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我国网上零售规模分析
2020-11-19 来源: 文字:[    ]

 从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网络零售市场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显现。

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0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亿元,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0.9%、15.4%和19.8%。

2020年上半年网上零售额达5150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3481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25.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已达到25.2%64。网络零售通过以消费扩内需、以创新促发展、以赋能保市场等方式为打通经济内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0年1—9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80065亿元,同比增长9.7%,比1—8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6477亿元,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5.7%、3.3%和16.8%。

图表  2017-2020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

   扩内需,线上消费增强经济韧性。一是保障疫情期间的民生所需。上半年疫情爆发助推了“宅经济65”发展,商品消费向线上转移明显。主要电商平台启动紧急响应,充分发挥自身供应链优势,通过海外直采、协调国内品牌商家等方式保障生活必需品供给。二是有力促进疫情后的消费回暖。电子商务平台与地方政府联合发放各种形式的电子消费券,通过补贴用户激活线上线下消费;商务部等部门组织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双品网购节”,带动同期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4300亿元66;在“618”电商年中大型促销中,天猫和京东交易额分别达到6982亿元和2692亿元展现了内需引擎的力量和经济转型的动能,有力促进消费释放,增强了经济韧性。

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助推经济升级。一是跨境电商成为稳外贸、促回流的重要方式。2020年1月至5月,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717.3亿元,同比增长22.4%68。外贸企业通过网上营销、网上交易实现生存发展。第127届广交会期间,近2.6万家境内外参展企业实现了“云”上全球采购69。同时,跨境电商进一步促进消费回流,截至2020年6月,我国跨境电商用户70规模已达到1.38亿。二是生鲜电商等新模式推动各类消费增长。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生鲜电商和线上买菜等民生类消费应用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0年6月,用户规模已达到2.57亿,占网民整体的27.4%。此外,农产品电商、二手电商用户71规模分ail达2.48亿和6143万,在推动农产品上行和促进闲置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保市场,电子商务为广大中小企业赋能。一是线上化转型提高企业疫情时期的经营能力。疫情防控期间,网络零售催生的“线上经济”“宅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为传统企业和商家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通过入驻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经营会员微信群等数字化方式,中小企业加快线上运营,推进复工复产进程。二是平台赋能为中小微企业纤困解难。2020年上半年多个电商平台企业加大扶持力度,通过科技赋能、资源赋能等方式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如

京东数科为中小企业提供区块链电子合同区块链商业秘密保护及基于京东智能供应链数据服务的多项解决方案;阿里巴巴启动扶持中小企业的“春雷计划”,通过激活数字化产业带等重要举措,利用反向定制模式助力工厂线上直销。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