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4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2024-07-22 来源: 文字:[    ]

智能座舱是指配备了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车载产品,从而可以与人、路、车本身进行智能交互的座舱,是人车关系从工具向伙伴演进的重要纽带和关键节点。同时也是基于智能化、万物互联化大背景下的新型车内应用场景,为驾驶者提供高效且具科技感的驾驶体验。

一、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智能座舱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3年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3154亿元。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消费者对智能化需求的提升,全球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4017亿元。

2.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1055亿元, 2024年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1347亿元。

3.中国智能座舱细分行业市场规模

(1)液晶中控屏

目前国内中控屏渗透率超90%,2023年中国液晶中控屏市场规模429亿元。大屏化、高清化、交互多模态化和多屏化助力市场规模增长,2024年中国液晶中控屏市场规模将达441亿元,2026年将达467亿元。

(2)液晶仪表盘

2023年中国液晶仪表盘市场规模182亿元, 2024年中国液晶仪表盘市场规模将达201亿元,2026年将增至245亿元。

(3)流媒体后视镜

前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渗透率较低。2023年中国流媒体后视镜市场规模14亿元。2024年中国流媒体后视镜市场规模将达21亿元,2026年将增至50亿元。

(4)HUD

HUD(抬头显示)技术路线包括组合型抬头显示系统C-HUD、风挡型抬头显示W-HUD和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系统AR-HUD。近几年,W-HUD成本逐步下探,成为HUD前装市场的主流方案之一,C-HUD存在安全问题已经逐步退出市场,AR-HUD是各大车企和供应商重点布局的前瞻技术。近年来,我国HUD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AR-HUD及W-HUD市场规模分别为74亿元、47亿元, 2024年中国AR-HUD及W-HUD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0亿元、55亿元。

4.智能座舱装配率

我国市场中10万-75万元的中低端-中高端车型智能座舱装配率较高,均超过50%。具体来看,售价10-25万、25-50万、50-75万的汽车智能座舱装配率分别为57.4%、53.3%、53.7%。10万以下车型由于成本限制,智能座舱装配率较低。75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换代速度较慢,智能化程度较低。随着智能座舱相关配置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原本高端的智能座舱功能逐渐向中低价位车型渗透。

5.智能座舱硬件竞争格局

国内中控屏前装市场国产供应商CR5为46.4%,市场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液晶仪表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高端汽车仪表市场几乎被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垄断,CR5达到80%。前装市场的流媒体后视镜供应商较少,竞争格局相对简单,CR5超过90%。流媒体后视镜后装赛道参与者众多,竞争较为激烈。HUD技术专利集中度较高,此前被海外企业垄断。近年来,国内厂商积极布局HUD,抢夺HUD市场份额。

二、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前景

1.国家政策支持智能座舱发展

智能座舱政策是当前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当前,国家愈加重视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未来,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智能座舱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为智能座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智能座舱集成了多种IT和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机交互、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智能座舱将实现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3.消费者需求驱动市场发展

通过集成多种安全系统,如驾驶辅助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等,智能座舱将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时,智能座舱能提升驾乘舒适性,通过优化座椅设计、空调系统等功能,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舒适性、安全性需求的不断提升,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体现,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