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新业态,是将传统国际贸易加以网络化、电子化,以电子技术和物流为主要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传统的销售、购物渠道移到网上,打破国家与地区有形无形的壁垒,因其能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等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商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内外贸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带动更多传统产业组团出海。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B2B交易为主
近年来,跨境电商已成为支持“外循环”的重要引擎,全国各地也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6%。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16.8万亿元,2024年将达17.9万亿元。
从交易模式来看,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75.6%,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24.4%。近年跨境电商零售模式发展快速,B2C交易占比呈上升趋势,预计2023年占比将增长至25.1%。
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出口金额增幅大
据海关数据,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同比增长4.9%,出口占比7%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增长14.4%。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17.7%;进口0.4万亿元,增长5.3%,出口规模明显增长。
跨境电商出口品类以工具设备、服饰鞋履、3C电子、家居等为主
从跨境电商出口品类来看,B2B品类主要有工具设备、轻工纺织、家居,分别占比27%、17.5%、13.0%;B2C品类主要有服饰鞋履、3C电子、家居,分别占比23.3%、21.8%、17.4%。
跨境电商综试区基本覆盖全国
跨境电商综试区,是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综合改革试点。其要在跨境电商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
截至2022年底,国务院已经分7批设立了165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了33个城市和地区,基本覆盖全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从地域分布上看,本次新设的3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更加偏重中西部城市,从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延伸。
AI+跨境电商应用逐渐落地,产业融合加速
跨境电商成本主要包括物流、广告费用、平台佣金、人员成本等,AI技术可以在选品、广告营销等方面降本增效,还能为设计、客服、翻译等岗位提供帮助,既能降低商家运行的成本,又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优化购物体验。随着AI技术与跨境电商产业加速融合,相关应用逐渐落地,跨境电商行业将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商行业受政策利好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政策包括物流、监管、关税、海外仓建设、综合试验区建设等方面,鼓励跨境电商产业和企业发展。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商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内外贸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带动更多传统产业组团出海等。
海外零售电商市场广阔,出海发展空间大
随着疫后经济恢复,全球零售电商规模也进一步增长。根据亚马逊发布的《2023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白皮书》,2023年中国以外全球零售电商总额约为2.853万亿美元,占海外零售总额的12.2%,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预计2027年,海外全球零售电商将达4万亿美元,海外电商市场空间广阔。由于我国制造业产品性价比高、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成本优势大,叠加海外消费需求增长,企业出海发展潜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