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兴起于欧美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交通拥堵、交通污染排放、能源消耗过大及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严峻,而土地、能源等资源日益紧张,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过度建设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迫切需要通过一些新技术运用,来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
1995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正式通过《面向高度信息和通信社会推进的基本方针》,其中“道路交通信息化”被列在首位。
欧洲的ITS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研究领域涉及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车辆控制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1986年,欧洲19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界开始实施EUREKA联合研究计划,旨在建立跨欧盟的智能化道路网。1991年成立了欧洲道路运输远程通讯实施组织(ERTICO)。第二阶段是2003年开始,欧洲提出eSafety的概念,其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加快交通安全系统的研发与集成应用,为道路交通提供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美、欧、日是世界上智慧交通系统开发应用最好的国家及地区。从它们的发展历程看,国家政策指引及产业投入是智慧交通快速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也基本上完成了ITS体系框架的搭建,并根据自身情况在重点领域推动大规模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交通系统已经不仅限于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等问题,它还在城市规划、公共安全方面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国内在智慧交通管理领域是遥遥领先于这个世界各地的。根据统计,2021年国内出台智慧交通管理政策86例,发布新技术344例,完成或在建项目202例;欧美出台智慧交通管理政策63例,发布新技术153例,完成或在建项目72例;亚洲出台智慧交通管理政策27例,发布新技术99例,完成或在建项目45例。
2021年,甘肃省开始全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与全国同步进行系统切换并网,省界不停车快捷通行和分段计费的实现,得益于一套完整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山西长治、河北邯郸等地开始尝试机器人交警的管理模式;广州高速应用了智能机器人进行收费,全线收费站拥堵时长下降了60%;杭州试点的智慧高速管控系统的行人劝导系统。
英国考文垂政府安装了彩色可变交通诱导(VMS),总共将安装9个彩色可变交通诱导屏,其中5个新建,4个基于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为游客提供进出城市的清晰路线;
美国科技公司宣布,美国专利商标局已授予其一项新专利,该专利涵盖其联网车辆(CV)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核心内容,这款应用程序可以提醒驾驶员和弱势道路使用者注意到道路潜在的危险;
加拿大兰里堡第96大街和格洛弗路(GloverRoad)的交叉路口配备了非接触式人行横道信号激活器,按钮上有标志,引导行人在过马路时可以仅通过“挥手”靠近按钮就可激活它们,这是该地区首次使用这种信号灯;
欧洲出行平台提供商Humax在欧洲最大的出行展会MOVE 2021上展示了开创性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数字化车队管理等内容,服务范围十分广泛;
阿联酋开发出一种缓解交通压力的“新武器”,该工具通过监视道路情况在清晨时就可以预测一整天的交通状况,以此帮助管理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事故发生。
智慧交通作为一种新的服务体系,是在交通领域充分运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空间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智慧交通产值为6118.89亿元,2021年全球智慧交通产值为8366.51亿元。2018-2022年全球智慧交通产值如下:
图表 2018-2022年全球智慧交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