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信息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新。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甘肃着眼于长远,积极布局和培育未来信息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未来信息产业基础
1.甘肃数字基础设施完善
甘肃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算力规模大,可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提供算力支撑。2024年,甘肃省累计建设移动基站24.48万个,累计建成4G基站12.55万个,累计建成5G基站7.63万个,全省数据中心141个(含在建)。甘肃省在兰州、庆阳、金昌、酒泉等市州布局建设国家超算中心、区域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规模超5万P。
2.甘肃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
甘肃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可为工业数字孪生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5个。市州层面建成兰州市、酒泉市、庆阳市等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层面建成金川集团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兰石云”工业互联网、酒钢集团私有云等。移动甘肃有限公司已建成酒钢集团西沟矿、金川集团二矿区智慧矿山等60余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
3.甘肃量子精密测量技术获得较快发展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获得较快发展。依托兰州大学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即510所)建设的“甘肃省量子物理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在量子精密测量的应用研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先后开发研制了以高精度星载铷原子钟和铯原子钟为代表的高端量子产品,打破了国际垄断,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未来信息发展方向
1.深度数字孪生发展方向
建立全面反映城市、工厂、交通对象状态的“数字孪生体”,打造一体化数字孪生底座平台,支撑广义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数字李生技术的应用从可视化向可计算、可用、可控的深层次应用拓展,实现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同步实现孪生要素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实现工业生产、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的数字拟态和真实场景高度融合。
2.量子科技发展方向
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三大领域,强化基础研究,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进量子科技产业化,依托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等省内量子科技领域技术成果及产业基础,推进热电材料产业化,激光量子通信技术在铁路信号、电力传输等领域的转化。
三、未来信息产业布局
甘肃未来信息产业主要布局在兰州、嘉峪关、金昌。