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来,技术转让的次要局势不外乎以市场换技术、间接购置和合资协作三种,三种方法各无益弊。通过技术转让,有的企业由弱变强、成为世界出名企业,而有的企业却堕入“引进一后进一再引进”的怪圈无奈自拔,可见,如何用好“他山之石”是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应当好好总结钻研的课题。
NO.1 市场换技术
市场换技术一般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单方商定在必然时期内单独开发必然的市场份额,首台装备根据中国市场的需要由技术提供方进行主设计、中方染指设计、装备局部在国外制造,随后逐渐进步中方设计和制造的强度,最初一台装备在中国设计、制造。在我国,这种方法从大型水电装备制造末尾,逐渐向各个行业推广。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次要变压器出产企业的产品制造技术,乃至明天的核电技术引进,都走了这样一条路。
典范案例
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技术转让历程
据理解,2009年我国最新统计全国供电标准煤耗为342?g/kW·h,而现已引进的超临界机组的标准煤耗约为310?g/kW·h,超超临界机组标准煤耗则只需约265?g/kW·h。因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具备优胜的节能功效,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尾注重超临界、超超临界技术的钻研和开发。2000年原国度电力公司启动了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可行性的钻研工作,并列入国度高新技术钻研计划。我国政府还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手法,踊跃鼓舞企业通过合资和联合研发的方法,进行相干的技术引进。我国电站装备的支柱出产企业三大发电装备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哈尔滨电站集团、东方电气集团染指了这些技术引进。
在超临界机组方面,首先是东方锅炉依靠引进日立BHK公司技术,在2004年制造了国产首台60万kW超临界示范机组锅炉。2005年,哈尔滨电站集团的首台60万kW超临界锅炉也在常熟电厂投产运行。在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的研制上,三大能源集团也都有相应的项目,除浙江玉环电厂4台百万千瓦机组别离由哈尔滨锅炉厂和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提供外,之后的邹县、外高桥和泰州电厂的百万千瓦机组别离由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和哈尔滨电站集团整体提供。
在百万千瓦机组建设中,中国政府以提供市场的代价吸引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协作或合资,三大发电装备集团与日立、三菱、东芝、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公司协作,在工程设计、装备选型、供货商挑选和工程建设各环节 “引进技术、联合设计、协作出产”。
2000—2008年我国火电建设市场低落、投资答谢比高和国度政策支持等多要素推动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成功转让和疾速普及。目前,国内曾经把握了60万kW火电机组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技术,并基本把握了100万kW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截止2007年底,我国已建成投产超临界机组120台、超超临界机组8台,还有大量超临界机组在建或已订货。
经验经验
◆ 技术转让依赖症
市场换技术是国度应用政策手法对国内企业技术立异才能的支持,但也助长了国内企业对技术转让的依赖症。日本企业在1990年终末尾从德国引进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2000年就末尾向中国入口。然而中国三大发电装备集团作为世界发电装备制功课的巨头,却是技术引进的大户,自主研发的才能因为技术引进大大升高。这就构成我国许多大型发电装备国产化率低,缺少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不时没有挣脱技术引进,模仿造造的模式,不时在“引进一后进一再引进”的怪圈中彷徨。
◆ 多头引进、重复引进
因为国内的发电装备市场由三大发电装备集团所垄断,三大企业之间又具备技术封闭,同时受技术转让历程中的学问产权掩护等要素影响,各个企业不得不重复引进,如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就是由哈尔滨电站集团引进了东芝技术、上海电气集团引进了西门子技术、东方汽轮机引进了日立技术。
◆ 在公允性、通明性战争等性上尚需完美
政府染指市场份额的辨别,构成了新技术进入的不公允性。目前成功的市场换技术行业都是垄断性行业,间接纳害的都是行业内的大企业,不论国有企业仍是国营企业,都必需首先是大企业,除了间接的收益之外,因为小企业市场资源少,很难间接以市场换技术,只能享用大企业市场换技术的辐射功效。因为市场资源是国度的,为多数企业换取技术而就义了大多数企业的市场资源或进入市场的机会,需要在公允与效力长进行平衡。
而且,市场换技术所换的技术是有学问产权的,是有价值体现的,然而不论是转让方仍是接纳方都没有在技术转让的价格上密码标价,因此外人看来不通明,加之染指的企业较少,由此导致的不公平常常引发争议。
另外,因为技术提供方掩护本人协作力的天性和技术接纳方的技术程度问题,没有对等的对话根底,导致市场换不来技术,达不到预期功效,如,中国的汽车工业放弃了每年1000万辆的市场份额,却没有换来技术。
NO.2 购置式的技术转让
购置式的技术转让大多数是在中小型企业之间实现的,这种方法需要有明确的市场支持。例如,2005年以前,中国风电装机每年不到10万kW,风机制造企业不计其数,出产答应证极端低价,兆瓦级别的风机转让费用只需300多万美元。然而,自中国公布了可再活泼力法,技术转让方的价格飙升到3000万美元,另外还要额定收取出售提成,即每出售一台风机就提成必然比例的技术转让费。同样,2005年以前的薄膜电池出产线价格不到100万美元,目前上升到1亿美元以上。购置式的技术转让包孕购置出产答应证、托付研发、联合研发等模式。
典范案例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转让历程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的技术转让走过了答应证购置、联合研发到反客为主的历程。除了国度支持和独立自主的技术研发之外,技术转让在其技术程度的进步历程中发挥了首要作用。2008年金风科技曾经开展成为世界第八位出名风电装备制造企业。
金风科技前身为新疆风电公司,次要从事风电场运行掩护等。1997年末尾进入风机制功课,起家的600?kW定桨失速型风机技术是在购置出产答应的前提下,联合国内技术攻关,逐渐实现了国产化。其750?kW的风电机组是吸取了600?kW技术研发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与国外进步前辈设计机构的协作,以联合设计的方法取得成功。而其1.5?MW直驱风机则是完全走了一条联合研发的路途,具有了有限的自主学问产权(国外出售)。2007年底金风科技成功上市之后,应用其资金劣势购置了技术提供方的企业产权,从而获取完全的学问产权。从技术引进、消化接纳,到技术引进、消化接纳再立异,再到联合研发取得有限的自主学问产权,金风科技最终到达了具有完全的自主学问产权的目的。
开展初期,金风科技需要给技术提供方交纳较高的技术转让费,取得出产答应证,并且只能取得过期的600?kW定桨失速型风机。技术转让方一方面取得了技术转让费,另一方面也取得了中国市场的信息。通过支付技术转让费,金风科技加快了本人的技术研发步伐,600?kW的风机很快投入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家批量提供风机装备的企业,从而建立本人风电市场国产品牌第一的位置,取得了共赢。
金风科技技术转让成功的经验能够总结为,量入为出,根据自身的实力,先易后难、墨守成规。
经验经验
从间接购置技术到联合研发,再到自主立异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技术研发和立异必需走的路子,然而企业和行业的经验都证实,尖端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需靠本人研发,没有本人的研发才能,很难防止堕入“引进—后进—再引进”的轮回,金风科技是成功的,然而不代表大多数中国企业是成功的,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仍是堕入到“引进—后进—再引进”的往返轮回的怪圈之中。
次要缘由在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同,建立一支有协作力的研发步队是不现实的;中国短缺如德国的弗朗霍夫钻研院、新加坡的核心工业钻研院等国度性质的或服务于社会的技术研发和立异机构,来为企业技术晋级换代服务。
NO.3 未来技术转让方向——合资协作
国内化是我国经济开展的基本方向,技术协作也应当是技术转让的次要渠道。跟着我国的经济大开展,其曾经成为每一个国度都不能无视的市场。来自丹麦、瑞典、芬兰、德国等装备制造大国的一些企业曾经末尾在我国建立研发核心和技术立异核心,如GE、西门子、ABB、阿尔斯通等。他们在中国曾经有数万员工,已很难被当作外国企业,其目的就是将研发和制造向市场一侧转移,更加贴近市场。单独的需乞降单独的市场,使合资、协作完全有能够成为技术转让的新机制和开展方向。
但通过合资方法协作且成功的企业并不多。没有共赢的理念、相互防备是合资企业技术转让失利的最次要要素。例如,上海电气曾经有许多与西门子的合资企业,然而,单方在试图尝试单独进入风电装备制功课时却没有成功。
大约带有偶然性,但中国力诺集团为咱们提供了成功案例,经验值得总结。
典范案例
中国力诺集团的技术转让历程
中国力诺集团原为一家出产药品、玻璃制品和包装材料的民营企业,近年逐渐转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构成以生物制药、玻璃新材料、太阳能系列产品、有机化工为主导工业的多元化工业集团公司。2002年其与德国瑞特集团合资成立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诺瑞特”),特地从事中高端太阳能热水器出产,提供国内和欧美市场。通过6年多的尽力,其已开展成为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龙头企业,所出产的太阳能热水器玻璃管占领世界市场的50%左右。
针对大多数合资公司面和心不合的形态,合资单方以50%对50%的方法协作,所有投入均为现金投入,单方的市场劣势和技术劣势均不计入合资的资产算计,防止了有形资产的价值算计问题,以共赢为目的肯定协作经营方法。力诺瑞特在中国的业务经营以中方为主,德方提供技术支持。中国公司负责开发中国和亚洲市场,并根据市场需要提出产品立异的请求。德国公司负责开发欧洲市场,由德方根据其市场请求提出产品标准和规格,由合资公司出产,德国公司负责出售。单方遵照相同比例成立美洲公司,联合开发美洲和大洋洲市场,按股份比例享用经营后果,确保共赢。
协作6年来,德国合资方先后从德国斯图加特太阳能钻研所以及弗朗霍夫太阳能钻研院引进了技术专家辅助中方专家,开发出合适欧洲市场的太阳能热水器高端产品。并辅助其中方技术员工到德国进修、培训和调查,德方公司和政府向合资企业提供了古代化的检测技术,建立了太阳能行业第一家契合国度和国内标准的企业检测核心,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抢先位置,还成功地进入欧美市场。
成功经验
◆ 以共赢目的为协作根底
中国力诺集团过来地处济南,地域和技术协作劣势有限,在国内猛烈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所作中不占劣势,其产品也很难打入欧美市场,为此公司确立了走中高端路线、进军国内市场的开展方向,急需高端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机能。
德国瑞特集团是一个从事食物为主的大型企业,其经营者看准了太阳能开展的远景和欧美等发达国度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急需将德国多年太阳能钻研的进步前辈后果疾速转化为出产力。面临单独市场需乞降劣势互补,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将中方的市场和产能劣势与外方的技术研发劣势联合共赢。
◆ 所有以市场需要为准绳,立异和适用相联合
在详细协作历程中,单方根据市场需要,不时调整研发方向,使研发投入尽快发挥效益。如重点联合开发了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体系,特地提供高端市场和国外市场,还升高老本,开发出新型、高效、价格具备协作力的产品主攻中档市场,同时也开发出物美价廉的新产品用于新乡村建设。
◆ 相互进修,取长补短,单独进步
中国力诺集团在技术协作的历程中不仅取得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技术程度和市场所作力,还进修了德国企业的社会责恣认识,在节能、环保和答谢社会方面有了很大的开展。德方在玻璃窑炉、保温材料等多个工艺和技术领域进行了变卦,俭省天然气和电力耗费10%以上。德方通过此次协作贴近了市场,取得了市场对技术的需要信息,并接纳中方技术人员染指,进步了技术研发的效力。
(责任编辑:一刀劈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