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集聚上下游企业100余家(其中,重点企业78家,规上企业46家),从业人员超2.5万人。拥有阳光电源、通威太阳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拥有高效N型TOPCon电池片、大尺寸高效组件、全面屏组件、高效逆变设备、新型储能装备、制氢装备等先进产能产线,形成了覆盖关键零部件—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电池—电站运营的产业联动格局。
1.产业链布局
近年来,合肥市抢抓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坚持“借光发展”,致力于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光伏产业已经形成基于“制造+应用”双轮驱动的良好发展态势。其中,单晶PERC电池、叠瓦等单晶高效组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光伏逆变器核心技术、储能系统等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产业链上游光伏制造设备、光伏组件背板和胶膜等配套基本处于空白;中游薄膜电池组件和其它新型组件暂缺,电池片、组件规模不大;下游光伏发电、其他新能源发电等缺乏行业领军企业,在全国的竞争力不强。对此,合肥积极升级光伏产业,提出强基-补链-强链升级路径。
2.产业空间布局
合肥光伏产业的规划总体空间布局为“一核两区”,即基于“1+2”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核”为高新区;“两区”为两大光伏产业集聚区,包括新站高新区及其综合保税区和肥东县。
高新区重在研发和制造;新站高新区以综合服务为主导兼顾配套;肥东县重在高效组件制造和配套,为合肥市全面打造“光伏第一城”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新高地奠定坚实的空间支撑体系。
3.产业布局规划
以光伏制造业为中心、以上下游产业为重点,以产业园区和节点项目为空间支撑,打造光伏产业协同发展的框架体系,构建集总部、研发、检测、制造、应用为一体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智能光伏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