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国内小麦价格下跌,国际小麦价格上涨。国内市场:小麦供应充足,主产区托市收购规模扩大,支撑小麦价格稳定。国际市场: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为近五年最低水平,一定程度上对国际小麦价格形成支撑。主产区天气风险仍然存在,预计国际小麦价格稳中略涨。
(一)主产区小麦收获基本结束,收购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截至6月18日,我国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收获进度较常年同期快2—3天。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截至6月15日,全国累计收购小麦3311万吨,收购进度较上年同期偏快,整体质量优于常年水平。截至6月21日,河南、安徽、河北相继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二)国内小麦价格稳中略跌。
从供给看,新麦集中上市,市场供应量增加,且陈麦库存充足,小麦供应压力加大;从需求看,面粉消费处于传统淡季,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较低,但最低收购价政策形成有力支撑,加之小麦饲用需求增加,价格下跌空间有限。6月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每斤1.22元,环比跌0.8%,同比跌0.4%;优质麦每斤1.42元,环比跌1.6%,同比涨4.3%。
(三)国际小麦价格上涨。
6月份,美国冬小麦受多雨天气影响,收割进度创四年来最慢水平;俄罗斯和欧盟部分地区干旱,主产区产量堪忧;法国高温天气降低软麦作物评级。市场担忧国际小麦产量,推动价格上涨。其中,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每吨245美元,环比涨2.5%,同比跌7.9%;堪萨斯期货交易所硬红冬麦期货近期合约平均价格每吨200美元,环比涨3.1%,同比跌13.0%。
(四)国内外价差缩小。
6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离岸价直接折人民币每斤0.88元,比优质麦产区批发价低0.54元;配额内1%关税下到岸税后价约每斤1.24元,比国内优质麦销区价低0.09元,价差比上月缩小0.13元。
(五)1—5月累计,我国小麦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
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进口小麦及制品55.56万吨,环比减26.5%,同比减70.1%;出口1.53万吨,环比增27.8%,同比增50.8%。1—5月累计,进口小麦及制品161.16万吨,同比减80.1%;进口额4.9亿美元,同比减81.1%;同期出口5.49万吨,同比增24.8%;出口额0.25亿美元,同比增4.2%。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占进口总量的53.6%)、澳大利亚(占41.0%)、俄罗斯(占2.6%);出口主要目的地是中国香港(占出口总量的43.5%)、朝鲜(占38.3%)。
(六)2025/2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和消费量均上调。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6月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8.00亿吨,比上年度增0.3%;消费量8.05亿吨,比上年度增1.3%,产小于需530万吨;期末库存3.10亿吨,比上年度减2.1%;库存消费比38.1%,比上年度下降1.2个百分点;贸易量为2.01亿吨,比上年度增3.8%。
(七)预计国内小麦价格以稳为主,国际小麦价格小幅上涨。
国内市场:小麦市场供应充足,最低收购价提供底部支撑,叠加饲料企业积极采购,预计小麦价格保持基本平稳。国际市场:美国农业部(USDA)6月预估,2025/26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为近五年最低水平,对国际小麦价格形成支撑。同时,主产区天气风险仍然存在,进一步强化市场预期,预计国际小麦价格小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