济效益
3.1.5 开发区产业规划
3.2 2023-202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运行状况
3.2.1 综合排名状况
3.2.2 生产总值规模
3.2.3 区域发展规模
3.2.4 科技创新能力
3.2.5 外资引入情况
3.3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3.3.1 园区发展问题
3.3.2 发展经验借鉴
3.3.3 园区发展对策
第四章 2023-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析
4.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综述
4.1.1 园区发展历程
4.1.2 行业发展模式
4.1.3 综合评价体系
4.1.4 绿色发展方案
4.1.5 产业发展规划
4.2 2023-2025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分析
4.2.1 产业发展成就
4.2.2 园区发展规模
4.2.3 园区生产总值
4.2.4 园区经营状况
4.2.5 园区税收收入
4.2.6 园区出口总额
4.2.7 综合排名情况
4.3 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分析
4.3.1 园区演变机制
4.3.2 发展阶段分析
4.3.3 发展路径选择
4.3.4 发展案例介绍
4.3.5 行业发展趋势
4.4 中国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状况
4.4.1 广州高新区
4.4.2 珠海高新区
4.4.3 苏州高新区
4.4.4 无锡高新区
第五章 2023-2025年生态工业园区分析
5.1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分析
5.1.1 园区指标原则
5.1.2 园区建设意义
5.1.3 园区发展模式
5.1.4 园区衡量标志
5.1.5 示范园区建设动态
5.2 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分析
5.2.1 相关概念简介
5.2.2 产业园区分类
5.2.3 园区发展模式
5.2.4 项目建设进展
5.2.5 园区问题对策
5.2.6 园区建设对策
5.2.7 园区建设前景
5.3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运行机理分析
5.3.1 园区产业链网稳定关键
5.3.2 园区产业链网稳定问题
5.3.3 园区产业链网稳定思路
5.4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案例深度解析
5.4.1 园区案例概述
5.4.2 园区发展现状
5.4.3 园区发展经验
5.4.4 园区建设启示
第六章 2023-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析
6.1 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综述
6.1.1 园区主要功能
6.1.2 园区发展特点
6.1.3 园区类型分析
6.1.4 产业集群意义
6.1.5 发展战略意义
6.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6.2.1 园区发展政策
6.2.2 新增园区名单
6.2.3 园区建设风险
6.2.4 园区建设要点
6.2.5 园区发展趋势
6.3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典型开发模式
6.3.1 政策导向型园区
6.3.2 资源依赖型园区
6.3.3 成本导向型园区
6.3.4 环境导向型园区
6.3.5 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6.3.6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6.4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投资要素
6.4.1 架构设计
6.4.2 文化要素
6.4.3 经济地理要素
6.4.4 地理成本要素
6.4.5 经济成本要素
6.4.6 竞争力要素分析
第七章 2023-2025年物流园区分析
7.1 物流园区相关概述
7.1.1 物流园区的定义
7.1.2 物流园区的内涵
7.1.3 物流园区的特征
7.1.4 物流园区的类型
7.1.5 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特点
7.2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7.2.1 物流园区支持政策
7.2.2 物流园区总体规模
7.2.3 物流园区示范名单
7.2.4 物流园区投资建设
7.3 中国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综述
7.3.1 智慧物流园区内涵分析
7.3.2 智慧物流园区投入规模
7.3.3 智慧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7.3.4 智慧物流园区体系建设
7.3.5 智慧物流园区平台建设
7.3.6 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动态
7.4 中国物流园区建设发展模式分析
7.4.1 园区建设模式
7.4.2 园区开发模式
7.4.3 空间布局模式
7.4.4 经营管理模式
7.5 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分析
7.5.1 规划建设方法
7.5.2 设计原则及要素
7.5.3 内部功能区建设
7.5.4 选址与总体布局
7.5.5 园区建设问题
7.5.6 园区规划建议
第八章 2023-2025年保税区分析
8.1 保税区的相关概述
8.1.1 保税区相关概念
8.1.2 保税区功能特点
8.1.3 保税区区位选择
8.1.4 保税区管理办法
8.2 中国保税区发展分析
8.2.1 保税区整体发展状况
8.2.2 保税区经济指标分析
8.2.3 保税区竞争格局分析
8.2.4 部分保税区发展分析
8.2.5 保税区货物监管模式解析
8.2.6 保税区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8.3 2023-2025年中国保税区整体外贸进出口状况
8.3.1 综合保税区
8.3.2 保税港区
8.3.3 保税物流中心
8.3.4 跨境工业区
8.4 中国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分析
8.4.1 综合保税区规划思想原则
8.4.2 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目标
8.4.3 综合保税区规划发展任务
8.4.4 综合保税区规划发展策略
8.4.5 综合保税区规划实践案例
8.4.6 综合保税区发展规划趋势
第九章 2023-2025年其他产业园区分析
9.1 汽车产业园区
9.1.1 汽车产业园区相关概述
9.1.2 汽车产业园区区域分布
9.1.3 汽车产业园区项目动态
9.1.4 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9.1.5 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案例
9.1.6 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9.2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9.2.1 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9.2.2 产业园区产值规模
9.2.3 产业园竞争力分析
9.2.4 产业园区区域分布
9.2.5 产业园区发展格局
9.3 智慧产业园区
9.3.1 智慧园区生态图谱
9.3.2 智慧园区相关政策
9.3.3 智慧园区规模状况
9.3.4 智慧园区发展效益
9.3.5 智慧园区建设动态
9.3.6 智慧园区发展趋势
9.4 健康产业园区
9.4.1 园区发展背景
9.4.2 园区典型案例
9.4.3 基地建设情况
9.4.4 园区建设动态
9.4.5 园区发展模式
9.4.6 园区发展策略
9.5 大数据产业园区
9.5.1 产业园基本概述
9.5.2 产业园区的分类
9.5.3 产业园数量规模
9.5.4 园区建设动态
9.5.5 机遇与挑战分析
9.5.6 园区建设思路
9.6 中国区块链产业园区
9.6.1 区块链产业园发展总述
9.6.2 区块链产业园地方政策
9.6.3 区块链产业园区域分布
9.6.4 区块链产业园建设动态
9.6.5 区块链产业园发展建议
9.6.6 区块链产业园发展趋势
9.7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9.7.1 现代农业产业园扶持政策
9.7.2 国家现代农业园发展现状
9.7.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9.7.4 国家现代农业园规划要点
9.7.5 国家现代农业园创建建议
9.7.6 现代农业产业园未来趋势
第十章 2023-2025年中国重点省市产业园区分析
10.1 浙江省
10.1.1 浙江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10.1.2 浙江开发区数量规模
10.1.3 自贸试验区发展建设
10.1.4 开发区改革整合政策
10.1.5 开发区未来发展目标
10.2 湖南省
10.2.1 湖南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10.2.2 湖南高新园区创新发展
10.2.3 湖南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10.2.4 湖南产业园区建设动态
10.2.5 湖南化工园区发展动态
10.2.6 湖南产业园区建设规划
10.3 贵州省
10.3.1 贵州产业园区建设规模
10.3.2 贵州经开区培育情况
10.3.3 贵州产业园区顶层设计
10.3.4 贵州产业园区外贸发展
10.3.5 贵州产业园区绿色发展
10.3.6 贵州产业园区集聚发展
10.3.7 贵州园区工业用地规划
10.4 广东省
10.4.1 广东省产业园发展阶段
10.4.2 广东省园区高质量发展
10.4.3 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发展
10.4.4 广东省产业园管理办法
10.4.5 广东省经济开发区动态
10.4.6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动态
10.4.7 广东省开发区发展规划
10.5 安徽省
10.5.1 安徽特色产业园区发展
10.5.2 安徽标杆产业园运营商
10.5.3 安徽经开区发展规模
10.5.4 合肥高新区发展规划
10.5.5 安徽开发区发展问题
10.5.6 安徽开发区发展规划
10.6 上海市
10.6.1 上海产业园区运行状况
10.6.2 上海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10.6.3 上海产业园区开发模式
10.6.4 松江经开区的发展状况
10.6.5 上海产业园区发展动态
10.6.6 上海发展园区发展形势
10.6.7 上海发展园区发展规划
10.7 江苏省
10.7.1 江苏产业园竞争态势
10.7.2 江苏开发区发展状况
10.7.3 江苏高新区发展现状
10.7.4 惠山经开区发展状况
10.7.5 江苏产业园开园动态
10.7.6 苏州市工业园区建设
10.8 江西省
10.8.1 江西产业园总体发展
10.8.2 南昌高新区发展情况
10.8.3 小蓝经开区发展状况
10.8.4 赣州经开区运行状况
10.8.5 虚拟现实产业园动态
10.8.6 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
10.9 重庆市
10.9.1 重庆经开区运行状况
10.9.2 重庆高新区运行状况
10.9.3 重庆高新区促进政策
10.9.4 高新区提升品质措施
10.9.5 重庆高新区发展规划
10.9.6 重庆软件产业园动态
10.10 湖北省
10.10.1 湖北省产业园发展成果
10.10.2 布局零碳科技产业园区
10.10.3 湖北省高新区发展现状
10.10.4 武汉经开区的科创措施
10.10.5 湖北省开发区发展问题
10.10.6 湖北省开发区发展对策
第十一章 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及招商运营管理分析
11.1 产业园区规划原则
11.1.1 关联发展原则
11.1.2 成链发展原则
11.1.3 集聚发展原则
11.1.4 集约发展原则
11.1.5 合作发展原则
11.2 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思路分析
11.2.1 园区规划框架
11.2.2 外部环境分析
11.2.3 内部资源分析
11.2.4 产业定位分析
11.2.5 产业发展策略
11.2.6 园区空间布局
11.2.7 园区配套策略
11.3 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关键要点
11.3.1 以产业平台构建为导向
11.3.2 以高端要素集聚为目标
11.3.3 以园区服务为发展核心
11.3.4 产业园区创新规划理念
11.4 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流程介绍
11.4.1 系统设计
11.4.2 确立目标
11.4.3 搜集资料
11.4.4 制订方案
11.4.5 选择方案
11.5 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分析
11.5.1 招商运营模式
11.5.2 规划和管理
11.5.3 运营与开发建议
11.5.4 提升运营效率要素
11.6 产业园区主要盈利模式
11.6.1 土地收益
11.6.2 房地产开发收益
11.6.3 入园企业经营税收
11.6.4 园区运营管理服务收益
11.6.5 自投项目经营收益
第十二章 2023-2025年国内重点产业园区运行分析
12.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12.1.1 园区概况
12.1.2 区位优势
12.1.3 主要经济指标
12.1.4 工业企业指标
12.1.5 平台经济
12.1.6 百强企业
12.1.7 投资动态
12.2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12.2.1 园区概况
12.2.2 功能分区
12.2.3 主题园区
12.2.4 投资环境
12.2.5 产业基础
12.2.6 园区布局
12.2.7 招商政策
12.2.8 发展动态
12.2.9 发展策略
12.3 苏州工业园区
12.3.1 园区概况
12.3.2 政策动态
12.3.3 运营状况
12.3.4 创新发展
12.3.5 企业发展规模
12.3.6 发展模式
12.3.7 数字化园区建设
12.3.8 投资动态
12.4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12.4.1 园区概况
12.4.2 一区多园
12.4.3 园区政策
12.4.4 创新发展
12.4.5 运营状况
12.4.6 发展动态
12.4.7 发展思路
12.5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12.5.1 园区概况
12.5.2 发展基础
12.5.3 特色产业
12.5.4 运营状况
12.5.5 发展经验
12.5.6 发展规划
12.6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6.1 园区概况
12.6.2 重点区域
12.6.3 发展成效
12.6.4 财政收支
12.6.5 优惠政策
12.6.6 重点产业
12.6.7 发展新格局
12.6.8 发展经验
第十三章 产业园区投资潜力及前景趋势分析
13.1 中国产业园区投资开发商业模式分析
13.1.1 按照主导对象分类
13.1.2 按照资金平衡模式
13.1.3 园区投资开发风险
13.1.4 园区投资模式选择
13.1.5 开发风险防范对策
13.2 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投资运营分析
13.2.1 境外产业园投资建设情况
13.2.2 境外产业园运营模式分析
13.2.3 “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园区投资风险解析
13.2.4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产业园投资要点
13.3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13.3.1 产业园区发展前景
13.3.2 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13.3.3 产业园区运营趋势
13.3.4 产业园区发展趋势
图表目录
图表1 园区产业形态的演进过程
图表2 产业园区空间形态演进
图表3 产业园区关系形态演进
图表4 产业园区发展的逻辑
图表5 产业园区持续发展逻辑实现的要素
图表6 2021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星级名单
图表7 “十四五”重点支持的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图表8 2022年国家级产业园区类型分布
图表9 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一)
图表10 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二)
图表11 2023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综合实力50强
图表12 2023中国园区产业服务创新示范案例五佳
图表13 2023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产业园区项目十佳
图表14 2023总部园区最佳运营商
图表15 2021年度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5强
图表16 2021年度智能科技特色产业园区5强
图表17 2021年度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5强
图表18 2022年度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5强
图表19 2022年度集成电路特色产业园区5强
图表20 2022年度科技创新特色产业园区5强
图表21 2021年度中国产业园区新锐5强
图表22 2022年度中国新锐产业园区运营商5强
图表23 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模块
图表24 2022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
图表25 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排名前10名名单
图表26 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排名前10名名单
图表27 “十四五”国家高新区发展预期性目标
图表28 2016-2021年国家级高新区税收收入变化
图表29 2016-2021年中国国家高新区出口总额变动情况
图表30 2021年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