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外资、民资、国资三大资本主体,“水平分工、自主发展”的欧美体系、“双向垄断”的日韩体系和自主系三种典型的配套模式同时存在。“水平分工、自主发展”是指欧美系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呈现较为开放的网络状态,“双向垄断”是指日系整车厂商的主要零部件的首选供应商基本都是日资企业,而日系的零部件供应商也主要为日系整车厂商提供配套,双方的合作关系较为封闭。自主系是指围绕国内自主品牌整车而形成的“自主”配套体系,目前该体系的典型特征尚不明晰。一方面国有企业原有的“纵向一体化”模式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内资民营企业OEM配套处于不稳定的“游离”状态,此外在高端零部件OEM配套领域,也与外资进行了大量的合资合作,还有欧美和日韩模式的色彩。 在产业布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一批大小不等的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在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初露端倪,但由于体制和历史原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还相当分散,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在3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 隶属于汽车零配件细分行业的胶管行业则呈现总体规模大,但企业规模小且产品结构单一的特点。目前我国有各类胶管生产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分布区域围绕国内主要汽车主机厂、工程机械制造中心、大型煤矿油田等,已形成以广州、天津、沈阳、上海、河北景县等地及其周边为主的生产集聚地,并开始向区域性胶管产业集群发展,其中汽车用胶管多集中于上海、广州、天津、长春、浙江、湖北等地区。 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大的背景下,国内的汽车胶管企业大多是伴随着新中国在建立自身的汽车工业体系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当初的一汽、二汽、上汽等都有自己独立的或关联的胶管厂。随着汽车工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一些专业的汽车胶管生产厂家逐渐成长起来,比如四川川环、宁波丰茂、美晨科技及本公司等,这些专业的汽车胶管厂家由于比较适应市场化的竞争,逐步转变为汽车胶管行业的中坚力量。
在产品竞争结构方面,目前国内胶管行业中高端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为全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市场机遇,外国汽车胶管生产企业纷纷加入到国内汽车胶管市场的竞争中来,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到目前为止,20家左右的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胶管企业中,除少数几家企业生产液压胶管外,大多为汽车用胶管生产企业,如法国哈钦森公司、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德国大陆公司、美国库珀标准汽车配件公司、日本东海橡胶工业公司、美国固特异公司、日本丰田合成公司、美国伊顿公司、日本横滨橡胶公司、意大利马奴里橡胶公司。汽车胶管市场的产量一半来自外资企业,高档、豪华汽车胶管市场多半甚至全部的市场份额均被外资企业占据。外商纷纷进入中国投资兴建胶管生产企业,一是看好中国的胶管大市场(尤其是汽车用胶管市场),欲以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分享市场份额;二是进行战略东移,中国是东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其国际化竞争大目标;三是就地就近供应和服务用户,而且往往是它们原来的用户。 在国际市场上,各大型汽车胶管跨国公司在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力,其销售收入绝大部分是国内一般汽车胶管企业销售收入的50倍左右,国内同行业企业还不足以与之抗衡,但由于各大汽车集团迫于成本压力,加大全球采购力度,中国国内企业往往能在某些项目上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取得一些突破。 汽车胶管行业目前国内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竞争的核心是价格,其次是质量管理竞争和新品研发竞争。新品研发竞争主要体现在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上。随着汽车整车市场和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目前分散的中国零部件产业结构经过重组整合有望形成若干家大型零部件供应集团。当主机厂对产品质量、价格和及时供货等方面提出更高标准时,部分内部运作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差或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汽车胶管生产企业将最终被淘汰或被兼并。
随着汽车整车厂商压缩供应链条和控制成本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本身实力不均衡的特点,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结构将发生重组和分化,汽车零部件生产商队伍将逐渐清晰的分化成为三级体系,一级供应商为系统或模块集成商,直接向主机厂供货;二级供应商围绕一级供应商,向其供应组件;三级供应商则围绕二级供应商供应零件。一级供应商将在行业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