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工业、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的推进,以及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钨材及钨制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光伏用钨丝金刚线等领域的需求增长显著。
一、钨行业概况
钨是我国优势矿产、战略性矿产,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35年)》中被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是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钨金属主要特性是熔点高、硬度高、密度高,其合金和化合物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和功能性材料。
二、钨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了《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国内优势矿产资源钨的开发和利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钨行业发展现状
1.钨储量
中国是钨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储量居世界前列。中国钨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西、湖南、河南等地,其中江西省的钨矿资源储量最为丰富。2023年,中国的钨资源储量为23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52.27%。2025年中国钨储量将达到250万吨。
2.钨开采指标
自然资源部每年会下达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对钨矿的开采量进行严格限制,以保护钨资源,避免过度开采。2024年度全国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1.4万吨,较上年增长2.7%。2025年全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将达到11.5万吨。
3.钨精矿产量
钨精矿是从矿山开采得到的钨矿石,经过选矿处理后得到的含钨量较高的精矿,是钨冶炼的原料。中国是世界上钨精矿产量最大的国家, 2024年中国钨精矿产量13.05万吨,同比增长1.95%。2025年中国钨精矿产量将达到13.31万吨。
4.APT产量
APT,即仲钨酸铵,是一种重要的钨化合物,也是钨冶炼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品。APT是制取金属钨、碳化钨、钨合金以及钨的各种化合物的重要原料。2024年中国APT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2.38%。2025年中国APT产量将达到13.2万吨。
5.钨材产量
钨材的制备通常从钨精矿开始,经过选矿、冶炼、精炼等步骤得到纯钨或钨合金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钨材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2024年中国钨材产量1.72万吨,同比增长27.21%。2025年中国钨材产量将达到2.06万吨。
6.硬质合金产量
硬质合金被称为“工业的牙齿”,是以碳化钨为主要成分,加入钴、镍等金属粘结剂,经过压制、烧结等工艺制成的合金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切削工具、矿山工具、模具等领域。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产量5.8万吨,同比增长6.42%。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将达到6.09万吨。
7.重点企业布局
中国钨产业存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行业整合的加速和龙头企业的崛起,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行业上市龙头企业包括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洛阳钼业、章源钨业、翔鹭钨业等。
四、钨行业重点企业
1.厦门钨业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的钨产业链,在钨矿开采、钨冶炼、钨粉末、钨丝材和硬质合金深加工领域拥有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厦门钨业拥有三家在产钨矿企业(洛阳豫鹭,宁化行洛坑,都昌金鼎)和一家在建钨矿企业(博白巨典),具备钨冶炼及粉末产品大规模生产能力,规模与品质处于世界前列,公司生产的钨丝多年稳居行业市场份额前列。2024年前三季度,厦门钨业营业总收入263.69亿元,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14.02亿元,同比上升20.78%。
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电池材料产品收入171.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50%;钨钼等有色金属产品收入155.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52%;稀土产品收入51.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13%。
2.中钨高新
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硬质合金和钨、钼、钽、铌等有色金属及其深加工产品和装备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贸易业务等。公司硬质合金产品门类规格齐全,包括从初级加工的钨粉末制品到高附加值的硬质合金刀片、刀具等,切削刀具、硬质合金轧辊、精密零件、硬面材料及球齿等多个品种规模位居中国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中钨高新营业总收入102.29亿元,同比上升7.13%,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34.66%。
分产品来看,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硬质合金收入124.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97.90%。
3.洛阳钼业
洛阳钼业主要从事基本金属,稀有金属的采、选、冶等矿山采掘及加工业务和金属贸易业务。公司主要业务分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是全球领先的铜、钴、钼、钨、铌生产商,巴西领先的磷肥生产商,同时金属贸易业务位居全球前列。2024年,洛阳钼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130.29亿元,同比增长14.37%,归母净利润135.32亿元,同比增长64.03%。
分产品来看,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钨产品收入18.2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重的0.86%。
4.章源钨业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钨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以钨为原料的仲钨酸铵(APT)、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热喷涂粉、硬质合金的生产及销售。2024年前三季度,章源钨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8.23亿元,同比增长12.10%,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3.00%。
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碳化钨粉收入11.4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67%;钨粉收入10.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48%;硬质合金收入8.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54%。
5.翔鹭钨业
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从APT到硬质合金的产品体系。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氧化钨(包括黄色氧化钨、蓝色氧化钨、紫色氧化钨等)、钨粉,碳化钨粉、钨合金粉及钨硬质合金、光伏用超细钨丝等深加工产品。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3亿元,同比下降4.61%;归母净利润亏损3242.91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050.08万元;
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粉末制品收入15.09亿元,同比增长8.24%,占营业收入的83.92%;硬质合金收入2.14亿元,同比下降4.79%,占营业收入的11.91%。
五、钨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环境支持行业发展
钨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的“十四五”规划等战略规划中,钨制品被列为关键战略资源,推动行业整合与技术创新。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钨产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采用低碳高效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也将加强对钨产业的环保监管力度,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2.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钨产业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例如,纳米级钨粉、精密加工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钨制品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通过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共同推动钨产业的发展。
3.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钨制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材料中广泛使用钨铜复合材料,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在航天航空领域,钨制品因其高温稳定性和高强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喷嘴、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件的制造。传统领域需求稳定,钨制品在机械制造、硬质合金等传统领域的应用依然稳定,占据市场的重要份额。特别是硬质合金,被誉为“工业牙齿”,在切割工具、矿用工具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