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益于行业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无人机取得了高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重要的板块之一。工业级无人机主要服务企业、政府部门等用户,用以辅助人工进行重复性高、劳力密集型工作或者直接替代人工进行危险、人工难以涉足的工作。工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目前主要集中于应急产业、气象探测、人工影响天气、测绘与地理信息、农林植保、安防监控等领域。
一、工业无人机产业链梳理
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上游为任务载荷制造、分系统制造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中游为工业无人机的研发、组装及相关服务供应,国内领先的工业无人机主机厂包括大疆、纵横股份、极飞科技、零度智控、易瓦特、华测导航、观典防务、山河智能等;下游应用于地理测绘、安防监控、城市巡检、应急救援、应急通信、农林植保、环境保护、物流运输等领域。
二、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上游分析
1.工业无人机成本占比
从成本占比情况来看,载荷设备在原材料总成本中比重最高,占比约41.73%;其次是导航及通信模块(数传、图传、天线、差分板卡等),占比约15.72%;成本占比排名第三位的是复材及结构件,成本占比达到13.31%。
2.传感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中国智能传感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336.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6%。2025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795.5亿元。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如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华润微、华工科技、歌尔股份等,其余市场参与者以中小型制造类企业为主。
3.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来计算物体到目标表面的可变距离的传感器,其在无人驾驶、智能交通、机器人、测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24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为139.6亿元,较上年增长83.9%。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240.7亿元。
2022年至2024年10月,速腾聚创与华为技术异军突起,图达通与禾赛科技市场份额下滑,从配套关系来看,速腾聚创与华为技术的异军突起,主要得益于赛力斯、极氪、智己等车企销量快速攀升。另一方面四巨头市场份额持续攀升,由86%增加至近100%,行业集中持续提升。
4.工业电机
电机是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核心,它驱动螺旋桨旋转从而产生推力。随着工业电机在能效、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不断改进,各领域对高效节能电机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工业电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工业电机销售收入达到约3720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6%。2025年中国工业电机销售收入将达到4074.3亿元。
电机作为无人机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和应用效果,我国无人机电机重点企业包括通达动力、卧龙电驱、宗申动力等。
5.发动机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2024年中国发动机产量达237766.8万千瓦,同比下降1.5%。2025年中国发动机产量波动较小,将达到245980万千瓦。
6.锂电池
电池是无人机的能量来源,为电机和电调提供所需的电能,无人机常用的电池类型有锂电池、镍氢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等。其中,锂电池因为有能量密度高和性能稳定等特点,成为大多数无人机的电池的首选。2024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超780GWh。202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超960GWh。
动力锂电池市场集中度较高,2024年TOP3企业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76.50%,TOP5企业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84.52%,TOP10企业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96.01%。其中,宁德时代市占率最高达45.08%,比亚迪市占率24.74%。
三、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中游分析
1.工业无人机市场占比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民用化进程加快,民用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民用无人机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两大方向,消费级无人机面向普通消费者用于航拍、跟拍及专业机构用于影视创作。工业无人机进入较多也较成熟的领域是农业植保、地质勘探、巡检、测绘,运输等。2023年,工业级无人机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达766.8亿元,占比65.3%。
2.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及其相关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达1134亿元,五年复合增速达54.70%,2024年中国工业无人机产业市场规模约为1508亿元。2025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007亿元。
3.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
随着高效农业的推进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植保工作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行业规模快速扩张。2023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50亿元。2024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71.26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94.62亿元。
4.植保无人机竞争格局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主要集中在大疆创新和极飞科技两大企业手中。大疆创新占比54.82%,排名第一;极飞科技,占比为37.59%,排名第二。其次分别为杭州启飞、无锡汉和、江苏数字鹰,占比分别为2.80%、1.78%、1.14%。
5.测绘与地理信息无人机规模
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无人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无人机市场规模342.36亿元,较上年增长57.7%,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448.55亿元。2025年中国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470.98亿元。
6.工业无人机重点企业布局
我国正加快发展工业无人机产业,工业无人机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行业基础设施”。随着政策开放与技术突破,工业无人机有望成为低空经济核心载体,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大疆创新以绝对优势领跑,纵横股份、极飞科技等其他企业则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
四、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下游分析
1.应用领域分析
从应用领域来看,工业无人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地理测绘、电力巡检、应急救援、航空摄影、水利应用等。其中,地理测绘、农林植保占比较高,分别达29.27%、24.85%,巡检、安防监控占比分别为14.17%、10.21%。
2.地理信息总产值
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8111亿元,同比增长4.2%,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地理信息产业链。2025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942亿元。
3.智慧农业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达到约1050亿元。2025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