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文字:[ 大 中 小 ]
报告简介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是一种新型动力系统,主要由发电、输配电、变配电、储能、推进、能量管理等子系统构成,通过将舰船上所有一次能源统一转化为电能,由电力网络为船舶推进、通讯导航、探测、武器、作业设施、日用设备等供电,并实现全船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综合电力系统(IPS)为军民两用的通用技术,根据主网电制和电压等级不同,综合电力系统分为低压交流、中压交流、低压直流、中压直流四类。综合电力系统应用范围广泛,涵盖军用/民用船舶、新能源发电、电动/混动飞机、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 在军用船舶领域,相比于传统机械推进系统,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不仅可以提升舰船的机动性、操控性、声隐身性,还能实现多种高能武器的应用,大幅增强舰船的战斗能力;在民用船舶领域,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具有燃料消耗少、空间及能源可利用率高等优势。 动力系统是保障舰船正常航行运转的核心,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船舶动力系统正不断演进。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被称为舰船动力系统的第三次革命,目前其已发展到第二代,第一代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已在全球各国实现了广泛应用,第二代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正处于加速建造中。 随着国际贸易和远洋运输需求释放,全球船舶数量、航运频率逐渐增加,进而带动了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市场的发展,2024年,全球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市场规模近30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主要企业包括瑞士ABB、美国通用电气、英国劳斯莱斯、德国肖特尔等。 近年来,我国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全面掌握四种类型的综合电力系统技术,在第二代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开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相关企业包括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 相比于传统机械推进系统,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能效和环保性,是未来船舶动力升级方向。受益于船舶行业转型升级、环保政策日益严格,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已成为各海军大国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市场也不断向海外扩张。
报告目录
2025-2030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定义及分类
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的定义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的特性
第二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产业链分析
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经济特性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主要细分行业
三、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产业链结构分析
第三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地位分析
第二章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 2025-2030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财务能力预测分析
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 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政策技术环境分析
第一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第二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市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市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生产状况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市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四、2019-2024年中国市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产品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发展国内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二、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的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一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进出口市场分析
一、进出口产品构成特点
二、2019-2024年进出口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一、2019-2024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进口量统计
二、2019-2024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出口量统计
第三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进出口区域格局分析
一、进口地区格局
二、出口地区格局
第四节 2025-2030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进出口预测
一、2025-2030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进口预测
二、2025-2030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出口预测
第六章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供需状况研究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需求格局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供给规模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业市场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供给格局分析
第三节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七章 2019-2024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相关行业市场运行综合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上游运行分析
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上游介绍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上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上游对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下游运行分析
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下游介绍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下游对本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八章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第四节 2019-2024 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9-2024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二、2019-2024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九章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华东地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二节 2019-2024年华南地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三节 2019-2024年华中地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2019-2024年华北地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2019-2024年西北地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2019-2024年西南地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 2019-2024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知名品牌企业竞争力分析(企业可自选)
第一节 A.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B.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C.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D.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E.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六节 F.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七节 H.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25-2030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行业市场蕴藏的商机分析
第二节 2025-2030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5-2030年行业需求预测
二、2025-2030年行业供给预测
第三节 2025-2030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发展新动态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技术新动态
三、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节 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SWOT模型分析研究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2025-2030年中国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二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二、成本风险
三、贸易风险
第三节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行业投资建议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