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低碳”沦为敛财工具 冰箱乱象谁能解?
2010-09-10 来源:慧聪家电网 文字:[    ]

    前言:

    “低碳节能风”在2010年吹的张狂而肆无忌惮,低碳空调、节能冰箱洗衣机、节能电视,甚至小家电也开始吵嚷着跑进节能阵营……一切的缘起是一场会议,2009年哥本哈根那场气候峰会为中国家电企业创造了一个“美好”目标。据统计,作为全球家电生产基地,2009年我国家电业产值超过7000亿元,而家电产品耗电量超过我国总耗电量的15%。冰箱由于每天使用更是高居耗电量首位。面对切切实实的数字,冰箱企业纷纷乘势而起高举“低碳”大旗,各个厂商、各个产品,都挂上了节能的标识,有了标签就是“低碳”吗?可惜让人略感遗憾的是,虽然风刮来了,旗也竖起来了,但是好像旗子被风刮得有点“乱”。

    “乱”之一:不靠谱的能效标识

    慧聪家电网9月10日原创:从2009年5月开始实施的《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新标准把冰箱能效等级的指标提高了两个档次。同时,在能效计算公式中,还新增了关于气候类型的修正参数。这份更严格也更科学的能效新标准,显示了中国节能减排的决心和技术基础。

    能效标识为国家强制性措施,在上面明确的标明了产品的耗电量以及能效等级。其中能效等级都明确的标示一台冰箱时候节能,例如,一级能耗产品比同类二级能耗产品要省电,依此类推,等等。但是,这个商标真的可信吗?能效标识乱,乱在行内人都知道,却还是照贴不误,245L产品一天耗电量仅为0.59度,消费者真的能相信么?经过很多测试发现冰箱在内部空间使用率在一半以上时,耗电量要远远大于能效标所标注的耗电量,但是节能产品的价格却上去了。这种联合起来忽悠消费者的行为,用电影里面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你不但侮辱了我的人格,还侮辱了我的智商。

    据悉,能效标识的办理是不需要到指定机关或机构花钱去办,而是采用“企业自行申报+备案+市场监管”的模式,备案时虽要求企业出具相关检测报告,但检测数据并没要求来自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可在企业实验室进行检测。也就是说,生产企业只要对照已公布的能效标准,确定自己的能效级别就行,因此,能效比,其实是企业的自我声明。

    当能效标识与财政补贴挂钩后,一些企业为了利益而虚报检测设备和能力,甚至出具虚假结果。而所谓的惩罚,例如媒体曝光,相关部门警告,和最高10万元罚款等,与其可以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相比,违规的成本对企业来说实在是有点“微不足道”。

    “乱”之二:有隐患的发泡材料

    发泡材料是指冰箱的保温层以及保温材料,这对冰箱冷冻、保鲜的好坏有着直接联系,发泡材料有CFC\HCFC-141和环戊烷(C5H10),还有真空材料(效果比传统发泡层要好)等。含氟发泡剂制冷保温效果最好,加工性能和安全性能稳定,很多冰箱企业都用这种原料来制造冰箱的保温层,但是由于近年老的含氟发泡剂对环境的影响,虽然性能表现不错,但是世界上已经达成共识要逐步淘汰老是含氟材料。戊烷系列具有极好的环境性能、价廉、易得,环戊烷在欧美国家已经得到普及,也是将来冰箱发泡材料的发展趋势。

    不过,即使在“低碳环保风”劲吹的今天,由于新的发泡材料造价较高,并且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国内一些主流品牌还在沿用老的发泡材料,卖价也依然高挺,这种一边在产品上大贴低碳标识,一边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的行为,不禁让人感叹其精神到底有多么分裂。

    “乱”之三:片面强调超大型、多功能实用性差

    节能要从实际出发。我们买冰箱就是为了保存食物,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都是想使食物放的久一点。冰箱的发展也正顺应了此项需求,各种保鲜冷冻技术层出不穷,保鲜冷冻效果也在不断进步,可是走进卖场,一个个高大的冰箱“耸立”在专柜四周,好像电影中的变形金刚,拥有多媒体功能的冰箱也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消费者的疑问是,它们真的节能吗?

    现在卖场上关注度最高的对开门冰箱,往往体型巨大,经检验这样的冰箱平均每天耗电量为1-2度。而在某家电论坛里很多网友的帖子表示,加载高科技附加功能的冰箱更加费电,更有网友化用一句流行的口号说: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可以打开你家的多媒体冰箱。据说,当你用多媒体冰箱欣赏歌曲的时候,电表的工作量也很让人“欣赏”。

    低碳要靠政府监管

    中国的低碳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我国政府对其已经有了极大重视。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宏观的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总量减少10%的目标。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规范低碳进程有着很大影响。

    目前,对于行业内部能效标识乱贴的现象已经引起政府高度重视。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部门已经进一步密切与其它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大市场监督抽查力度,切实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此外,加大对企业违规行为加以重罚,企业自然会努力达标,而不是不负责任地随意滥用标识,这样,才能保证能效标识的社会公信力。

    低碳要靠行业支持

    “低碳”不是简单的两个字,而应是一套完善的综合的体系。体系的形成离不开行业协会的努力。目前中国家电协会正在组织编写家电业十二五规划,在这个规划中,转型升级是家电业的重点任务,节能减排、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不可逆转。2010年6月23日,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中国家电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冰箱产业低碳联盟”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在本次“中国冰箱产业低碳联盟”启动仪式上,海尔、美的、西门子、海信、松下、澳柯玛、尊贵、华日、格凌尼、志高、奥马、香雪海、飞龙等14家国内外主流冰箱企业签署了《中国中国冰箱产业低碳低碳宣言》,共同向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理念,推动节能环保冰箱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普及。

    启动仪式上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王雷表示,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中国冰箱制造业既是中国产业体系中的一分子,也肩负着用低碳产品引导低碳消费的使命。我们有责任依靠技术进步,继续推进冰箱节能技术水平,推广高效节能和低碳技术产品,减少产品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可能温室气体的排放。

    低碳更要靠厂商转型

    我们都知道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冰箱行业告别盲目低碳乱象向真正环保节能经济转型,需要主流冰箱企业的努力。近几年美的推出的凡帝罗、海尔的卡萨帝、容声的艾弗尔等相继推出的高端产品从研发和的生产环节就融入“低碳”理念,用科技创新,优化保温系统,运用高科技环保型发泡材料,全新的喷涂工艺和真空内胆制冷工艺,带领全系列产品升级换代,努力从规模扩张、低成本运作、低价格竞争的传统模式转到以节能减排为使命、以低碳综合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上来。这些行业的领头军,已经成为冰箱行业“低碳”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

    后记:

    低碳产品在当前市场上是热门时髦话题,于是乎很多家电产品均被低碳化,市场炒作低碳概念泛滥。低碳不是一场运动,更主要的是体现社会责任,面对市场乱象我们可喜的看到很多冰箱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关注产品,关注行业,把低碳切切实实的落到实处,而不是炒概念,喊口号,低碳不仅为冰箱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也成为中国冰箱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把低碳理念与家电产品的研发、生命周期、规格标准都密切相联。要真正做到将新技术、高享受、低能耗、重健康融入产品的方方面面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低碳之路漫漫,还需要社会各方行动共同求索。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