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13-2020年中国科技中介服务市场调研与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13-09-02
  • [报告ID] 44475
  • [关键词] 科技中介服务市场调研报告 科技中介服务行业报告
  • [报告名称] 2013-2020年中国科技中介服务市场调研与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13/9/2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本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报告目录
2013-2020年中国科技中介服务市场调研与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第一章  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发展背景
1.1 科技中介服务产业概述
1.1.1 科技中介服务定义
1.1.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分类
1.1.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特征
1.1.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
1.2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作用与定位
1.2.1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架构
1.2.2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构成要素
1.2.3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作用
1.2.4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定位
1.3 科技中介服务产业政策环境
1.3.1 科技中介服务法律法规
1.3.2 科技中介服务保障制度
1.3.3 科技中介服务扶持政策
1.3.4 科技中介服务发展规划
1.4 科技中介服务产业经济环境
1.4.1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形势
1.4.2 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
1.4.3 我国经济转型与自主创新
1.4.4 经济转型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1.5 科技中介服务产业管理体制
1.5.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现状
1.5.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问题
1.5.3 国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借鉴
1.5.4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建议

第二章  国际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启示
2.1 世界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综述
2.1.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背景
2.1.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政策环境
2.1.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特点
2.1.4 政府在机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 美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
2.2.1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环境
2.2.2 科技中介服务业管理体制
2.2.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体系
2.2.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
2.2.5 科技中介服务业内容创新
2.2.6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
2.3 英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
2.3.1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环境
2.3.2 科技中介服务业管理体制
2.3.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体系
2.3.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
2.3.5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
2.4 德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
2.4.1 科技中介服务业政策环境
2.4.2 科技中介服务业管理体制
2.4.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体系
2.4.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
2.4.5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
2.5 日本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
2.5.1 科技中介服务业政策环境
2.5.2 科技中介服务业管理体制
2.5.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体系
2.5.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
2.5.5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
2.6 香港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特征
2.6.1 科技中介服务业政策环境
2.6.2 科技中介服务业管理体制
2.6.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体系
2.6.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
2.6.5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
2.7 国际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启示

第三章  中国科技创新环境与成果分析
3.1 中国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
3.1.1 研发机构数量规模
3.1.2 科研经费支出情况
3.1.3 财政科技拨款情况
3.1.4 科技研发人力资源
3.1.5 科技产出情况分析
3.2 中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
3.2.1 863计划
3.2.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3.2.3 973计划
3.2.4 星火计划
3.2.5 火炬计划
3.2.6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3.2.7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3.2.8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3.2.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3.2.10 科技兴贸行动计划
3.2.11 自然科学基金
3.3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3.3.1 高技术企业数量
3.3.2 高技术产业总产值
3.3.3 高技术产业盈利水平
3.3.4 高技术产业地区分布
3.3.5 高技术产业科研情况
3.3.6 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
3.3.7 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
(1)国家高新区数量
(2)高新区企业数量
(3)高新区创新能力
(4)高新区产值规模
(5)高新区经营效益
3.4 中国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3.4.1 科技成果总量分析
3.4.2 科技成果来源分析
3.4.3 科技成果类别分析
3.4.4 科技成果评价方式
3.4.5 科技成果评价水平
3.4.6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
3.4.7 科技成果完成人员
3.4.8 科技成果经费投入
3.5 中国科技成果推广转让情况
3.5.1 科技成果推广形式
(1)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形式
(2)各地区成果推广形式
(3)各行业成果推广形式
(4)各高新技术领域成果推广形式
(5)各成果完成单位成果推广形式
3.5.2 成果技术转让情况
(1)成果技术转让的经济效益
(2)各地区获得经济效益的成果情况
(3)各地区成果技术转让收入情况
3.6 中国科技成果应用情况分析
3.6.1 科技成果应用状态
(1)全国科技成果应用情况
(2)各地区成果应用情况
(3)各行业成果应用情况
(4)各高新技术领域成果应用情况
(5)各类成果完成单位成果应用情况
3.6.2 成果未应用或停用的原因
(1)全国成果未应用或停用原因
(2)各地区成果未应用或停用原因
(3)各行业成果未应用或停用原因
(4)各高新技术领域成果未应用或停用原因
(5)各类成果完成单位成果未应用或停用原因

第四章  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4.1 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4.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情况分析
4.2.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历程
4.2.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特点
4.2.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规模
4.2.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
4.2.5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经营效益
4.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SWOT分析
4.3.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优势
4.3.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劣势
4.3.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机会
4.3.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威胁
4.4 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差距及原因
4.4.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内外差距
4.4.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差距的原因
4.4.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差距缩小对策

第五章  中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模式分析
5.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模式分析
5.1.1 联合体型及案例分析
5.1.2 技术引进集成型及案例分析
5.1.3 示范推广型及案例分析
5.1.4 咨询托管型及案例分析
5.1.5 风险管理探索型及案例分析
5.1.6 农业技术推广型及案例分析
5.1.7 技术拍卖型及案例分析
5.1.8 资本运作型及案例分析
5.1.9 研发外包型及案例分析
5.1.10 快速融资型及案例分析
5.1.11 科技条件开放型及案例分析
5.1.12 集成科技资源型及案例分析
5.1.13 科研成果转化型及案例分析
5.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5.2.1 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影响因素
5.2.2 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的类型
(1)低综合低增值模式
(2)高综合低增值型模式
(3)低综合高增值服务模式
(4)高综合高增值模式
5.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分析
5.3.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综述
5.3.2 非盈利性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
(1)多元主体模式
(2)多域交叉型模式
(3)路径多元型模式
5.3.3 盈利性中介服务机构商业化运作模式
(1)盈利性中介机构内涵
(2)国外盈利性机构运作案例
5.3.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选择

第六章  中国主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6.1 生产力促进中心运营情况分析
6.1.1 生产力促进中心基本概述
6.1.2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92-1997年)
(2)加速阶段(1998-2002年)
(3)提升阶段(2003-2007年)
(4)跨越阶段(2008年至今)
6.1.3 生产力促进中心构建模式
(1)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建立模式
(2)科研院所、院校建立模式
(3)协作共建模式
6.1.4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模
(1)生产力促进中心总体数量
(2)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
(3)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规模
(4)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
6.1.5 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
(1)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
(2)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格局
(3)示范生产力中心区域分布
6.1.6 生产力促进中心构成情况
(1)生产力促进中心法人组成
(2)生产力促进中心组建方式
(3)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
(4)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域范围属性
6.1.7 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情况
(1)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规模
(2)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结构
6.1.8 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与收益
(1)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收入变化
(2)生产力促进中心咨询服务收入
(3)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服务收入
(4)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收入
(5)生产力促进中心培训服务收入
(6)中心人才和技术中介业务收入
(7)中心培育科技型企业业务收入
6.1.9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绩
(1)服务企业数量情况
(2)联系科研机构和专家情况
(3)国际及港澳台合作
(4)为企业增加收益情况
(5)为社会增加就业情况
6.1.10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预测
(1)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划
(2)生产力促进中心主要问题
(3)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方向
6.2 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6.2.1 我国技术交易市场分析
(1)技术交易成交额情况
(2)技术合同构成情况分析
(3)各地技术交易情况分析
(4)区域技术交易情况分析
6.2.2 我国技术交易机构发展分析
(1)技术交易机构数量
(2)技术交易机构合同数
(3)技术交易机构成交金额
(4)技术交易机构性质构成
6.2.3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运营分析
(1)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发展规模
(2)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类型分布
(3)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法人类型
(4)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服务类别
(5)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地域分布
(6)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人员构成
(7)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服务业绩
6.2.4 技术(产权)交易机构运营分析
(1)技术交易所服务业绩分析
(2)技术产权交易所服务业绩分析
6.3 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运营分析
6.3.1 科技企业孵化器定义与功能
6.3.2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历程
6.3.3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模
6.3.4 科技企业孵化器地区分布
6.3.5 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
6.3.6 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成果
(1)在孵企业数量与收入
(2)毕业企业数量与人数
6.3.7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模式
6.3.8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类型
(1)按企事业性质划分
(2)按主导主体划分
6.3.9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对策
(1)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机遇
(2)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划
(3)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问题
(4)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对策
6.4 科技咨询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6.4.1 科技咨询业基本概述
(1)科技咨询业概念与特点
(2)科技咨询业务范围与类别
(3)科技咨询业的重要作用
6.4.2 国外科技咨询业发展启示
(1)美国科技咨询业发展启示
(2)英国科技咨询业发展启示
(3)法国科技咨询业发展启示
(4)德国科技咨询业发展启示
(5)日本科技咨询业发展启示
6.4.3 中国科技咨询业发展现状
(1)科技咨询业发展现状
(2)科技咨询机构发展规模
(3)科技咨询业发展需求分析
(4)科技咨询业发展方向与领域
6.4.4 中国科技咨询业发展对策
(1)科技咨询业主要问题
(2)科技咨询业发展对策
6.5 科技评估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6.5.1 科技评估概念与内容
6.5.2 科技评估方法与特点
6.5.3 科技评估的需求分析
6.5.4 科技评估的国际经验
(1)国外科技评估业发展综述
(2)美国科技评估业发展经验
(3)英国科技评估业发展经验
(4)法国科技评估业发展经验
(5)加拿大科技评估业发展经验
(6)日本科技评估业发展经验
(7)韩国科技评估业发展经验
6.5.5 中国科技评估业的发展
(1)中国科技评估业发展历程
(2)中国科技评估体系的特点
(3)中国科技评估机构的发展
(4)中国科技评估人才的发展
(5)中国科技评估水平的提升
(6)中国科技评估业主要问题
6.5.6 中国科技评估业发展建议
6.6 创业投资服务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6.6.1 创业投资行业发展历程
6.6.2 创业投资机构发展数量
6.6.3 创业投资机构资产规模
6.6.4 创业投资机构组织形式
6.6.5 创业投资机构管理模式
6.6.6 创业投资机构资本来源
6.6.7 创业投资机构投资规模
6.6.8 创业投资机构战略投向
6.6.9 创业投资机构投资阶段
6.6.10 创业投资机构运营效益
6.7 专利代理服务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6.7.1 我国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1)专利申请总体情况分析
(2)发明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3)PCT国际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6.7.2 我国专利代理情况分析
(1)专利总体代理规模
(2)发明专利代理情况
(3)实用新型专利代理情况
(4)外观设计专利代理情况
6.7.3 专利代理机构发展分析
(1)专利代理机构定义与分类
(2)专利代理机构发展规模
(3)专利代理机构地区分布
(4)专业代理从业人员数量
(5)专利代理机构竞争格局
6.7.4 专利代理行业发展预测
(1)专利代理行业主要问题
(2)专利代理行业发展预测
6.8 科技情报服务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6.8.1 科技情报的定义与特征
6.8.2 科技情报的重要性分析
6.8.3 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回顾
6.8.4 科技情报机构核心业务发展
(1)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
(2)科技评估业务发展
(3)情报研究业务发展
6.8.5 科技情报机构发展新环境
6.8.6 科技情报机构面临新挑战
6.8.7 科技情报机构的创新方向
6.8.8 科技情报机构的创新策略
6.9 其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营分析
6.9.1 技术检测机构发展分析
6.9.2 科技招投标机构发展分析
6.9.3 科技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分析

第七章  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产业重点省市发展分析
7.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区域发展背景
7.1.1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情况
(1)国家创新资源区域配置
(2)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
(3)区域创新能力特点分析
7.1.2 典型地区技术中介运行模式
(1)长三角技术中介运行模式
(2)京津唐技术中介运行模式
7.2 北京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7.2.1 科技创新现状与规划
7.2.2 科技中介服务扶持政策
7.2.3 科技中介服务发展需求
7.2.4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现状
7.2.5 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分析
7.2.6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1)生产力促进中心
(2)技术交易服务机构
(3)科技企业孵化器
(4)科技咨询机构
(5)科技评估机构
(6)创业投资服务机构
(7)专利代理服务机构
(8)科技情报机构
(9)其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7.2.7 科技中介服务主要问题
7.2.8 科技中介服务发展趋势
7.3 上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7.3.1 科技创新现状与规划
7.3.2 科技中介服务扶持政策
7.3.3 科技中介服务发展需求
7.3.4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现状
7.3.5 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分析
7.3.6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1)生产力促进中心
(2)技术交易服务机构
(3)科技企业孵化器
(4)科技咨询机构
(5)科技评估机构
(6)创业投资服务机构
(7)专利代理服务机构
(8)科技情报机构
(9)其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7.3.7 科技中介服务主要问题
7.3.8 科技中介服务发展趋势
7.4 天津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7.4.1 科技创新现状与规划
7.4.2 科技中介服务扶持政策
7.4.3 科技中介服务发展需求
7.4.4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现状
7.4.5 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分析
7.4.6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1)生产力促进中心
(2)技术交易服务机构
(3)科技企业孵化器
(4)科技咨询机构
(5)科技评估机构
(6)创业投资服务机构
(7)专利代理服务机构
(8)科技情报机构
(9)其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7.4.7 科技中介服务主要问题
7.4.8 科技中介服务发展趋势
7.5 江苏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7.6 广东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7.7 浙江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7.8 山东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7.9 福建省科技中介服务发展分析
7.10 湖南省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7.11 辽宁省科技中介服务发展分析
7.12 黑龙江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7.13 四川省科技中介服务发展分析
7.14 其它地区科技中介服务发展分析
7.14.1 湖北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
7.14.2 江西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
7.14.3 重庆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
7.14.4 河南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
7.14.5 安徽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

第八章  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发展趋势前景
8.1 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8.1.1 科技中介服务产业趋势前景
8.1.2 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前景展望
(1)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发展机遇
(2)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发展障碍
(3)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发展前景
8.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需求与对策
8.2.1 科技中介机构面临市场化转型
8.2.2 政府主导模式对市场化的阻碍
8.2.3 科技中介机构市场化发展建议
8.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合作联盟与措施
8.3.1 科技中介机构合作联盟的提出
8.3.2 科技中介机构合作联盟动机
8.3.3 科技中介机构联盟运行机制
(1)科技中介机构联盟价值目标
(2)科技中介机构联盟信用制度
(3)科技中介机构联盟协调机制
(4)科技中介机构联盟决策程序
(5)科技中介机构联盟利益分配
8.3.4 科技中介机构合作伙伴选择
8.3.5 科技中介机构合作模式探索
8.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构建
8.4.1 科技中介机构核心竞争力概念
8.4.2 科技中介机构核心竞争力特征
8.4.3 科技中介机构核心竞争力构建

第九章  中国领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9.1 领先生产力促进中心运营情况分析
9.1.1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1)中心简介
(2)中心组织架构
(3)中心业务范围分析
(4)中心人力资源情况
(5)中心服务能力与效益
(6)中心运营情况分析
(7)中心运营优劣势分析
(8)中心发展目标规划
(9)中心最新发展动向
9.2 领先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9.2.1 中国技术交易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
(3)机构业务范围分析
(4)机构服务能力与效益
(5)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6)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7)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9.3 领先科技评估与咨询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9.3.1 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1)中心简介
(2)中心组织架构
(3)中心业务范围分析
(4)中心服务能力与效益
(5)中心经营业绩分析
(6)中心运营优劣势分析
(7)中心发展目标规划
(8)中心最新发展动向
9.4 领先科技情报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9.4.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机构发展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
(3)机构业务范围分析
(4)机构服务能力与效益
(5)机构经营业绩分析
(6)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7)机构发展目标规划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9.5 领先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情况分析
9.5.1 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1)机构发展历程
(2)机构业务范围分析
(3)机构孵化环境分析
(4)机构孵化成果分析
(5)机构孵化竞争力
(6)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9.6 领先专利代理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9.6.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1)公司发展简介
(2)公司组织架构
(3)公司业务范围分析
(4)公司专业人员分析
(5)公司合作资源分析
(6)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7)公司运营优劣势分析
(8)公司最新发展动向
9.7 领先创业投资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9.7.1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背景实力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4)企业投资理念分析
(5)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6)企业基金业务分析

NO.报告图表摘要(WOKI)
图表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分类(一)
图表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分类(二)
图表3  科技中介机构功能示意图
图表4  行业层面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构架
图表5  企业角度  技术中介服务体系的构架
图表6  2013年以来我国研发机构数量变化情况
图表7  2013年以来我国科研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
图表8  全国R&D经费支出(现价与可比价)
图表9  全国R&D经费支出按来源和执行部门分
图表10  全国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
图表11  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及其与工业总产值之比
图表12  全国R&D经费支出按地域分
图表13  2013年以来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及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值
图表14  2013年以来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现价与可比价)
图表15  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比例
图表16  各地方财政拨款金额及占比
图表17  2013年以来全国R&D人员总量
图表18  全国R&D人员按地域分
图表1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分学科学生数
图表20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按学科分
图表21  出国留学人员和学成回国人员
图表22  近两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受理及授权情况
图表23  2013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受理及授权量
图表24  2013年以来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按部门分
图表25  2013年以来国内科技论文按机构类型分
图表26  2013年以来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
图表27  2004-2013年我国高技术企业数量与从业人数
图表28  2004-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
图表29  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行业分布
图表30  2004-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收入规模
图表31  2004-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净利润
图表32  2004-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创汇额
图表33  全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产值
图表34  高技术产业产值地区分布
图表35  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图表36  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及其占总产值的比重
图表37  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
图表38  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份额
图表39  部分国家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
图表40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占制造业的比重
图表41  2004年以来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图表42  2013年以来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及贸易特化系数
图表43  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额占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
图表44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及其占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图表45  2004-2013年高新区企业数量
图表46  2004-2013年高新区企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
图表47  2004-2013年高新区企业收入规模
图表48  2004-2013年高新区企业营业总收入
图表49  2004-2013年高新区企业利润总额
图表50  2004-2011年高新区企业出口创汇
图表51  2013年地方、部门科技成果构成
图表52  2013年全国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分布状况
图表53  2013年我国科技成果来源
图表54  2013年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完成单位分布
图表55  2013年自选类项目成果在不同属性单位的比例分布
图表56  2013年三大类科技成果构成比例
图表57  2009-2013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构成
图表58  2009-2013年应用技术成果评价方式构成
图表59  2013年各类成果完成单位的应用技术成果评价水平构成
图表60  2013年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构成
图表61  2009-2013年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构成
图表62  2013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的单位属性构成
图表63  2013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年龄结构
图表64  2013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学历构成
图表65  2013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职称构成
图表66  2010-2013年各类经费累计投入比例
图表67  2009-2013年科技成果累计投入分布
图表68  2013年科技投入在不同单位属性的分布
图表69  2013年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形式比例
图表70  2013年各地区成果推广形式比例
图表71  2013年各地区获得经济效益的成果情况
图表72  2013年各地区成果技术转让收入情况
图表73  2009-2013年各地区稳定应用的成果比例
图表74  2013年成果未应用或停用原因
图表75  各地区成果未应用或停用原因比例
图表76  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的系统结构
图表77  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模式的影响要素
图表78  科技中介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的主要类型
图表79  BTG公司运行模式
图表80  生产力促进中心运行模式
图表81  生产力促进中心起步阶段文件汇总
图表82  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范围
图表83  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试点名单
图表84  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制度文件汇总
图表85  2001-2013年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变化趋势
图表86  2002-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规模变化
图表87  2013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状况
图表88  2001-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增长情况
图表89  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岗人员年龄结构情况
图表90  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岗人员学历结构情况
图表91  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岗员工构成总体情况
图表92  2013年各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
图表93  2013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分布情况
图表94  2013年全国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分布情况
图表95  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法人组成情况
图表96  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组建方式
图表97  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
图表98  2005-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规模变化
图表99  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结构
图表100  2001-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政府投入情况
图表101  2001-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拨款情况
图表102  2005-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获得其它部委拨款情况
图表103  2005-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地方投入情况
图表104  2013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结构
图表文摘载入中…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