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国设施栽培总面积达5万公顷,种植面积3公顷或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花卉企业达8450多家。全国现有省级以上花卉研究单位100多个,50多所省属以上的农林院校设置了观赏园艺或园林专业。目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草本花卉品种达28个,木本观赏植物品种达69个。花卉产业链条已经形成,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交易模式不断丰富,出现了一大批贸易和物流企业。以花卉协会为代表的行业组织体系不断优化,花卉投融资体系和保险体系正在建立。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重要的花卉消费国和花卉进出口贸易国。
花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浙江森禾种业等一批大型花卉企业,北京东方园林、广东棕榈园林等花卉企业成功上市。花卉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基本形成了以云南、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北为主的切花生产区域,以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为主的苗木和观叶植物生产区域,以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四川、湖北为主的盆景生产区域,以四川、云南、上海、辽宁、陕西、甘肃为主的种球(种苗)生产区域。一些我国特有的传统花卉产区和产品,如洛阳、菏泽牡丹,大理、金华茶花,长春君子兰,漳州水仙,鄢陵腊梅,天津菊花等,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云南已成为我国鲜切花特色大省,以昆明杨月季、虹之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在专业化生产、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科技研发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逐步显现,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北京市花卉生产每公顷收益达到30万元,成为花卉产业效益最高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