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网络教学形式不一,不仅为人们求学提供便利,也从不同角度改变传统高等教育。除了“人民大学”这种在线教学的网络学校,还有不少网络教育机构与传统学校合作,“虚实”结合完成高等教育。位于俄亥俄州的蒂芬大学与一家商业网络教学机构合作,推出网络大学“常春藤桥学院”。只要完成2年在线学业,该校学生即可就获得学位,与其合作伙伴十几所实体大学的文凭互为转换。
还有一些网络教学机构出身“草根”,纯属非营利性质。例如,一家名叫“同伴对同伴”的网络大学,由参与者自发选定课题并结成小组学习,学习内容从计算机编程到巴洛克艺术不等。
网络教学兴起似乎见证了高等教育更加市场化和民主化的过程。在美国,早在网络教学兴起之前,人们就已经通过职业培训机构等多种渠道完成高等教育,学员规模逐渐接近传统高校就读学生人数。而今,网络教学模式甚至比这些培训机构更加有效、便捷、便宜,势必对传统高校造成更大冲击。
图表 26 中国网络高等教育产业链
资料来源:编辑整理
中国的网络高等教育开始于1999年第一批高校试点远程教育学院的设立在经过10多年得发展,中国网络高等教育市场不断扩大,也逐渐形成了一个良好竞争的市场环境。2007 年中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市场规模达到133.5 亿元人民币,较2006 年的121亿增长10.3%,预计2011 年该市场的规模将到195 亿元人民币。
图表 27 2004-2011年中国网络高等教育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编辑整理
2011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招生的试点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含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一共有三家,即奥鹏、弘成、知金。高校可根据合作伙伴的服务能力,规范性等,自愿选择一家或几家合作伙伴。服务体系顾名思义是帮高校做好服务的,而高校可以专注做好学科建设和资源建设,双方优势互补。从建立学习中心的方式来看,奥鹏主要依托电大系统,弘成教育以自主建站为主,知金则是连锁加盟模式。在美上市的11家中国教育培训企业当中,只有弘成教育和双威教育2家企业涉及网络高等教育业务。目前,我国共有69所高校具备网络高教招生资格,双威教育与其中15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弘成教育的合作高校数量为27所,并且与另外7所正在等待教育部网络高教招生资格审批的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
图表 28 网络高等教育业务营收情况:双威教育和弘成教育
2010年,双威教育的网络高等教育业务营收为1.234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营收的22.16%,网络课堂超过300个,学生数量超过14.3万人。双威教育为高校提供的“Turn-key”解决方案包括了远程课堂需要的所有硬件、软件和宽频卫星网络服务,高校将学员的部分学费支付给公司作为服务报酬。
同年,网络高等教育为弘成教育带来了3.11亿元人民币营收,约占公司总营收的八成。2010年底,弘成教育网络高等教育的付费学生从2007年底的19.2万人增加到31.1万人。无论从营收金额、学生人数还是合作高校数量来看,弘成教育在网络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弘成教育已经与另外7所等待资格审批的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一旦这7所高校获得网络高教招生资格,有望每年给弘成教育带来8063万元人民币营收。
为了提高在线学位课程的教学质量,弘成教育于2008年开始搭建学习中心网络。学习中心是为学员提供面对面辅导、课程咨询、课程材料发放的场所,为在线学位课程提供市场推广、招生和学费收取等服务。目前,该网络拥有100个学习中心,弘成教育拥有其中的57个,同时还向43个学习中心提供支持。由于对学习中心的投入加大,弘成教育的网络高等教育业务的毛利率由2008年的70.2%下滑至2009年的66.5%。
弘成教育目前同高校的合作模式有四种,即协作联盟、长期合作协议、在线教育技术平台特许使用协议、师资及技术协议。
(1)协作联盟:弘成教育同11所高校确立了协作联盟关系,其中包括4所尚未通过网教招生资格审批的高校。该模式下,弘成教育与各所高校成立一家联盟,该联盟向高校提供各种服务和技术支持。公司将为联盟提供50万~2000万美元的创立资金,合作高校在扣除一定数量的运营费用和管理费用后,向联盟交纳一定比例的学费作为服务费。该合同的期限为10-50年。
(2)长期合作协议:弘成教育与4所高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一定时间内为大学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大学向公司缴纳服务费,费用经协商确定(与课程的招生数量或某一地区的注册人数有关)。
(3)在线教育技术平台特许使用协议:弘成教育同4所高校签订了在线教育技术平台特许使用协议,其中包括3所尚未通过网教招生资格审批的高校,公司将向这些高校收取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费用。
(4)师资及技术协议:弘成教育同21所大学签订了师资和技术协议,在2-3年时间内,通过学习中心网络向合作伙伴提供师资和技术支持,根据协议,公司将向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当前我国的网络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高等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运营商和高校之间建立了非常稳固的合作关系。这种行业格局制约了新市场竞争者的加入,为弘成教育、双威教育这些公司树立起“天然”的行业保护屏障,使之处于有利的卖方市场状态,确保了盈利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市场缺乏异质竞争者,网络高等教育运营商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同时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渠道的多元化,将来是否还会有更多人选择网络高等教育仍是个未知数,再加上网络教育市场空间的有限性,双威教育、弘成教育未来的盈利能力充满了较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