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文字:[ 大 中 小 ]
报告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是以宽带和泛在的网络基础设施为核心支撑,致力于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同时积极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并加速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这些高科技领域的进步不仅引领着信息产业的革新,也为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2023年至2024年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市场规模与国际化布局均实现显著突破,为“中国智造”注入新动能。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市场规模分析
 根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市场规模达11.9亿元人民币,2024年,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12.6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能耗降低与供应链优化。在汽车制造、能源电力、高端装备等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全流程,推动传统工业向“智能工厂”转型。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企业正积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地化需求相结合,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相关国际市场销售额达142.5万元人民币,2024年突破240万元人民币。这一增长背后,是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输出、本地化服务与生态共建,帮助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区国家提升工业数字化水平。 行业专家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突破,离不开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力。中国政府通过“新基建”战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等政策,为技术落地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同时,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链主-链属”模式共建创新生态,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200余家生态伙伴,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助力超10万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展望未来,随着5G-A、AI大模型、工业元宇宙等技术的成熟,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数字化渗透率将超过50%。同时,国际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长极,中国企业需继续深化本土化战略,以技术、标准、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数字红利。
报告目录
2025-2030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第一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概述
第二章 2023-2025年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综况
2.1.1 支持政策发布
2.1.2 产业发展现状
2.1.3 产业融合发展
2.1.4 信息技术支出
2.1.5 跨国并购市场
2.1.6 发展趋势分析
2.2 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格局
2.2.1 产业竞争主体
2.2.2 竞争标准态势
2.2.3 各国研发排名
2.2.4 竞争实力对比
2.2.5 竞争格局展望
2.3 各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进展
2.3.1 美国
2.3.2 俄罗斯
2.3.3 日本
2.3.4 英国
2.3.5 德国
2.3.6 法国
2.3.7 韩国
2.3.8 巴西
2.3.9 以色列
第三章 2023-2025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环境
3.1.1 产业管理体制
3.1.2 开展申报工作
3.1.3 税收优惠政策
3.1.4 产业相关政策
3.1.5 标准建设方案
3.1.6 产业相关规划
3.2 2023-2025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3.2.1 产业链全景图
3.2.2 产业发展特点
3.2.3 产业发展成效
3.2.4 产业发展回顾
3.2.5 产业销售规模
3.2.6 区域发展格局
3.2.7 企业竞争排名
3.3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发展状况分析
3.3.1 北京市
3.3.2 上海市
3.3.3 广东省
3.3.4 浙江省
3.3.5 江苏省
3.3.6 湖南省
3.3.7 四川省
3.3.8 河北省
3.4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
3.4.1 缺乏协调机制
3.4.2 研发平台缺乏
3.4.3 创新不足问题
3.4.4 进口依赖问题
3.4.5 知识产权问题
3.4.6 人才培养缺失
3.4.7 转型不同步问题
3.5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
3.5.1 产业整体发展对策
3.5.2 产业未来发展重点
3.5.3 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3.5.4 突破技术创新难关
3.5.5 “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
3.5.6 注重高端人才培养
3.5.7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3.5.8 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第四章 2023-2025年重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4.1 下一代通信网络
4.1.1 行业基本介绍
4.1.2 全球发展状况
4.1.3 产业支持政策
4.1.4 网络用户规模
4.1.5 电信用户规模
4.1.6 网络设施建设
4.1.7 地区网络渗透
4.1.8 企业竞争格局
4.1.9 通信技术发展
4.1.10 发展挑战及建议
4.2 物联网
4.2.1 行业基本介绍
4.2.2 行业支持政策
4.2.3 行业发展历程
4.2.4 物联网连接规模
4.2.5 物联网市场支出
4.2.6 产业发展规模
4.2.7 产业集聚发展
4.2.8 市场应用结构
4.2.9 企业布局情况
4.2.10 未来发展方向
4.3 三网融合
4.3.1 行业基本概念
4.3.2 产业发展历程
4.3.3 产业影响因素
4.3.4 IPTV产业介绍
4.3.5 IPTV政策环境
4.3.6 IPTV用户规模
4.3.7 运作模式选择
4.3.8 中国广电布局
4.3.9 行业发展趋势
4.4 新型平板显示
4.4.1 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分类
4.4.2 全球显示技术演进历程
4.4.3 新型显示产业相关政策
4.4.4 新型显示产业产能规模
4.4.5 新型显示产业区域格局
4.4.6 新型显示新增企业数量
4.4.7 新型显示终端领域应用
4.4.8 新型平板显示产品发展
4.4.9 新型显示产业发展问题
4.4.10 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建议
4.5 高性能集成电路
4.5.1 集成电路基本介绍
4.5.2 全球集成电路发展
4.5.3 集成电路相关政策
4.5.4 集成电路产量规模
4.5.5 集成电路销售规模
4.5.6 集成电路贸易分析
4.5.7 集成电路应用分析
4.5.8 集成电路企业竞争
4.5.9 集成电路人才供需
4.5.10 集成电路发展趋势
4.6 云计算
4.6.1 云计算基本概况
4.6.2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
4.6.3 全球云计算区域分布
4.6.4 全球云计算竞争格局
4.6.5 中国云计算政策汇总
4.6.6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
4.6.7 中国云计算竞争格局
4.6.8 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
4.6.9 云计算产业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22-2025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5.1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5.1.1 企业发展概况
5.1.2 营业收入情况
5.1.3 业务经营分析
5.1.4 区域发展分析
5.1.5 关键业务进展
5.1.6 未来前景展望
5.2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2.1 企业发展概况
5.2.2 经营效益分析
5.2.3 业务经营分析
5.2.4 财务状况分析
5.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5.2.6 公司发展战略
5.2.7 未来发展展望
5.3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3.1 企业发展概况
5.3.2 经营效益分析
5.3.3 业务经营分析
5.3.4 财务状况分析
5.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5.3.6 公司发展战略
5.3.7 未来前景展望
5.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4.1 企业发展概况
5.4.2 经营效益分析
5.4.3 业务经营分析
5.4.4 财务状况分析
5.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5.4.6 未来前景展望
5.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5.5.1 企业发展概况
5.5.2 经营状况分析
5.5.3 企业发展动态
5.6 阿里巴巴(Alibaba)
5.6.1 企业发展概况
5.6.2 经营状况分析
5.6.3 企业发展动态
5.7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5.7.1 企业发展概况
5.7.2 企业经营状况
5.7.3 企业发展动态
第六章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投资建设案例深度解析
6.1 绿盟科技5G+工业互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开发项目
6.1.1 项目基本概述
6.1.2 项目业务关联
6.1.3 项目必要性分析
6.1.4 项目可行性分析
6.1.5 项目投资概算
6.2 临港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化项目
6.2.1 项目基本概况
6.2.2 项目投资必要性
6.2.3 项目投资可行性
6.2.4 项目投资概算
6.2.5 项目实施进度
6.2.6 项目投资影响
6.3 诺瓦光电显示系统产业化研发基地
6.3.1 项目投资概况
6.3.2 项目投资必要性
6.3.3 项目投资可行性
6.3.4 项目投资概算
6.3.5 项目建设计划
6.3.6 项目其他情况
6.4 智能电力物联终端产品项目
6.4.1 项目投资概况
6.4.2 项目投资可行性
6.4.3 项目投资规模
6.4.4 项目投资周期
6.5 生态软件、云计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6.5.1 项目投资概况
6.5.2 项目投资必要性
6.5.3 项目投资可行性
6.5.4 项目投资规模
6.5.5 项目进度安排
6.5.6 项目投资效益
第七章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7.1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分析
7.1.1 融资规模走势
7.1.2 融资领域分布
7.1.3 北交所融资助力
7.1.4 科创板融资助力
7.1.5 投融资趋势分析
7.2 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动态分析
7.2.1 投资项目综述
7.2.2 投资区域分布
7.2.3 投资模式分析
7.2.4 典型投资案例
7.3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机会洞察
7.3.1 5G产业未来的投资前景
7.3.2 三网融合产业链的投资机遇
7.3.3 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投资前景
7.3.4 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机遇
7.3.5 云计算产业的投资前景
7.3.6 物联网产业的投资趋势
7.3.7 信息安全产业的投资前景
7.4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热点投资领域分析
7.4.1 6G产业
7.4.2 数字经济
7.4.3 大数据产业
7.4.4 人工智能产业
7.4.5 区块链产业
7.4.6 半导体行业
7.5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风险提示
7.5.1 政策法律风险
7.5.2 产能过剩风险
7.5.3 市场竞争风险
7.5.4 技术研发风险
7.5.5 信息安全风险
第八章 2025-2030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8.1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机遇及前景
8.1.1 政策机遇分析
8.1.2 技术创新机遇
8.1.3 数智化升级机遇
8.1.4 产业整体发展前景
8.2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8.2.1 整体发展趋势
8.2.2 技术发展趋势
8.2.3 产业融合趋势
8.2.4 跨界合作趋势
8.3 “十四五”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8.3.1 “十四五”政策方向
8.3.2 “十四五”技术趋势
8.3.3 “十四五”发展重点
8.3.4 “十四五”发展目标
8.4 2025-2030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预测分析
8.4.1 2025-2030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8.4.2 2025-2030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预测
8.4.3 2025-2030年中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预测
附录:
附录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