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最大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玉米价格后市将振荡上行!!
2007-06-08 来源:中国牧业网 文字:[    ]
前一时期,国内玉米价格小幅下跌,且由于缺乏新的炒作题材,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是,从当前国内玉米市场表现和后期发展趋势来看,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调整,国内主产区市场价格已开始走强,预计后期在供需趋紧和国际玉米市场价格高企情况下,国内玉米价格将会呈现季节性上涨走势。

    主产区上市量有所减少,市场收购价抬高

    目前,东北产区农民开始忙于春耕生产,其出售玉米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这使得玉米上市量相对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当地市场收购主体有所增多,市场收购价格开始抬高。据了解,目前吉林、辽宁以及黑龙江部分产区玉米收购价格每吨比五一节前上涨了20-40元,华北黄淮产区玉米收购价格每吨比五一节前上涨了10-20元。

    国内养殖业处于快速恢复阶段,玉米的需求增长较快

    目前,由于国内养殖业已经进入一年一度较为适宜的补栏时机,规模化养殖企业的补栏意愿有所升温。这样约占我国玉米消费量70%左右的饲用玉米消费量,将会随着养殖业恢复加快而逐步增长,并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形成了支撑和提振作用。

    玉米出口有望快速展开,对玉米价格将形成支撑效应

    根据海关总署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出口玉米量为283.77万吨,同比增长29.3%。虽然中国玉米的出口不能成为玉米价格的主导因素,但随着国外需求的强劲增加和海运费的提高,国内玉米出口竞争优势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日前国家发布了450万吨出口配额已经开始执行,由于玉米上市量有限,难以保证出口量的供应,而一旦有关出口贸易商大范围展开收购,那么将可能造成玉米价格强劲上扬,并会带动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走高。

    国内外产区天气可能不利于玉米生长

    目前,美国以及国内东北产区玉米正处于播种期,前期由于天气因素,玉米播种进度较为缓慢,截至目前的播种水平仍低于5年来的平均值。另外,由于天气本身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令市场担心新年度玉米产量有可能减少。从国内产区当前及今年的天气情况来看,产区天气有可能不利于玉米生长。进入5月份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高,黄淮地区甚至出现了日气温达37度的的高温天气,这样会造成土壤失墒迅速,旱情发展较快,将不利于春播作物播种及幼苗生长。另据气象专家预计,由于全球天气变暖,今年我国灾害性天气可能偏多,后期产区天气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相对偏重于往年。

    全球玉米库存降低,供求关系日趋紧张

    国际谷物理事会近期发布的玉米供需报告显示,由于乙醇生产对玉米的需求强劲,全球玉米消费量大幅提高,估计2007/2008年度全球玉米期未库存仅为8500万吨,比上年度同期降低了900万吨。与此同时,今年玉米的产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库存量,如果不利播种的天气因素导致今年玉米的产量降低,那么库存将继续减少,玉米市场供求关系日益紧张无疑会带动玉米价格强劲上涨。

    总体来看,随着玉米上市量的不断减少和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玉米价格经过前一段的弱势调整后,后期将会迎来新一波的上涨行情。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