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中国碳酸镁项目可行性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前言】
从碳酸镁生产方法、规模、消费结构、品种等方面看, 我国发展碳酸镁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从目前的发展模式来看, 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考虑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1、生产优势
我国发展轻质碳酸镁产业的优势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镁资源储量丰富。通常用于制取镁化合物的固体矿产原料为菱镁矿、白云石和水镁石, 制取镁化合物的液体矿产为天然水溶性镁盐及其溶液(海水和盐湖水)。二是我国能源较丰富, 价格低, 为生产轻质碳酸镁提供了能源保证。
2、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丰富, 品位高, 但镁盐的生产仍处于粗制产品的生产阶段。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概括起来,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 1)我国主要采用白云石及菱镁矿直接碳化法生产碳酸镁及氧化镁, 目前的生产工艺造成物耗及能耗较高, 生态破坏严重, 环境污染严重。因此, 如何降低镁盐生产过程的能耗及降低污染, 已成为企业发展瓶颈。通过扩大生产规模, 引进新设备, 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例如采用二次碳化新工艺将大大降低含镁碳酸钙中镁含量, 提高含镁碳酸钙使用范围, 同时可提高镁回收率10% ~15% , 轻质碳酸镁工厂成本可降低11%, 产量提高26% 以上。采用连续管式热解器比热解罐热解能耗可降低31% , 轻质碳酸镁生产总能耗可降低15%。
( 2) 我国氧化镁和碳酸镁企业生产规模小、设备陈旧, 产品质量不稳定, 市场适应能力低。我国轻质氧化镁厂达到千吨级廖廖无几, 绝大部分在300 t~ 500 t级, 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对现有规模较小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及设备改造, 使生产能力接近经济规模; 新建企业根据经济实力及市场需求, 不能低于此规模, 最好向万吨级靠近, 改变规模小、厂家分散、自控差、生产率低等被动局面。
( 3) 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提升缓慢, 轻质碳酸镁产品档次低, 专用、功能化产品少, 主要在氧化镁和碳酸镁低端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而高端精细镁化工业产品仍需从国外进口, 进口价远远高于出口价。通过提高科技研发水平, 加大技术投入力度, 重视开发新的轻质碳酸镁生产品种等措施使轻质碳酸镁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可以出口外销, 这对于我国轻质碳酸镁的生产与发展是很有利的。
( 4) 目前国内轻质碳酸镁生产企业产品单一、经济效益差, 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除上述各点之外,还应开发新品种, 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积极拓宽市场, 使产品系列化, 如医药级重质碳酸镁、食品级碳酸镁等, 国内外市场均有较大需求, 应引起行业关注。轻质碳酸镁产品系列化、功能化、微细化, 不仅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同时也可大大提高本行业经济效益。这也是镁盐行业提高经济效益重要途径之一。
3、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碳酸镁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无机化工原料, 其市场需求空间很大, 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微细轻质碳酸镁产品是世界上研究最热, 用途不断开拓的产品, 因此发展高档次、功能化产品, 精细化程度高、高附加值产品是镁盐行业发展的重大趋势。
我国轻质碳酸镁的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 原料性产品、低档产品多; 高档、功能化产品少, 国内对高档产品的需求大量需从国外进口。我国应充分发挥镁资源丰富的优势, 扩大生产规模, 引进新技术, 解决白云石碳化法废渣污染环境、成本过高等问题。同时加强卤水制镁方面的研究, 发展高纯、高附加值、功能化产品, 以开拓国外市场。另外应注意高中低档产品层次相结合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报告目录】
第三章 2006-2010年碳酸镁产品所属行业现状及发展回顾.... 29
<A href="http://www.365report.com/manage/Edit/editor.htm?id=content&ReadCookie=0#_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