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的发展经历了模拟电视会议阶段(70 年代)、专用网数字电视会议阶段(80年代)、基于 IP 网络视频会议阶段(90 年代)、多功能统一通信管理平台阶段五个阶段。总体来看,视频会议的普及和发展经过了从模拟到数字,从点对点到多点对多点,从有线到无线,从功能单一到功能全面的全过程。国外研究者在 60 年代进行了早期的实验,但因受当时技术条件及电话带宽的限制视频会议未能得到快速发展。我国视频会议方面的研究是从 70 年代初黑白视频会议开始,1978 年在北京和广州间首次开通了视频会议实验业务。视频会议发展初期,政府是视频会议市最大也是最主要的用户。近些年来,更多的行业用户开始意识到视频会议的重要性,用户行业分布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早期受限于视频通信成本高、网络带宽环境要求高、视频通信设备单一且价格昂贵、设备兼容性差等几个不利因素,视频通信发展受限,只能向大型政企、高端金融行业等推广。但近几年,视频技术、网络技术、芯片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视频通信产品在性能、使用方便性、部署成本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从而出现了视频通信设备的使用范围从大型政企、高端金融向普通行业、企业延伸渗透的趋势。
图表 视频会议系统用户结构
此外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也极大促进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的自建式视频会议系统,云视频会议系统以云计算为核心,由供应商负责建设云计算中心,企业无需购买价格昂贵的服务器产品,通过租用服务的形式便可以实现在会议室、个人电脑、移动状态下进行多方视频沟通。大大降低了视频会议系统的使用成本,带动中小企业市场逐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