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立足优势,抢抓机遇,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等三个“国字号”平台为契机,落实中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开展千亿级中医药产业攻坚行动,率先开展国家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及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优势
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拥有厚重的中医药历史文化优势、富集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完善的中药材仓储市场流通体系优势、较好的中药材加工基础优势、扎实的中医药特色诊疗优势、优厚的政策保障优势。
二、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现状
(一)中医药产业规模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立足优势,抢抓机遇,落实中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开展中医药产业专项行动计划,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甘肃省中医药产业规模972亿元。
(二)中药材种植面积
甘肃是中药材大省,是全国重要的药源基地和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202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532万亩、产量16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三、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空间布局
(一)产业布局
甘肃中药材种植产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特色药材区、中部陇东南道地药材区、青藏高原藏药区。2024年河西走廊特色药材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89万亩、34.6万吨,中部陇东南道地药材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389万亩、119万吨,青藏高原藏药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30.9万亩、9.6万吨。
(二)园区布局
甘肃中医药重点产业园主要分布在兰州、定西、张掖、白银、陇南。
四、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链
甘肃中医药产业链较为完善,中药材种植及产地加工、中药材交易、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优势环节,中药材种植及产地加工、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大健康产品、中医药+旅游经济、中医药+银发经济、中医药文创产品为重点招商环节。
五、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链重点企业
甘肃全省现有规模以上中医药生产企业117户,其中,佛慈制药、和盛堂、甘肃药业集团为甘肃中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
六、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一)中药材品种选育及标准化种植发展方向
立足甘肃当归、黄(红)、党参、甘草、大黄、板蓝根、枸杞等中药材主产区繁种育苗资源,引进国内中药头部企业,加快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发、种子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等。
(二)中药及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发展方向
围绕精制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生产、中成药研发生产、院内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以及中医药大健康产品、中药材种采收机械装备、中医诊疗设备、中药兽药、中药农药研发生产等方向,引进国内中药龙头企业,加快开发中医药相关产品,做大做强甘肃中医药产业。
(三)现代化中药商贸流通发展方向
立足甘肃中药材仓储交易区位优势,引进国内中药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中医药交易、仓储、物流、追溯等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国内中药龙头出口企业,拓展陇药海外市场,促进甘肃中医药国际贸易。
(四)中医药多业态融合产业产业发展方向
立足甘肃中医药旅游文化资源和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引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开发中医药文化旅游、研学休闲、养生养老等“中医药+”等新业态,提高中医药产业链附加值。
(五)中医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向
围绕中医药研发、中试、验证、设计、包装、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国内专注中医药研发服务的知名企业,布局建设智能化绿色化中试放大平台,为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医药行业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